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不經一日寒窗苦哪得梅花撲鼻香

不經一日寒窗苦哪得梅花撲鼻香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7 19:03:06

來源中國軍網

矮小,稀落,但絕不卑微。

不是不明豔就要低頭,不是不高貴就要退縮,不是不高大就要羞于綻放。盛開無問西東,不受外界左右,“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釋放最大限度的璀璨。

壯闊最為湧蕩的激流。

無問西東。

不經一日寒窗苦哪得梅花撲鼻香(苔花如米小無問西東)1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

(一)人格的精神鏡鑒

苔花映照在品格上,又成為了精神鏡鑒。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是自我實現的意識,是人生意義的探索,是自身價值的發掘。

《穆斯林的葬禮》開篇中,梁亦清隻是個要飯的衣衫褴褛的少年。他從學徒成長為手工匠人、成為玉器作坊奇珍齋的主人,升沉起伏,就是苔花的寫照。

個體的渺小掩飾不了蓬勃不息的命運意識。

就像書中的新月和老師楚雁潮,追求理想和事業所釋放出燦爛的光華,成就最動人的篇章。冰心這樣評價《穆斯林的葬禮》,“它是現代中國百花齊放的文壇上的一朵異卉奇花,挺然獨立”。這朵挺然獨立的異卉奇花,在我看來,就是一簇苔花。這部作品,就是映照着人生價值的苔花,梁亦清、韓子奇、梁冰玉的生命都浸泡着痛苦和不幸的血淚,但他們不向厄運低頭,始終以堅韌、頑強的意志突圍。

《黃河東流去》的核心人物李麥,四歲跟随失明老父“跑南闖北”地要飯,“是個生活能力極強的人”。她遇事從不悲觀消極。在鄉村被淹沒的絕境來臨時,李麥她這樣說,“咱千萬不能走絕路,投河上吊的都是傻子,一個人來到世上就得剛強地活下去!”能激活所有的生命意識,成就生存能力裡最精彩、最飽滿、最濃烈的篇章——這段話,何嘗不是蘊含着苔花的的精氣神!

不經一日寒窗苦哪得梅花撲鼻香(苔花如米小無問西東)2

(小說《黃河東流去》插畫)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這是一個人的膽氣,脖筋和脊梁骨,是生命底蘊的活力,是一種豁達的通透超脫的生存意識,是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堅忍品格。

翻開《黃河東流去》的書頁,黃泛區人民經曆的深重災難令人震撼。曆史風濤沉浮,鬥争可歌可泣,黃河兒女為求生存而作的勇敢搏鬥,張揚着自強和擔當的品格。尋根傳統文化,這些品格無不都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

(二)治學的思想長征

最初認識苔花,是劉禹錫的“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苔花認認真真的吐露人生風華,讓默然的人生别具一番風味。

似乎與苔花有關的詩句,都富有哲理而又引人沉思,都像是生命的引吭高歌。苔花的姿态的确是一件很動人的事,攜苔花的姿态滌透人生的風雨,繼而厚實成思想的積澱。

初初聽到“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這句詩,是從《百家講壇》開始。

劉心武談紅學時講到的治學精神,以這句詩來清晰明朗地表達。深深體悟這句詩,既浸染了學者深具個人見解的學識哲思,又飽蘸着自己的謙恭之意。

不經一日寒窗苦哪得梅花撲鼻香(苔花如米小無問西東)3

有關苔花的詩句

是的,學者和其真正優秀的作品,永遠都是真誠的,真實的,是發自内心的傾訴。

當讀起餘秋雨的文字,亦像是欣賞苔花。

餘秋雨先生對山水曆史和文化文脈産生的朝聖心理,和苔花對環境的敬重,有着異曲同工之妙。每一次如牡丹般的盛開,都是苔花隆重而自愛的儀式。也許苔花暄妍了許久,我們隻是匆匆一瞥,卻一眼萬年,讓人屏息神儀。

因為認真所以深刻,因為期盼所以沉澱。就像甘守寂寞的苔花,在風雨過後,更加碧綠、清新、自然。

《文化苦旅》中的苦,在外人看來的苦,何嘗不是作者心境的甜?自己察覺不到渴望,是一件很痛心的事;自己能剝離所有塵埃去守護初心,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學者以敬畏而誠懇的心,去到人所罕至的地域。讓治學的精神熨燙在一塵不染的角落,與學海相容,以勉勵而自持的态度攀登學山。認真地文心雕琢,純粹地思維起舞,無關資曆淺深,無關問津與否,做學問上從不放棄做最大的夢。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中華文明在細小的源頭之時,就凝結着翠微而生動的信念,才醞釀出濃酽的甜。

是的,自身的砥砺作用,是治學精神的标配,恰如苔花般,泰然自若,傲骨挺立,無問西東。

不經一日寒窗苦哪得梅花撲鼻香(苔花如米小無問西東)4

認知的視野

(三)國家的認知格局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17世紀的荷蘭締造的傳奇之路,将這句詩體現的淋漓盡緻。

這個面積約相當于今天的兩個半北京的國家,這個地處在偏僻的歐洲西北的地域,這個國土并不遼闊且三分之一位于海平面以下的國家,為何能海洋時代聲名益增?為何在紀錄片《大國崛起》裡,被譽為“小國大業”?

不經一日寒窗苦哪得梅花撲鼻香(苔花如米小無問西東)5

紀錄片《大國崛起》中的荷蘭

就是這樣一個地理條件并不十分優越的地域,在17世紀時,走到了世界的聚光燈下,成為了寰球上的經濟中心和最富庶的地區。這個僅有150萬人口的荷蘭,令馬克思驚歎,當時的“海上第一強國”。

它創造奇迹的故事,至今蔓延在世界的很多角落。那些關于荷蘭的傳說,詠誦成“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的故事。是的,懷揣大大的夢想,才能攪動世界的潮水。

不經一日寒窗苦哪得梅花撲鼻香(苔花如米小無問西東)6

荷蘭的傳奇之路

也許每個走向強國的國家,都有過一段苔花心事。這是自信、從容地立足于當下的精神,這是盡力去恢宏自己的胸懷與格局的信念,這是走向崛起必然經曆的思想長征。

苔花閃爍的光芒,就像是曆史瞬間的景緻。苔花的風華,在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航海探險上、在荷蘭的大型商船隊中、在英國全盛時期的第一屆萬國工業産品大博覽會裡、在德國第一個火車站裡、在彼得大帝興建聖彼得堡的工程裡、在蘇聯讨論第一個五年計劃裡、在五月花号劃破湛藍洋面的波紋裡。苔花的精神,活在一段守望曆史天空的遺址間,一個封存了歲月星辰的博物館裡,一方源遠流長的民族文化上。

苔花的精神投射在國家上,是曆史的佳境和全球的視野,是開放的心态和高遠的目光,是在風雲四起的曆史變遷中推動國家發展的力量。

苔花的精神,是一種期許。

觀看苔花的開放,領悟一種深遠的智慧。

原來,苔花雖小,卻承載了很多“活着"的曆史,輝映着未來的路。

靜靜然,青青然,苔花的風光,無問西東,卻深深照亮我們時空的行程。

不經一日寒窗苦哪得梅花撲鼻香(苔花如米小無問西東)7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