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2歲孩子出現行為倒退怎麼回事

2歲孩子出現行為倒退怎麼回事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7-08 00:18:37

  周末休息在家想要好好的陪陪孩子,可是突然發現我家孩子“變小了”,原本她自己會做的事情變的都不會做了。

  孩子原本自己玩的挺開心,但是隻要看到我就會立刻跑到跟前張開小手要抱抱;原本自己拿着奶瓶就會咕嘟咕嘟的喝奶,現在一定要我拿着奶瓶躺在我的懷裡喂;出門遛彎原本自己就會歡快的跑,現在一定要我抱着才願意; ……

  相信這種情況很多父母都會遇到,在某一個階段孩子好像突然變小了、變得不乖了,自己能夠做的事情為什麼就突然不會了呢?孩子的很多這種反常行為讓父母很費解。

  原本以為随着年齡的增長,孩子也會變得更加的“懂事”,但是為什麼會恰恰相反呢?

  其實這在孩童時期是一種很常見的行為現象,心理學上稱為“行為倒退”,在早期兒童心理學中,心理學家把這個現象稱作“退齡行為”。

  2歲孩子出現行為倒退怎麼回事(2歲孩子出現行為倒退)(1)

  什麼是行為倒退? 行為倒退是指個體在遭遇挫折時,表現出其年齡所不應有的幼稚行為反應,是一種反成熟的倒退現象,退行其實是一種自我逃避保護機制。

  什麼意思呢,簡單來說就是當孩子面臨恐懼、焦慮等負面情緒的時候,大腦潛意識會告訴自己要保護自己,行為倒退就是孩子使用更幼稚的行為緩解内心的壓力的一種方式。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同事家孩子已經4歲,每天早上起床都會自己穿衣服。可是最近幾天卻讓同事很苦惱,因為孩子突然間不僅不願意自己穿衣服而且變得非常的磨蹭,同事每天早上都要在給孩子穿衣服這件事情上花費至少半個小時以上的時間,以至于同事這幾天上班都是氣喘籲籲的小跑着踩着點到辦公室。

  同事經過與其他家長溝通等多方面打聽了解,才知道原來照顧孩子的老師最近因為生病請了長假,而代為教孩子們的老師換成了另一位,同事的孩子因為比較調皮好動被老師點名批評過,以至于孩子最近内心很抗拒去幼兒園,從而表現出不配合媽媽穿衣服的舉動。

  2歲孩子出現行為倒退怎麼回事(2歲孩子出現行為倒退)(2)

  行為倒退對于孩子來說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這個過程大概持續時間為4-6周左右,在這期間父母要幫助孩子做好充分的準備和應對。

  父母們想要解決孩子的倒退行為,我們首先就要明白孩子倒退行為的背後真正意味着什麼。

  那麼孩子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倒退的行為呢? 1、 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力

  現在的孩子不像我們那個年代,父母們忙于生計根本無暇顧及我們的生活細節,孩子們基本上都是處于放養的形式。

  随着現在社會整體經濟條件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們從小就被家裡當成掌上明珠,孩子們想當然的已經習慣成為了家庭的中心,受到大家的關注,孩子就會在潛意識當中認為自己是“至高無上”的,如果父母或者家庭成員因為其他的一些事項對孩子突然減少了關注,就會讓孩子察覺到這種環境的轉變,從而通過倒退行為來引起父母的關注

  能夠引起父母轉移關注焦點的事項可能如下:

  父母是不是最近工作十分的緊張,無暇顧及孩子的方方面面父母是不是認為孩子大了,自己已經會做某些事,就不會那麼關注上心了父母可能更多的時間用來照顧二胎或者更小的孩子家裡或者幼兒園是不是最近換了不熟悉的照顧者,讓孩子不适應 ……

  德雷克斯說過:孩子們的察覺能力很強,但解釋能力卻很差。

  當孩子感受到外界的變化時,她會認為自己遭受到威脅進而用自己的行動引起父母的關注。

  2、 孩子對自己沒有自信,害怕面對

  周六我帶孩子到小區對面的公園玩耍。因為公園裡專門為小朋友設置了一塊兒童樂園區域,因此人氣非常的旺。其中滑滑梯是非常受歡迎的一個項目,很多大朋友小朋友都争搶着先玩。

  我家孩子平時人少的時候自己非常的會玩,根本不需要我過多的關注,隻要稍微注意她的安全就可以。但是這次孩子看到如此多的哥哥姐姐争搶着玩耍,她對自己産生了懷疑和害怕,她認為自己不能争搶過其他的小朋友,因此她一直都不願意去嘗試,始終要我抱着但是眼睛卻自始至終沒離開過滑滑梯的方向。直到我們回家她也沒敢邁出那一步。

  “孩子是不會玩嗎?不,她很會玩!”

  “那為什麼突然就不會玩了呢?”

  “因為孩子對突然進入的不熟悉的環境和人感到陌生,這種距離感會讓孩子潛意識裡認為是不安全的,她倒退的行為其實是為了保護自己。”

  2歲孩子出現行為倒退怎麼回事(2歲孩子出現行為倒退)(3)

  孩子行為倒退本身是一個階段性的行為,對孩子不會産生過度的負面影響,但如果父母不能及時的發現和幹預,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一階段,往往會讓孩子産生一定的心理負擔,影響孩子身心健康。

  那麼父母要如何破解行為倒退現象,幫助孩子順利度過呢? 1、依據孩子行為和孩子一起開展退行遊戲

  2歲孩子出現行為倒退怎麼回事(2歲孩子出現行為倒退)(4)

  勞倫斯•科恩的《遊戲力》就是一本很好的範例書籍。這本書能夠告訴我們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愛的重要方式就是與孩子一起做遊戲。通過一起做遊戲,讓孩子在歡樂笑聲中懂得了知識、明白了道理。

  遊戲是孩子表達的最重要的方式。有些心事,孩子可能不會用語言來表達,但一定會玩給我們看。

  舉例:

  孩子樂樂已經5歲,平時都是自己拿勺子吃飯,但是現在突然行為倒退,不願意自己吃飯,隻想和貓咪(一隻玩偶)玩耍。

  錯誤的做法:

  媽媽把樂樂好一頓兇,然後嚴肅的告訴樂樂如果不吃晚飯,那麼今天晚上隻能餓肚子。

  結果:

  樂樂被媽媽訓斥一頓之後感到很委屈,大哭不止,并且晚飯也不能吃,肚子餓的咕咕叫。而媽媽也被樂樂的哭鬧攪得更加心煩意亂。

  正确的做法(媽媽和孩子一起玩退行遊戲):

  樂樂:媽媽,我不要吃飯,我要和貓咪玩;

  媽媽:樂樂,你在和貓咪玩什麼遊戲呀;

  樂樂:我們在玩捉迷藏呢,媽媽你看,貓咪被我找到了,哈哈;

  媽媽:對哦,樂樂真棒,玩了這麼久,貓咪有可能餓了哦;

  樂樂:那要給貓咪吃飯飯;

  媽媽:那樂樂和貓咪一起吃飯好不好,今天的晚餐很豐富哦,有魚,小貓最愛吃魚了;

  樂樂:媽媽,我要吃飯,給貓咪多一點魚吃吧;

  媽媽:可以呀,樂樂真乖,是個懂事的孩子呢。

  結果:

  在媽媽的引導下,樂樂開心順利的吃完了晚飯。

  遊戲力的養育重點是要把自己設身處地的投入到孩子喜愛的情境中去,真實的感受孩子的樂趣和所愛,和孩子一起開展退行遊戲,加入孩子的世界。

  2、提醒孩子現在的年紀的好處

  孩子的一時退行很有可能是受到某種言行或者環境的刺激從而導緻孩子做出了錯誤的判斷和行為。

  父母可以巧妙的告訴孩子當下這一時刻是多麼的美妙,讓孩子感受到現在的好處,從而慢慢的理解并走出倒退現象。

  舉例:

  例如原本會自己上廁所的孩子突然變得尿褲子,需要父母像照顧弟弟那樣去照顧自己。

  錯誤的做法:

  訓斥、甚至打罵孩子,認為孩子是故意搗亂,一定要好好教訓不可。

  結果:

  孩子越來越反抗,不僅不會自己上廁所了,更不會自己穿鞋、經常要媽媽抱抱。

  正确的做法:

  媽媽溫柔的懷抱着抱抱,輕聲的告訴孩子“寶寶,你現在是大孩子,已經很勇敢很厲害。能夠自己獨立完成好多事情呢,你現在還可以自己跟好朋友一起玩,還可以吃好多好吃的,可以穿漂亮的運動鞋,這些弟弟都是沒辦法做到的哦。所以你看你現在是不是很幸福呢,你有的東西弟弟都沒辦法去享受的呢。”

  結果:

  孩子慢慢理解了自己的處境,對自己的身份有了重新準确的認識,會慢慢走出行為倒退的處境。

  3、鼓勵孩子像大人一樣去做,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英國心理學家維克多.弗蘭克說過,每個人都被生命詢問,而他隻有用自己的生命才能回答此問題, 隻有以“負責”來答複生命。因此,“能夠負責”是人類存在最重要的本質。

  很多時候孩子做出的行為并不是真正有意而為之,而是受到孩子眼界的局限性。父母可以嘗試着讓孩子變換角色,讓孩子來扮演父母,很多時候孩子的行為就會變得很不一樣。

  作為家庭中的一名成員,孩子既應該享受權利,也應承擔一定的家庭責任。父母可通過鼓勵督促孩子履行職責,培養責任感。

  最後,在面對孩子行為退行時,最重要的還是父母的态度和指引,我們要學會如何幫助孩子順利的度過這一敏感期,讓孩子健康成長!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我是@七悅媽,關注我,和我一起輕松聊育兒!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