屈原的作品,《漢書藝文志》載屈原賦,根據劉向、劉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共二十五篇,即《離騷》一篇,《天問》一篇,《九歌》(《東皇太一》《雲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東君》《河伯》《山鬼》《國殇》《禮魂》)十一篇,《九章》(《惜誦》《涉江》《哀郢》《抽思》《懷沙》《思美人》《惜往日》《橘頌》《悲回風》)九篇,《遠遊》《蔔居》《漁父》各一篇。
另據《史記·屈原列傳》司馬遷記載,還有《招魂》1篇。有些學者認為《大招》也是屈原作品;但也有人懷疑《遠遊》以下諸篇及《九章》中若幹篇章非出自屈原手筆。
郭沫若考證屈原作品,認為流傳下來可以肯定的有二十三篇,其中《九歌》十一篇,《九章》九篇,《離騷》《天問》《招魂》各一篇。
對《漢書· 藝文志》記載的屈原賦25篇,東漢王逸作《楚辭章句》時,認為屈原所作隻有《離騷》、 《九歌》(11篇)、《天問》、《九章》(9篇)、《遠遊》、《蔔居》共24篇。至于《漁父》、《大招》,王逸“疑不能明”,持兩可的态度;還有《招 魂》一篇,司馬遷在《屈原列傳》中明确說為屈原所作,卻被王逸歸在宋玉名下。
在楚辭研究史上,除了《離騷》、《天問》、《九章》的部分篇章之外,其他諸篇的作者都引起過争論。有學者認為,《大招》是對《招魂》的模拟;《遠 遊》中有濃重的求仙色彩,甚至采用了後世之典故,顯然出自漢人之手;《蔔居》、 《漁父》是後人為追述屈原事迹而作,這些都不是屈原的作品。此外,《九章》中部分詩篇,如《思美人》、《惜往日》、《橘頌》、《悲回風》 等,也曾遭到質疑。在證據不足的情況下,學界還是肯定《九章》皆為屈原 所作更為适宜。學界一般認為屈原的作品有25篇,比較肯定的是23篇。王逸《楚辭章句》目錄中,除去《遠遊》、《蔔居》、《漁父》、《大招》有争議外,都是可以肯定的屈原作品。
西漢末年,劉向輯錄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編成《楚辭》一書。《楚辭》中收錄的屈原作品也是25篇,包括《離騷》、《天問》、《九歌》11篇、《九章》9篇、《遠遊》、《蔔居》、《漁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