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國家食品抽檢比例

國家食品抽檢比例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5 15:35:43

一座城,千萬家,食品安全牽動着每個人的心,6年來,江蘇南京加大經費保障力度,食品抽檢量從2015年3批次/千人,提高到2020年9.28批次/千人,評價性抽檢合格率達99%以上,有力的食品安全監管,讓南京人擁有了更放心的美好“食”光……

2015年9月,南京被國務院食安辦确定為第二批“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創建試點城市。6年來,全市上下全方位、多舉措加強食品安全工作,全力守護好每個市民“舌尖上的安全”。日前,第三方滿意度調查結果顯示,南京市民食品安全滿意度達到81.01%。

南京通過堅決守好“底線”,全市未發生食品安全等級事故或造成嚴重影響的食品安全事件。連續5年在省對市考評中獲得優秀等次;打造國家級農産品質量安全縣1個、省級4個;打造省級食品安全示範區9個。建邺區市場監管局獲評全國食品安全工作先進集體;南京市市場監管局食品經營安全監督管理處獲評全國市場監管系統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集體。

突出“保民生”,加大投入,築牢基礎,提升智慧監管水平

南京市食品安全專項資金投入持續加大,2017—2021年,增長三倍。區級累計投入約2.74億元。

加強基礎支撐建設。建立以市級檢驗機構為骨幹的檢驗檢測體系,設立食源性疾病哨點醫院175家、食源性疾病監測機構17家。7家批發市場、347家農貿市場全覆蓋建成快檢室。建成餐廚垃圾集中處置單位5家、就近處理設施140餘座。全市12個公安分局全部成立食藥環偵大隊,107個街道市場監管分局全部完成規範化建設。

提升智慧監管能力。在全市層面建設“南京市食品安全數據分析平台”,建立“一企一檔”,實現數字賦能監管。在餐飲監管、鹵菜追溯、小攤販管理等具體環節加大智慧手段推廣運用,提升信息化監管水平。

瞄準“風險區”,創新機制,全程管控,強化冷鍊食品監管

在全省率先建立進口冷鍊食品集中監管倉,積極構建“集中入庫、全程追溯”模式。建倉以來,累計入倉監管進口冷鍊食品106501批次、31.42萬噸,開展核酸采集31.76萬份。

加強“三小”行業整治。針對小作坊,制定“三清四能”标準,南京市市場監管局幫扶改造500餘家,打造示範點432家,積極推進“名食坊”創建。針對小攤販,推出“六統一”管理制度,加強備案和定點管理,實施“十二分制”考核,累計打造小攤販集中示範點11個。針對小餐飲,按照“規範存量、嚴管增量”的思路,強化新開餐飲事前指導,推動食品安全、消防安全、排水排污綜合整治。

國家食品抽檢比例(南京每千人食品抽檢量6年漲3倍)1

全程管控網絡餐飲。加強網絡餐飲主體備案,推動監管部門與外賣平台實現許可數據、入網數據共享。鼓勵企業加入“外賣産業專委會”,在網絡餐飲領域探索陽光餐飲平台建設。制定《餐飲單位送餐活動食品安全指南》和“餐飲外賣一次性封簽”地方标準,建立外賣騎手“六統一”管理制度,加強送餐過程把關。

規範農村家宴管理。建立廚師登記培訓機制、申報備案機制、分級指導機制、責任追究機制、應急處置機制,嚴防農村家宴聚餐食品安全風險。目前已在高淳區試點,每個行政村至少建成一個集體聚餐點,建設了44家硬件條件好、管理規範的示範點。

融入“共享性”,拓展渠道,鼓勵參與,創新食品安全志願服務

依托街道網格員隊伍,創新開展“食品安全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項目。以基層黨員幹部和社區網格員為主體,實現了市場監管重心的下沉和延伸。

建設“食品安全工作站”。在餐飲商業區、小作坊集中區、農貿市場、學校等場所累計建立“食安工作站”116家,覆蓋各類食品企業近1萬家,并以“一站兩職責三機制五統一”規範工作站管理。疫情期間,工作站成為特殊時期保障南京全市食品安全的重要力量。

推廣食品安全責任保險。建立多方參與的保險工作機制,創新“保險服務綜合體”模式,簽約方在提供保險基本服務的同時,還須具備相關資質,對參保單位開展培訓和風險排查。目前,全市共有投保單位2298家、保費769.08萬元、保額46.22億元。

注重食品安全投訴舉報。統一應用12315平台處理食品類投訴,食品類消費投訴按時辦結率達到98%以上。修訂《南京市食品安全舉報獎勵辦法》,将單起案例獎勵金額上限提高至50萬元。(陳世友 程燕妮)

來源:中國食品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