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古代用天幹地支紀月日時的方法

古代用天幹地支紀月日時的方法

知識 更新时间:2025-02-03 22:59:02

  古代紀年使用幹支紀年、年号紀年、王公年次紀年、年号幹支兼用法。年号紀年從漢武帝起,帝王即位都有年号,後就用帝王年号來紀年。王公年次紀年是用于春秋戰國時代的一種紀年方法。年号幹支兼用法指紀年時皇帝年号置前,幹支列後。

  古代紀月使用數序紀月、幹支紀月、特定名稱紀月。幹支紀月至遲在漢代就已使用。即以每月固定的紀月地支配上天幹。五年為一周,周而複始。特定名稱紀月即歲首的月份叫正月,又叫孟陬,二月叫如,三月叫寎,四月叫餘或除,五月叫臯,六月叫且,七月叫相,八月叫壯,九月叫玄,十月叫陽,十一月叫辜,十二月叫塗。

  古代紀日使用幹支紀日法、月相紀日法、幹支月相兼用法。月相紀日法指用“朔、朏、望、既望、晦”等表示月相的特稱來紀日。每月第一天叫朔,每月初三叫朏,月中叫望,望後這一天叫既望,每月最後一天叫晦。幹支月相兼用法指幹支置前,月相列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