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駐馬店也不知道自己惹了誰。這個城市在網絡時代剛開始的時候,就火遍了大江南北。說起“總部”,駐馬店人都是一臉苦澀。多災多難的過去,自然資源的制約,還有天災,又遭受了種種誤解和罵名。但即使是這樣,駐馬店仍然發展起來了。豐富的農業資源,延伸成食品加工業,同時為了澄清名聲,大力扶持好人好事,治理環境,連年蟬聯文明城市。
九萬裡,駐馬店正起飛。
照照| © 撰文
WUDIAN| © 版式
最早的網紅城市
現在是好人之城
這兩天,駐馬店遂平的一個小夥子火了。
他叫孫培森,是個在役軍人,大過年的,從老家的水塘裡救下一個落水者,甚至還把落水者的電動車給給拉了上來。
這件事在遂平傳的很快,大家都紛紛稱贊小夥子的英勇出手。
其實,見義勇為的好事,駐馬店人做得挺多的。
以至于,駐馬店還有個“好人公園”,是特地為駐馬店好人建的。
“農民工司令”張全收年輕時外出打工創業,成功後不忘反哺鄉梓,先後幫助200多萬農民工走出困境,帶回勞務收入150多億元,實現了就業轉移、脫貧緻富。
“英雄大叔”李國喜,嚴寒冬日,勇跳冰河,用縱身一躍書寫人間大愛、凡人義舉,以一己之力救起3名落水陌生人,卻獻出自己的生命……
無論是見義勇為,還是捐贈器官,造福鄉梓、帶領大家脫貧,駐馬店的好人每年都有評選。
到現在,駐馬店有86人榮登“中國好人榜”、49人榮登“河南好人榜”,群星燦爛。
駐馬店對好人好事都很重視。
每年都會對好人進行幫扶,還會困難好人給予幫助。
這恐怕是全國人民都難以想象的反差。
畢竟,“總部”的名氣有點大。
就土,怎麼了?
駐馬店是河南被黑的最慘的城市,沒有之一。
“總部”的由來很無稽,純粹是一句押韻的順口溜:“十億人民九億騙,河南人民是教練,總部設在駐馬店。”
原本,隻是千禧年左右,網絡剛剛興起時,在網絡上流行的段子,後來一度流傳甚廣,開始變成網暴。
但一直以來都沒有數據表明,河南和駐馬店本地以及外出務工人員中的壞人比例,即犯罪率明顯高于其它地區。
從這一點看,駐馬店也算最早的網紅城市了。
不同于“玉林路盡頭”的文藝範成都,駐馬店沒辦法脫離這一切的原因是,大家認為他太土了。
首先,名字土。駐馬店,一開始的曆史,就是“苎麻”,也是驿站,駐馬的地方。
但你說他土,但為啥你覺得三裡屯不土呢?
有那麼點偏見的意思。
既然無法改變人們的偏見,駐馬店就想改名。
駐馬店街頭有“天中市場”“天中飯店”“天中廣場”, 當地晚報叫《天中晚報》,學術期刊叫《天中學刊》,科研機構“天中曆史文化研究所”對外宣傳用“歡迎您到天中來”。
“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駐馬店力圖證明自己是“天中”。
古代駐馬店屬于汝南郡,“汝南”這個文雅的名字也在駐馬店人民心中頗受歡迎。
肯定不能是駐馬店。駐馬店人也這麼想。
其次,土味來源于土地。
駐馬店太适合發展農業了。黃淮平原一望無際,天生的好條件。
這幾乎是駐馬店唯一的優勢。
再加上,駐馬店外出打工的人也很多,許多人在外面碰到的駐馬店人,多半都是出去打工的形象。
你們覺得土,其實我覺得,駐馬店是實在。
多災多難的駐馬店
抓住了農業這棵稻草
也許換成任何一個城市,經受過駐馬店曆史上那麼多的災難和苦痛之後,不一定比駐馬店做的好。
駐馬店雖然适合種植,但老天并沒有眷顧他。
就拿建國後的十年來說,駐馬店有據可查的旱澇災害幾乎每年都發生。
1975年,駐馬店發生了震驚世界的垮壩事件。此次大洪水造成駐馬店地區400萬人受災。根據駐馬店地委官方數據,“各種财産損失達34.7968億元。”
天災頻繁,你讓這片土地上的人怎麼辦。
然而,背負着罵名,承受着災難,駐馬店仍然用唯一的優勢轉變成巨大的機會。
駐馬店,糧食常年總産160億斤,其中小麥總産占全國的1/28;油料産量28億斤,占全國的1/25,正陽、平輿、泌陽還分别是全國花生、白芝麻、香菇生産第一大縣,故而該市有“中原糧倉”“中州油庫”“芝麻王國”之稱。
不僅“糧袋子”鼓鼓,“菜籃子”跟“肉盤子”也是滿滿。
作為中部最大生态羊育肥基地、全省第一生豬生産大市,駐馬店下轄九縣均為全國畜牧大縣,全市豬、牛、禽、羊存出欄量則分别居全省第1、2、3、4位,肉、蛋、奶總産量分别位居全省第1、2、3位。
不但體量大,而且品牌優。
目前重慶恒都集團為龍頭,“夏南牛”,駐馬店有名的品種牛,品牌也在越來越響。
确山、汝南、西平,有着優質生豬生産基地,“駐馬店無抗生豬”品牌也會越來越亮。
依托巨大的農業優勢,駐馬店衍生出食品産業鍊。
比如,家喻戶曉“餐餐伴您好味道”的十三香,“世界花生看中國、中國花生看正陽”的正陽花生,再到西平小麥、平輿白芝麻、泌陽花菇……
河南人喝的最多的花花牛也是駐馬店的。
除此之外,還有君樂寶、伊利集團等龍頭企業,“中部奶業振興”行動,要叫響“奶牛”品牌。
并且,我本來以為,畜牧業應該跟養殖業差不多吧。
事實證明,這就是刻闆印象。
駐馬店在高質量現代農業上探索不止,種養結合,現代化養殖,糞污資源化循環利用的綠色路徑,利用物聯網、區塊鍊、大數據等技術對畜牧生産、加工、流通等環節進行信息化監管,還有觸網各大電商的品牌銷售……
這還是駐馬店嗎。
花園城市?
而且,駐馬店居然還是全國文明城市常年蟬聯城市,有很多公園。
你們記得張磊嗎。
去年,參加2020中國農民豐收節·第三屆中國農民電影節的高瓴資本創始人兼CEO張磊說,“現在的駐馬店跟我小時候完全不同了,高樓林立、城美人和,處處幹淨整潔、井井有條,已經成長為一座美麗的花園城市。”
可不是。抛開駐馬店這個名字,你去駐馬店的大街上走一走,會不敢相信。
春光明媚、風清氣爽,早晨出來鍛煉鍛煉,到樹影婆娑、鳥語花香的置地公園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感受甯靜和美好,城市景色越來越豐富、越來越漂亮,這是駐馬店人切實感受到的。
最近,在人民公園每天都可以近距離看到雙宿雙飛的白鹭,這也是駐馬店環境好了,引來的鳥兒。
人民公園,城市與自然的“過渡帶”。公園環清河湖而建,各種植被錯落有緻,出門見景、開窗見綠,生态環境是真的好,大年三十下午,仍有不少市民驅車來休閑娛樂。
不止人民公園,駐馬店的大型公園就有十多個,對于生活在這裡的人來說,真的是很宜居的生态環境。
默默無聞,忍辱負重,穩紮穩打,透過過去,望向未來,這是我從駐馬店身上看到的。
(圖片來源于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