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原生席卷全球,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但如何落地雲原生,衆多企業卻犯了難。
近日,在青雲雲原生技術沙龍上,青雲 KubeSphere 容器産品負責人于爽帶來了《潮頭風正勁,雲原生加速數字化創新》的主題演講,抽絲剝繭般指出雲原生落地難題和應對方案,為企業帶來專業指導和參考意見。
具體内容,我們一睹為快——
「雲原生平台成為企業必需品」
在Gartner 公布的 2022 頂級戰略技術趨勢中,雲原生平台赫然在列。在實際應用中,雲原生平台正成為企業數字基建的必需品。
站在用戶視角,雲原生平台帶來的價值顯而易見,企業不必再關心底層基礎設施,可以将更多的精力專注于業務創新,比如 DevOps 落地、微服務治理、大數據開發、AI 應用等。
于爽強調:“未來企業将會把更多的核心生産應用遷移到雲原生平台之上。”
至于如何構建雲原生平台,他認為,Kubernetes 已經成為一個事實标準,成為企業 IT 的标配,能夠很好地支撐企業構建雲原生平台。
“類似于神話故事裡,神為了阻止人類通過建造‘巴别塔’登天,施展魔法,讓不同地區的人類語言不通,無法協作,從而難以建成。”
于爽解釋到,Kubernetes 就是一種共通的語言,能夠讓開發、測試,甚至 IT 采購等部門,實現無障礙溝通,共同建造一座了解、學習和落地雲原生的“巴别塔”。
「每個企業都需要找到适合自身情況的實踐路徑」
然而,選擇了 Kubernetes 構建雲原生平台并不等于一勞永逸。
在實現雲原生落地的過程中,企業還面臨着諸多難題。
比如:底層平台如何選型?上層業務如何集成到雲原生平台?如何發揮容器雲最大價值?如何讓龐雜的 DevOps 工具變得觸手可及?業務如何微服務化改造?平台安全如何管理?異地容災如何做?......
于爽表示:“實現雲原生落地,就好比我們要攀登的一座座高峰,都需要去攻克。每一個環節,也都是我們必須要邁過去的坎。”
同時在落地雲原生的過程中,每個企業需要找到适合自身情況的實踐路徑。因為每個企業發展需求、發展階段、應用場景各不相同,團隊配置、人員水平、技術背景也千差萬别,所以企業可以在市場中找到模版,但實際落地,還需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去選擇和定制。
“簡單來說,這其實和我們選擇手機套餐一樣,有人需要流量多,有人需要通話時長多,不可能有一個套餐,皆大歡喜。”于爽這樣總結。
「為客戶量身打造雲原生專屬模版」
深入行業,曆經長期大規模實踐檢驗的技術沉澱,青雲已經形成了完整的産品家族和場景方案,可以為客戶量身打造雲原生專屬模版,幫助客戶書寫自己的雲原生進化論。
青雲的雲原生産品家族包括 QingCloud 雲平台,可充分發揮計算資源價值,保證業務穩定;KubeSphere 容器平台,可為客戶提供容器服務“全家桶”;還有青雲的雲原生存儲、雲原生數據庫、OpenFunction FaaS 開源框架等,能夠以一種标準化的産品,讓客戶像搭積木一樣靈活選擇和組合,以最低成本實現快速部署,打通雲原生落地的“任督二脈”。
青雲雲原生産品家族圖譜
“我們還以開放、開源的方式,去服務客戶及開源社區的每一位用戶。加之我們十年的企服經驗積累,可幫助客戶對業務進行梳理和重構,加速實現業務價值再創新。”于爽補充道。
具體到落地應用,青雲通過提供雲原生産品、服務及方案,幫助光大銀行、北京銀行信用卡中心、中移金科、信通院、北航等行業客戶實現雲原生落地:
光大銀行
将 QKCP 和 QingCloud 雲平台集成交付,一鍵部署具有多集群管理、DevOps、微服務治理、可觀測性能力的容器平台,容器集群新建和擴容實現分鐘級交付,運維工作更加簡化,業務流程自動化,大幅提升金融業務服務水平。
北京銀行信用卡中心
通過 QKCP 隔離底層平台差異性,為開發、測試、生産環境提供統一的應用運行環境,并集成 DevOps 工具,搭建了應用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标準化流程,應用平均發布周期縮短 40%。
中移金科
通過 QingCloud 雲平台提供彈性敏捷的虛拟化資源,QKCP 提供高質量的容器資源管理,雲管平台提供雲運營、雲服務、業務管理等功能,實現業務系統容器化轉型,優化資源使用,提升綜合服務水平。
泰爾英福
通過建設工業互聯網應用統一平台,實現需求整合,加快基于工業互聯網标識解析相關應用的研發速度,實現标識解析技術成果轉化,為工業互聯網建設和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通過賬号體系建設,以及預警管理和灰度發布等功能,打通校園支付平台支付場景壁壘,擴大數字人民币支付場景,成為首個接入數字人民币的高校,校園支付平台的 27 個集群也不再設立專門運維人員,降低運維成本。
關于未來,于爽表示,我們現在已經在一個潮頭,雲原生風頭也很強勁,期望通過青雲雲原生能力,能夠幫助客戶走上潮頭領軍的位置,在數字化進階道路上越走越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