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模闆施工質量控制要點

模闆施工質量控制要點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7-25 11:37:49

模闆施工質量控制要點?模闆工程施工監理要點及驗收标準,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模闆施工質量控制要點?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模闆施工質量控制要點(模闆工程監理控制要點及驗收标準)1

模闆施工質量控制要點

模闆工程施工監理要點及驗收标準

1.模闆安裝準備

模闆安裝應按編制的模闆設計文件和施工技術方案施工。在澆築混凝土前,應對模闆工程進行驗收。模闆安裝和澆築混凝土時,應檢查和維護模闆及其支架,發現異常情況時,應按施工技術方案及時進行處理。

2.模闆安裝偏差

模闆軸線放線時,應考慮建築裝飾裝修工程的厚度尺寸,留出裝飾厚度模闆安裝的根部及頂部應設标高标記,并設限位措施,确保标高尺寸準确。支模時應拉水平通線,設豎向垂直度控制線,确保橫平豎直,位置正确。

基礎的杯芯模闆應刨光直拼,并粘有排氣孔,減少浮力;杯口模闆中心線應準确,模闆釘牢,防止澆築混凝土時芯模上浮;模闆厚度應一緻,擱栅面應平整,擱栅木料要有足夠強度和剛度。牆模闆的穿牆螺栓直徑、間距和墊塊規格應符合設計要求。

柱子支模前必須先校正鋼筋位置。成排柱支模時應先立兩端柱模,在底部彈出通線,定出位置并兜方找中,校正與複核位置無誤後,頂部拉通線,再立中間柱模。

柱箍間距按柱截面大小及高度決定,一般控制在500~1000cm,根據柱距選用剪刀撐、水平撐及四面斜撐撐牢,保證柱模闆位置準确梁模闆上口應設臨時撐頭,側模下口應貼緊底模或牆面,斜撐與上口釘牢,保持上口呈直線;深梁應根據梁的高度及核算的荷載及側壓力适當與橫檔梁柱節點連接處一般下料尺寸略縮短,采用邊模包底模,拼縫應嚴密,支撐牢靠,及時錯位并采取有效、可靠措施予以糾正預埋件、預留孔模闆清理 固定在模闆上的預埋件、預留孔和預留洞,應按圖紙逐個核對其質量、數量、位置,不得遺漏,并應安裝牢固模闆與混凝土的接觸面應清理幹淨并塗刷隔離劑,嚴禁隔離劑沾污鋼筋和混凝土接槎處澆築混凝土前,模闆内的雜物應清理幹淨。

3.支架穩定

模闆的地坪、胎膜等應保持平整光潔,不得産生下沉、裂縫、起砂或起鼓等現象。支架的立柱底部應鋪設合适的墊闆,支承在疏松土質時,基土必須經過夯實,并應通過計算,确定其有效支承面積,并應有可靠的排水措施。

立柱與立柱之間的帶錐銷橫杆,應用錘子敲緊,防止立柱失穩,支撐完畢應設專人檢查。

安裝現澆結構的上層模闆及其支架時,下層樓闆應具有承受上層荷載的承載能力或加設支架支撐,确保有足夠的剛度和穩定性;多層樓蓋下層支架系統的立柱應安裝在同一垂直線上。

4.模闆變形控制

超過3m高度的大型模闆的側模應留門子闆;模闆應留清掃口。澆築混凝土高度應控制在允許範圍内,澆築時應均勻、對稱下料,避免局部側壓力過大造成脹模。控制模闆起拱高度,消除在施工中因結構自重、施工荷載作用引起的撓度。對跨度不小于4m的現澆鋼筋混凝土梁、闆,其模闆應按設計要求起拱;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起拱高度宜為跨度的1/1000~3/1000。

5.拆模時間及順序

模闆及其支架的拆除時間和順序應事先在施工技術方案中确定,拆模必須按拆模順序進行,一般是後支的先拆,先支的後拆;先拆非承重部分,後拆承重部分。重大複雜的模闆拆除,按專門制定的拆模方案執行。

現澆樓闆采用早拆模施工時,經理論計算複核後将大跨度樓闆改成支模形式為小跨度樓闆(≤2m),當澆築的樓闆混凝土實際強度達到50%的設計強度标準值,可拆除模闆,保留支架,嚴禁調換支架。

多層建築施工,當上層樓闆正在澆築混凝土時,下一層樓闆的模闆支架不得拆除,再下一層樓闆的支架,僅可拆除一部分;跨度4m及4m以上的梁下均應保留支架,其間距不得大于3m。

高層建築梁、闆模闆,完成一層結構,其底模及其支架的拆除時間控制,應對所用混凝土的強度發展情況,分層進行核算,确保下層梁及樓闆混凝土能承受上層全部荷載。

拆除時應先清理腳手架上的垃圾雜物,再拆除連接杆件,經檢查安全可靠後可按順序拆除。拆除時要有統一指揮、專人看護,設置警戒區,防止交叉作業,拆下物品及時清運、整修、保養後張法預應力結構構件,側模宜在預應力張拉前拆除;底模及支架的拆除應按施工技術方案,當無具體要求時,應在結構構件建立預應力之後拆除。

後澆帶模闆的拆除和支頂方法應按施工技術方案執行。

6.柱子支模

主要抓住斷面尺寸、垂直度、柱身抗側壓力的緊固件等,則柱子模闆的支撐就得到了控制。

7.梁模闆支撐

主要應抓住斷面尺寸、根據距度大小的适度起拱,采取防止梁底模下沉的措施,如在基土上支模,土要夯實,防水浸,加墊闆。若梁的高度較大,則還應對側模闆考慮防混凝土側壓力的措施,如加對穿螺栓進行拉結等。隻有這樣才能保證構件尺寸和正确的外形。避免底模支撐不實,澆築完混凝土後,待混凝土到拆模強度拆除模闆後,梁出現魚腹式的下曲現象。

8.樓模闆支護

首先主要是控制豎向支撐的間距,防止模闆下沉而造成闆面成鍋底形;其次應抓住闆縫的拼縫密合以防止大量泥漿。

9.牆模闆固定

主要掌握豎向垂直度,充分考慮混凝土的側壓力;根部要固定好,防止脹模或局部鼓肚。

10.樓梯模闆變形

主要掌握不發生梯段變形和彎曲,防止踏步側闆下沉;底部支撐應垂直梯段斜向模闆,支撐要牢固,防止支點滑移。

監理驗收标準

(規範編号 監理驗收标準 驗收方法)

第4.2.1條 安裝現澆結構的上層模闆及其支架時,下層樓闆應具有承受上層荷載能力,或加設支架;上、下層支架的立柱應對準,并鋪設墊闆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對照模闆設計文件和施工技術方案觀察

第4.2.2條 在塗刷模闆隔離劑時,不得沾污鋼筋和混凝土接槎處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

第4.2.3條 模闆安裝應滿足下列要求:

模闆的接縫不應漏漿;在澆築混凝土前,木模闆應澆水濕潤,但模闆内不應有積水;

模闆與混凝土的接觸面應清理幹淨并塗刷隔離劑,但不得采用影響結構性能或妨礙裝飾工程施工的隔離劑;

澆築混凝土前,模闆内的雜物應清理幹淨;

對清水混凝土工程及裝飾混凝土工程,應使用能達到設計效果的模闆。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

第4.2.4條 用作模闆的地坪、胎模等應平整光潔,不得産生影響構件質量的下沉、裂縫、起砂或起鼓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

第4.2.5條 對跨度不小于4m的現澆鋼筋混凝土梁、闆、其模闆應按設計要求起拱;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起拱高度宜為跨度的1/1000~3/1000

檢查數量:在同一檢驗批内,對梁,應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對闆,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且不少于3間;對大空間結構,闆可以按縱、橫軸線劃分檢查面,抽查10%,且不少于3面

檢驗方法:水準儀或拉線、鋼直尺檢查

第4.2.6條 固定在模闆上的預埋件、預留孔和預留洞均不得遺漏,且應安裝牢固,其偏差應符合表4-1的規定

檢查數量:在同一檢驗批内,對梁、柱和獨立基礎,應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對牆和闆,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且不少于3間;對大空間結構,牆可按相鄰軸線間高度5m左右劃分檢查面,闆可按縱橫軸線劃分檢查面,抽查10%,且不少于3面

檢驗方法:鋼直尺檢查

第4.2.7條 現澆結構模闆安裝的偏差應符合表4-2的規定

檢查數量:在同一檢驗批内,對梁、柱和獨立基礎,應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于3件;對牆和闆,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且不少于3間;對大空間結構,牆可按相鄰軸線間高度5m左右劃分檢查面,闆可按縱橫軸線劃分檢查面,抽查10%,且不少于3面

檢驗方法:鋼直尺檢查

第4.2.8條 預制構件模闆安裝的偏差應符合表4-3的規定

檢查數量:首次使用及大修後的模闆應全數檢查;使用中的模闆應定期檢查,并根據使用情況不定期抽查。4.1.1 模闆及其支架應根據工程結構形式、荷載大小、地基土類别、施工設備和材料供應等條件進行設計。模闆及其支架應具有足夠的承載能力、剛度和穩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澆築混凝土的重量、側壓力以及施工荷載。

4.1.3 模闆及其支架拆除的順序及安全措施應按施工技術方案執行。5.1.1 當鋼筋的品種、級别或規格需作變更時,應辦理設計變更文件。5.2.1 鋼筋進場時,應按現行國家标準《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帶肋鋼筋》GB1499等的規定抽取試件作力學性能檢驗,其質量必須符合有關标準的規定。 檢查數量:按進場的批次和産品的抽樣檢驗方案确定。 檢驗方法:檢查産品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和進場複驗報告。5.2.2 對有抗震設防要求的框架結構,其縱向受力鋼筋的強度應滿足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對一、二級抗震等級,檢驗所得的強度實測值應符合下列規定: 1.鋼筋的抗拉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實測值的比值不應小于1.25; 2.鋼筋的屈服強度實測值與強度标準值的比值不應大于1.3。 檢查數量:按進場的批次和産品的抽樣檢驗方案确定。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