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檢察日報2版刊登了《在山的那邊海的那邊——堅持和發展“楓橋經驗”在福建》一文,講述了依山傍海的福建省檢察機關吸取“楓橋經驗”精髓,從陸地到海上,從山區到城鎮,探索打造出獨具福建特點的“楓橋經驗”,構建了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格局。以下為全文報道:
(檢察日報版面)
山、海、台、僑,幾個字概括了八閩大地的地域和人文特色。從陸地到海上,從山區到城鎮,依山傍海的福建省吸取“楓橋經驗”精髓,探索打造出獨具福建特點的“楓橋經驗”,構建了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格局。
多部門聯動,銜接無縫隙
記者采訪了解到,為了統籌推進多元化解矛盾,福建省專門出台了公調對接、訴調對接工作意見,規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銜接機制。市縣多元調解中心建立了與同級法院、檢察院、公安機關、司法行政機關、信訪部門等的調解銜接機制。
近年來,廈門市檢察機關深入推進檢調對接機制運行,探索建立“第三方人員參與化解”“法律援助律師值班室”兩項工作機制,從人民調解組織、法律專業隊伍、廣大社會群衆中有效吸收高素質的調解資源,積極促進檢察環節矛盾化解工作。目前,廈門市檢察機關構建的多元化解工作機制已覆蓋檢察環節各工作流程。據統計,2016年至今,廈門市檢察院檢調對接35件,促成和解30件,成功率85.71%。
而早在2010年3月,漳州市南靖縣檢察院就制定了辦案家訪制度。“制定這個制度是以化解社會矛盾、促進社會和諧為宗旨的,因為我們在辦案中發現,很多群衆的訴求需要我們深入到百姓家中才能了解到。”南靖縣檢察院黨組成員、檢委會專職委員劉子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不久之後,該院與縣司法局又出台《刑事和解與人民調解銜接聯動機制的實施意見(試行)》,進一步規範辦案家訪工作,發揮人民調解組織在化解社會矛盾中的積極作用。這項制度實施到現在,已經成為檢察官辦案過程中的必要環節。
福建省各級信訪部門還建立了信訪與調解、仲裁、行政裁決、行政複議和訴訟等途徑相銜接的工作機制,在全國率先推出依法處理信訪事項“路線圖”,推動基層信訪部門和各級職能部門依法規範履行信訪工作職責,把大量社會矛盾和信訪問題吸附在基層、化解在一線。各級司法行政部門加強對人民調解的指導,促進人民調解與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的銜接聯動。各級法院建立健全訴訟與非訴訟銜接的糾紛化解機制,加強效力确認和法律指導。
網格化服務管理模式,發揮群衆力量
2018年4月16日,一起輕傷案件被移送至石獅市檢察院審查起訴。5月7日,案發地的網格聯絡員向石獅市檢察院的社區檢察官反映,嫌疑人李某有和解意向,希望檢察機關主持調解。社區檢察官随即将情況反饋給承辦該案的檢察官,承辦檢察官立即深入社區了解李某平時表現,開展釋法說理,協調雙方當事人,最終促使雙方達成和解協議。
在綜合考量本案犯罪情節及李某悔罪表現基礎上,檢察機關依法對李某作出相對不起訴決定,實現案結、事了、人和。這是石獅市檢察院“網格化 社區檢察官辦案”的一個縮影。
網格聯絡員的深度參與,有效促進了輕微刑事案件所引發社會矛盾的化解工作,石獅市檢察院已對犯罪情節較輕、社會矛盾得到化解的34名犯罪嫌疑人作出不批準逮捕的決定,對8名犯罪嫌疑人作出不起訴的決定。
不光是在陸地,在海上,也有一套“網格化 海上執法”模式。泉州市實行定網、定人、定責的機制,泉州市海洋與漁業局建立全市漁業船舶網格化管理模式,沿海各鎮、村幹部落實包幹包片包船包人制度,進村入戶開展漁民安全教育工作,對包片内的漁船進行網格化分類管理。
祥芝國家中心漁港是全國五大中心漁港之一,在這裡,記者剛好見到一位因為在漁船上受傷、正在簽調解協議的船員,僅用幾分鐘時間,就簽好協議離開了。
面對複雜多樣的海上矛盾糾紛形勢,2015年12月,由漁業協會牽頭,重新成立了祥芝漁業協會調解委員會,得到社會各界積極響應和參與,吸收了一批原村級老調解員、見義勇為先進個人、勞動模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老船長、老航海員、企業家、村幹部、老黨員等50餘人擔任義務調解員。同時,涉及跨區域的還邀請外來漁工代表參與調解,借力用力發揮地域鄉緣鄉情的優勢。
蔡水聘是泉州當地人,他是這裡的三星級義務調解員。他告訴記者:“一些海上糾紛經過調解就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福建是個講家族傳統的地方,當地人出面調解很有優勢,一般都會成功。”
除此之外,福建海警二支隊兩艘艦艇上還建立了海上矛盾糾紛化解中心,建立調解委員會,可第一時間出海,實現海上糾紛快速調處不上岸,避免漁船回港處理耗時費事。
“不下班”的社區檢察官
在采訪中,記者接觸了許多參與調解的工作人員,不管是義務的,還是兼職、專職,都有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對群衆的大事小事都充滿熱情,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是24小時工作狀态,不管何時群衆有糾紛有需求,都第一時間與群衆站在一起。
廈門市檢察院的檢察官關雁菱是出了名的好脾氣,到控申部門已有八個年頭。“群衆肯定是帶着情緒來上訪,我不能被他們的情緒影響。要用老百姓自己的話來和他們溝通,在法律框架内,找到雙方的平衡點,把案件辦好。”關雁菱這樣總結多年來的工作經驗。
同樣,廈門市翔安區檢察院的社區檢察官郭有道被群衆稱為“不下班”的檢察官。2012年3月,他被任命為後村社區檢察官,檢察官室就設在他家中。多年來,他一直自願無償為居民提供法律服務,在社區中有很好的群衆基礎和口碑,被評為廈門市勞動模範,并入選“中國好人榜”。截至2018年10月,該檢察官室成立以來累計接受群衆法律咨詢1301件次2107人次,促成和解73件,息訪息訴58件,代書139件,有力保障了社區的安定有序。
在各種調解組織中,這樣具有神奇“魔力”的人數不勝數,他們總能站在群衆中間,為他們主持公道。莆田市荔城區西天尾司法所所長鄭淑娟外表看起來柔弱,但是聽了她懷着四個月雙胞胎身孕時,還不顧自身安危到一起溺亡事故現場調解的事迹後,不禁驚訝于她小小的身軀釋放的巨大能量。廈門市海滄區正誠聯調共治社工中心台胞調解員張兆雄在工作之餘,将一腔熱忱緻力于台商糾紛調解,既保護台商投資的積極性,又平息一些可能引發群體性上訪的事件。
在各部門統籌推進,社會各界廣泛參與下,福建省在經濟發展的同時,社會穩定,人民安居樂業。據統計,2012年以來,福建全省各級調解組織化解矛盾糾紛102.6萬件,調解成功率98%以上,民轉刑案件特别是命案下降58.7%。
來源:檢察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