啄木鳥怎麼防止腦震蕩?科技日報北京7月14日電 (記者張夢然)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想知道啄木鳥為何能夠反複用力敲擊樹幹卻不損傷它們的大腦,目前一種看法是,它們的頭骨應該像減震頭盔一樣14日發表在《當代生物學》雜志上的論文駁斥了這一觀點,計算表明,任何“減震功能”都會阻礙啄木鳥的啄食能力,實際上啄木鳥的頭部更像是硬錘,下面我們就來說一說關于啄木鳥怎麼防止腦震蕩?我們一起去了解并探讨一下這個問題吧!
科技日報北京7月14日電 (記者張夢然)長期以來,科學家們一直想知道啄木鳥為何能夠反複用力敲擊樹幹卻不損傷它們的大腦,目前一種看法是,它們的頭骨應該像減震頭盔一樣。14日發表在《當代生物學》雜志上的論文駁斥了這一觀點,計算表明,任何“減震功能”都會阻礙啄木鳥的啄食能力,實際上啄木鳥的頭部更像是硬錘。
比利時安特衛普大學研究人員範·瓦森伯格說:“通過分析3段啄木鳥的高速視頻,我們發現啄木鳥其實不會吸收與樹木撞擊帶來的沖擊。”
瓦森伯格及其同事量化了3種啄木鳥啄樹過程中的沖擊減速,并利用這些數據建立了生物力學模型,從而得出結論,頭骨的任何減震都會對鳥類不利。但如果它們的頭骨不起到減震器的作用,那麼“狂暴”的啄樹動作為何不會讓它們的大腦受傷?
研究證明,雖然每次啄樹的沖擊超過了猴子和人類腦震蕩的已知阈值,但啄木鳥較小的大腦卻可以承受它。
研究表明,沒有減震并不意味着啄木鳥的大腦在看似猛烈的撞擊中處于危險之中。即使是超過100次的最強烈啄樹沖擊,對啄木鳥的大腦來說仍然應該是安全的——計算顯示啄木鳥當時大腦的負荷依然低于遭受腦震蕩的人類。
瓦森伯格指出,這些發現駁斥了長期以來在媒體、書籍、動物園中經常普及給大衆的減震理論,即它們的頭部裝有“減震器”的說法。
從進化角度來看,這一發現也解釋了為何啄木鳥的頭部和頸部肌肉不大。同時該發現具有實際指導意義,因為工程師此前曾嘗試借鑒啄木鳥顱骨的解剖結構作為開發減震材料和頭盔的靈感來源,新發現表明這不是一個好主意。
來源: 科技日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