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台上燃起的煙火,指報警信号,也指戰争。出自《東周列國志》第二回。
示例:
1、南朝徐陵的《為貞陽侯重與王太尉書》:“ 廣陵京口,烽煙相望。”
2、唐代姚合的《送李廓侍禦赴西川行營》詩:“從今雟州路,無複有烽煙。”
3、宋代歐陽修的《寄王仲儀龍圖》詩:“威行四境烽煙斷,響入青山号令傳。”
4、清代周亮工的《樵川城中》詩:“林邊桑柘好,何地認烽煙。”
5、魯迅的《集外集拾遺·好東西歌》:“南邊整天開大會,北邊忽地起烽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