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入門藝術的你,購物車裡是不是躺了很多藝術史方面的書,卻因為價格太高一直沒狠下心下單?
或者已經買回家,但苦于磚頭一樣的重量,望而卻步,無奈看着它在角落吃灰?
有沒有一本藝術史畫冊,能同時滿足權威專業、輕松“好啃”兩個看似矛盾的條件?
有的!就是阿信今天要推薦的這本《藝術時間線》。
這本書共280頁,和動辄500頁以上甚至1000多頁的藝術書相比,堪比美食界的輕食套餐——營養不油膩,拳擊界的輕量級選手——小體重實力派。
一本書,就把30000年藝術史擺得明明白白、清楚楚楚!
一條“時間線”,自由閱讀人類30000年藝術史作為一本藝術史畫冊,專業性必不可少。
《藝術時間線》在這一點上底氣頗足,原版是由國際著名藝術書出版社Thames&Hudson出版,邀請了牛津大學擅長藝術書創作的伊恩·紮切克擔綱主編。
這位主編還拉了一個強大的專業寫作班底:有英國皇家藝術學會會員,倫敦聖馬丁藝術學院與英國藝術與人文研究理事會的藝術家和學者,還有《牛津藝術詞典》《二十世紀藝術詞典》的編委會成員、DK出版社的長期供稿人。
當然,隻有專業的作者團隊還不夠讓人眼前一亮,畢竟“作者權威”幾乎成為藝術史類圖書的“标配”。
那麼,這本《藝術時間線》是如何實現“權威”與“好讀”的雙重體驗的?
正如書名所示,本書最值得推薦的是其“時間線”的設定。
按年代順序撰寫是藝術書常見的編排方式,但這本書是真正将“時間線”的概念玩到了極緻。
人類藝術史有多長?30000年夠不夠?
這本書的時間線足足有30000年那麼長,而且從未斷連過!
這條時間線從第一頁一直延伸到最後一頁,一頭牽着公元前30000年法國南部的肖維岩洞洞穴畫,另一頭連着2017年的波普創作。
進入時光隧道,來一場30000年之久的藝術之旅。
依次穿越古代、中世紀、巴洛克和洛可可時代、新古典主義和浪漫主義時期,直到現代主義階段。
我們的目光被牽引,從史前的洞穴畫,移至文藝複興時期畫滿教堂内壁的宗教畫,最後落到21世紀的抽象藝術上。
神遊古埃及陵墓、中國商朝青銅器鑄造工坊、龐貝古城、布滿塗鴉的倫敦街頭,進入蘇美爾人的宮殿、達·芬奇的畫室、巴黎印象派畫展......
這種獨具匠心的編排方式,令閱讀不受拘束,你可以逐頁沉浸式閱讀,也可随便翻開一頁,把它當作藝術百科詞典随時查閱。
如果你是藝術系的新生,剛接觸一門叫作“世界藝術通史”的課,聽課筆記大概是什麼樣子?
很多人會在筆記本的一側标記時間,另一側列上風格和代表作,這是學習任何門類的曆史最直接高效的方式。
而《藝術時間線》這本書就相當于為你做好了這項工作,簡直就是史上最高質量藝術筆記。
精選400 幅傑作,感受藝術界群星閃耀時想要把漫長而璀璨的30000年藝術史,濃縮進一本280頁的圖書中,這十分考驗編者的功力。
這本書的權威編寫團隊,甄選了人類曆史上影響深遠的藝術家和400多幅傑作,“選品”質量絲毫不打折扣。
那些不容錯過的經典之作,一幅都沒有被落下。
璀璨的藝術明星齊聚紙上,喬托、波提利切、達·芬奇、拉斐爾、丢勒、提香、卡拉瓦喬、倫勃朗、莫奈、馬奈、凡·高、高更、傑克遜·波洛克、馬蒂斯、達利、畢加索、安迪·沃霍爾、草間彌生......
編寫者有着敏銳的眼光和淵博的知識,對經典如數家珍,作品精妙之處和背後的故事更是信手拈來。
而光有經典還不夠,《藝術時間線》還收錄了各時代隐匿于光環下,卻意義重大的作品。
如北非某處描述一萬年前人類生活場景的洞穴畫、龐貝古城幸存的不知名肖像畫、一頁精美絕倫的福音書插圖......
兼顧經典和遺珠,拼合出完整的藝術光譜。
如果一個人立flag,發誓要親眼看看書中幾百幅曠世傑作,起碼要繞半個地球,跑幾十個城市上百家美術館吧?
這本書如同一位私人導覽員,帶你穿梭于人類的偉大創造力長廊,為你貼身講解。
既能看藝術,也能看曆史藝術是由人創造的,而人是社會的産物。
即便是最神秘的作品,也一定程度上受到所處時代的影響,一切不談曆史隻談藝術的書都是單腿行走的蹩腳怪。
這本書的編寫者正是深刻認識到這一點,将藝術品和曆史事件串聯在同一條時間線上,由此藝術演化便置于社會發展大脈絡中,揭示與社會、科技、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緊密卻鮮為人知的聯系。
舉個例子,當你看到《睡蓮》時會想到什麼——莫奈?印象派?獨特的光影與色彩?甚至,巴黎?
書中提到,在19世紀,由于技術的進步解決了油彩攜帶的問題,戶外作畫才成為現實,恰如印象派大師雷諾阿所說:“沒有管裝的油彩顔料,就不會有塞尚,不會有莫奈,不會有畢沙羅,也不會有印象派。”
再比如,人人都知道埃菲爾鐵塔和凡·高的《向日葵》,但是有誰會将二者聯系在一起?
事實是,《向日葵》創作于1888年,而次年即1889年埃菲爾鐵塔正式竣工,繪畫史和建築史兩大傑出的創造就這樣通過一個看似簡單的結構有了關聯。
發生于同一年的,還有歐美史上最惡名昭著的殺手“開膛手傑克”在倫敦開始的恐怖統治。
讀完這本書後,很有可能你一想到《向日葵》,同時蹦進腦袋的,還有“埃菲爾鐵塔”和“開膛手傑克”——怎麼感覺怪怪的——但不也是很有趣的聯想記憶法嗎?
這本書繞過傳統的學術框架,着力于還原當時的社會環境,講述一個完整的故事,也就是将藝術重新定位為我們人類總體故事的一部分。
時間×社會事件×藝術家×作品,用這種立體的方式巡覽人類藝術珍寶,簡直是按下相機快門,每個時代定格為一幀幀永恒畫面。
此外,書中有100 個名詞解釋,對藝術小白十分友好,書末附有“術語彙編”更是方便查詢和記憶。
這本《藝術時間線》不但内容紮實,顔值也是相當能打,擺在家中的書架上絕對是亮眼的C位。
大開本精裝帶來舒适的視覺體驗,印刷色彩明亮飽滿,還原藝術名作風采。還有可180°平攤的設計,讓你可以惬意地欣賞每一幅作品。
這本書沒有磚頭似的沉重感,但捧在手裡,也依舊質感拉滿,書名還采用了UV工藝,觸感高級。
藝術為觀者插上翅膀,帶我們去很遠很遠的地方。
歌德說:“要想逃避這個世界,沒有比藝術更可靠的途徑;要想同世界結合,也沒有比藝術更可靠的方式。”
從《藝術時間線》這本書開始,增加一點人生意趣,慰藉因生活和勞動而疲倦的心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