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安溪鐵觀音的成功經驗

安溪鐵觀音的成功經驗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08 12:51:51

安溪鐵觀音的成功經驗(認識安溪鐵觀音)1

安溪鐵觀音聞名中外,有“中國茶王”之稱。

故初制與紅茶、綠茶不一樣,其工藝要複雜得多,它吸取紅茶全發酵和綠茶不發酵的制造原理,在初制過程中既不完全破壞全葉組織,又要輕微地擦傷葉緣組織,要求細胞内含物不完全變化,又有一部分起氧化作用,使鮮葉邊緣呈紅褐色,葉中部分為淡綠色,形成奇特的“綠葉紅鑲邊”,俗稱為半發酵。

通過如此複雜的工藝過程,引發出獨特的色香味。

安溪鐵觀音的成功經驗(認識安溪鐵觀音)2

一、做青階段做青技術性高,靈活性強,是烏龍茶在初制中色、香、味形成的關鍵

萎凋:分為室内萎凋(涼青)、日光萎凋(曬青)、加溫萎凋和人控萎凋四種。

1、室内萎凋(涼青):将采回的鮮葉攤放在笳笠上,靜置于涼青架,酌情翻動2~3次,使萎凋均勻。涼青一般不單獨進行,與曬青相結合,它的主要作用:一是散發葉面水分和葉溫,使茶青“轉活”,保持新鮮度;二是可調節曬青時間,延緩曬青水分蒸發的速度,便于搖青;三是對曬埒不足的鮮葉,也是一種補救的方法。涼青的适度是:嫩梗青綠飽水,葉表新鮮、無水分。

2、日光萎凋(曬青):它利用光能熱量使鮮葉适度失水,促進酶的活化,這對形成烏龍茶的香氣和去除青臭味起着重要作用,也為搖青創造良好的條件。曬青溫度要求日光柔和斜射,攤葉宜均薄,必要時可“二涼二曬”,時間10~30分鐘,其間翻拌2~3次。曬青程度,一般曬至葉面失去光澤,葉色轉暗綠,頂葉下垂,梗彎而不斷,手捏有彈性感。曬青後要再涼青,使其鮮葉“還陽”。

3、加溫萎凋:陰雨天可采用加溫萎凋,如用萎凋槽萎凋,風溫40°C以下,葉溫不超過30°C,攤葉厚15~20厘米,每10~15分鐘翻動一次。時間一小時左右。

4、人控萎凋:根據烏龍茶做青工藝要求,采用先進設備,進行人控溫濕度做青,其效果很好。

安溪鐵觀音的成功經驗(認識安溪鐵觀音)3

二、搖青工藝搖青是烏龍茶特有的操作方法,也是烏龍茶特征形成的關鍵

1、搖青的作用:擦破葉緣細胞,加速酶促氧化作用;促進茶青“走水”;改變水分散發方式,使水分部分從細胞破損處散發;為葉内各種變化提供外力作用。

2、搖青的方法:搖青轉數(時間)由少漸多;涼青時間由短漸長;攤葉厚度由薄漸厚。

3、看青 “看、聞、摸、照”四步驟。

4、看青的内容主要是葉狀、葉色、葉溫、氣味。

5、特殊品種的做青方法:成茶的品種特征,一部分是各品種鮮葉中固有的,如鐵觀音的音韻物質,黃金桂的香氣物質;另一部分是在做青中保留、轉化合成的綜合品質。做青時,大多采用輕曬青,搖青先輕後重,“保水保青”的措施。

安溪鐵觀音的成功經驗(認識安溪鐵觀音)4

三、炒青工序烏龍茶内質“色、香、味”在做青階段已基本形成,炒青是個轉折工序,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承上則迅速制止一系列酶促氧化作用,鞏固已形成的品質;啟下是繼續散失部分水分,便于揉、烘等塑形階段的操作。炒青對品質有一定的影響。

(一)炒青作用

1、炒青最主要的作用是迅速、徹底破壞酶的活性,防止做青葉繼續“發酵”,紅變過度。

2、繼續散發部分水分,準備茶葉塑形。

3、炒青高溫使部分細胞爆裂,細胞汁逸出附于葉表面,低沸點青味揮發減少,高沸點芳香物顯露,呈現新茶香,葉綠素減少,其他色素也有不同程度的轉化。

(二)炒青的方法

1、适當高溫,先高後低;

2、悶炒為主;

3、快速短時。

(三)炒青程度

炒青葉轉為暗黃綠色,失去光澤,葉面梗皮有皺紋,葉片柔軟,頂葉下垂,手捏略成團,失水率16~22%。并參考以下因素掌握炒青程度:

1、茶青發酵程度;

2、品種;

3、季節;

4、嫩度。

安溪鐵觀音的成功經驗(認識安溪鐵觀音)5

四、揉烘階段

(一)、揉撚

1、揉撚的作用揉撚葉在揉撚中主要是形的改變,揉撚葉在揉桶内受到平壓和曲壓兩種力的作用,茶團滾動,葉子内部受到擠壓,發生皺褶,卷曲成條,在通過揉盤最大壓力區時,部分細胞扭曲破裂,擠出茶汁,附在葉表上,增加了葉的粘結性,其中水溶性物質組成茶湯濃度。

2、揉撚的方法揉撚應掌握“熱揉、适當重壓、快速短時”的方法,裝葉量要适宜,揉撚結束後應馬上解塊熱和散水氣,及時上烘。

(二)、初烘初烘即第一次烘焙,可進一步破壞在殺青中殘餘的酶的活性,繼續散發水分,濃縮茶汁,增濃茶湯。烘焙中葉溫升高,葉子柔軟性、粘結性、可塑性強,便于包揉成條。

(三)、初包揉包揉是安溪鐵觀音制造的特别工藝,是塑造外形的重要手段,包揉運用“揉、壓、搓、抓”等動作,作用于茶坯,使茶條形成緊結、彎曲、螺旋狀外形,并可擠出茶汁,粘附在葉表,加強非酶性氧化作用,增濃茶湯。初包揉可用布巾包揉,也有用小茶袋踏揉,目前很多使用平闆包揉機與速包機配合包揉。初包揉後的茶葉要及時解塊散熱,防止悶黃。

(四)、複烘複烘俗稱“遊焙”,主要是散發部分水分,并快速提高葉溫,改善理化可塑性,進一步為複包揉創造條件。複烘應“快速、适溫”,控制茶胚适當含水量,防止失水過多,造成“幹揉”,産生過多的碎茶粉末。

(五)、複包揉(定型)複包揉是包揉的繼續,大多以茶巾各速包茶袋進行操作,在多次包揉中,基本形成茶葉緊結、沉重、彎曲、螺狀的外形。複包揉結束後,可捆緊茶布,置放一段時間,使已塑成的外形固定下來。

(六)、烘幹烘幹是茶葉初制最後一道工序,去掉多餘的水分,達到足幹,便于貯藏。烘幹采用“低溫慢焙”方法,分兩次進行,第一次烘幹後倒出攤放,使茶葉内的水分再重新滲透分布,再進行第二次烘幹,才能達到足幹。烘焙的整個過程始終存在着熱化作用。定型前,因茶胚含水量高,存在着“濕熱作用”。烘幹階段,則多為“幹熱作用”。熱化作用使多酚類化合物的物理特性發生質的變化,葉綠素破壞減少,促進了醛類、芳香物質的形成。

安溪鐵觀音的成功經驗(認識安溪鐵觀音)6

本文來源:圖文來自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中觀點僅代表作者個人,如有侵犯到您的權益,請留言告知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