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趙孟頫在繼承傳統書法的基礎上,削繁就簡,變古為今,其用筆不含渾,不故弄玄虛,起筆、運筆、收筆的筆路十分清楚,使學者易懂易循;
第二,外貌圓潤而筋骨内涵,其點畫華滋遒勁,結體寬綽秀美,點畫之間彼引呼應十分緊密。外似柔潤而内實堅強,形體端秀而骨架勁挺。學者不僅學其形,而重在學其神;
第三,筆圓架方,流動帶行。書寫趙體時,點畫需圓潤華滋,但結構布白卻要十分注意方正謹嚴,橫直相安、撇捺舒展、重點安穩。隻有這樣,才能掌握趙體的特點。另外,他書寫楷書時略摻用行書的筆法,使字字流美動人,也是趙體的特點之一。
《道德經》是趙孟頫小楷代表作之一,書于延祐三年(公元1316年),時年六十三歲,字體工整秀麗,筆法穩健,獨具風格。卷首有明姚绶行書“松雪書道德經”六字,前隔水绫上有近人張爰二題。曾經為明項元汴、項笃壽收藏。
趙孟頫是元代初期很有影響的書法家。據《元史》本傳:“孟頫篆籀分隸真行草無不冠絕古今,遂以書名天下”,可見贊譽很高。明人宋濂說,趙氏書法早歲學“妙悟八法,留神古雅”的思陵(即宋高宗趙構)書,中年學“鐘繇及羲獻諸家”,晚年師法李北海。王世懋稱:“文敏書多從二王(羲之、獻之)中來,其體勢緊密,則得之右軍;姿态朗逸,則得之大令;至書碑則酷仿李北海《嶽麓》、《娑羅》體。”此外,他還臨撫過元魏的定鼎碑及唐虞世南、褚遂良等人;于篆書,他學石鼓文、詛楚文;隸書學梁鹄、鐘繇;行草書學羲獻,能在繼承傳統上下苦功夫。誠如文嘉所說:“魏公于古人書法之佳者,無不仿學”。虞集稱他:“楷法深得《洛神賦》,而攬其标。行書詣《聖教序》,而入其室。至于草書,飽《十七帖》而度其形。”他是集晉、唐書法之大成的很有成就的書法家。同時代的書家對他十分推崇,後世有人将其列入楷書四大家:“顔、柳、歐、趙”。明代書畫家董其昌認為他的書法直接晉人。 趙氏能在書法上獲得如此成就,是和他善于吸取别人的長處分不開的。尤為可貴的是宋元時代的書法家多數隻擅長行、草體,而趙孟頫卻能精究各體。後世學趙孟頫書法的極多,趙孟頫的字在朝鮮、日本非常風行。 趙孟頫在中國書法藝術史上有着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和深遠的影響力。他在書法上的貢獻,不僅在他的書法作品,還在于他的書論。他有不少關于書法的精到見解。他認為:“學書有二,一曰筆法,二曰字形。筆法弗精,雖善猶惡;字形弗妙,雖熟猶生。學書能解此,始可以語書也。”“學書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筆之意,乃為有益。”在臨寫古人法帖上,他指出了頗有意義的事實:“昔人得古刻數行,專心而學之,便可名世。況蘭亭是右軍得意書,學之不已,何患不過人耶。”這些都可以給我們重要的啟示。
趙孟頫《緻景亮書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