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青一塊紫一塊,常常在夏天或洗澡時發現,因為不痛也不癢,所以很多人都不重視。體檢查血常規發現血小闆減少,或者要做一些小手術檢查血時,被告知血小闆不合格。一些患者除了皮膚烏青塊,還有乏力、失眠、自汗盜汗、關節疼痛等一些症狀,如果出血嚴重者,需積極診斷和治療。
血小闆減少有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引起血小闆減少的繼發原因很多,包括消化系統疾病慢性肝病、風濕結締組織病、内分泌系統疾病、感染性疾病等,原發性血小闆減少症是由于免疫功能異常,引起血小闆破壞增多的臨床疾病。
糖皮質激素是本病的首選治療藥物,治療後,患者出現體重明顯增加,體質不強,容易感冒現象。血小闆減少症往往反複發作,不宜根治。民間流傳“花生衣”治療血小闆減少,冬季吃“阿膠”養血。
中醫如何治療?
中醫認為“虛則補之,實則瀉之”, 血小闆減少患者慢性期雖然出血之症不明顯,但辨證分析尚有血中伏熱,如果自行服用“阿膠”,會出現燥熱、口舌發紅,小便熾熱現象,有些患者服用鹿角出現出血現象。我們認為血小闆減少患者體質多屬血虛陰虛,根據中醫理論,進補需要補之以味,采用滋陰益氣、養血清熱的方法,有助于祛除血中伏熱,補益氣血陰陽,調達髒腑功能。
如果患者濕熱較重,食少納呆,精神倦怠,口淡口膩,大便溏薄,舌苔厚膩,表明其脾胃虛弱,調理要加強健脾益氣,化濕調中。
中醫治療期間應挑選富含營養食物,選用平和清淡之品,如蛋類、牛奶、鮮河魚、家禽、新鮮蔬菜、豆制品等,忌食辛辣、油炸、生冷、海鮮、蝦蟹、糟物、酒類之品;平素飲茶者避免頻服濃茶,濃茶不利于鐵質、鈣質的吸收,從而影響療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