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張曉龍個人資料以及父母簡介

張曉龍個人資料以及父母簡介

教育 更新时间:2024-12-27 22:58:35

很多人并不知道,在演員的身份之外,張曉龍還是位老師和古裝劇的禮儀指導。在事業的路途上,他用自己幾十年的知識積攢,為在電視劇中呈現中國古典美學而傾盡心力。由此,他也吸引着越來越多人,投入到“傳統文化傳承”這份事業當中。

張曉龍個人資料以及父母簡介(張曉龍除去演員身份之外)1

張曉龍

演員之外的多重身份

張曉龍前不久去了趟溫哥華,憑着參演的電影《現場直播》,拿下了“最佳男演員”大獎。在觀衆心中,張曉龍的身份一直是個演員。尤其從他7年前飾演《甄嬛傳》裡的溫太醫開始,“演員”和“溫太醫”已經成了他一輩子撕不掉的珍貴标簽。但他的身份并不僅限于此。

除了演員,張曉龍其實還是中央戲劇學院的老師,也是一名古裝劇的禮儀指導。從《琅琊榜》、《芈月傳》、《甄嬛傳》,到最近的《延禧攻略》和《如懿傳》,都由他和他的禮儀團隊負責完成執導。在最近上映的網絡電視劇《唐磚》中,他更首次擔任了總制片和藝術總監的角色。

在這部唐朝穿越大戲中,張曉龍巨細無遺地展現了古代禮儀文化:簡單如祝君王長壽的山呼儀式,大喊“萬歲”、“萬萬歲”,張曉龍遵從史料記載,細緻呈現。而複雜的部分,有恢弘的國喪。除了基本的披麻戴孝,張曉龍和他的團隊還設計使用了古代巫的舞蹈“傩”。在帝王的靈柩邊,幾個巫邊跳邊驅邪,為電視劇增加了一份厚重感和儀式感。

為求場景細節更真實,他和團隊甚至會去看敦煌唐代壁畫,尋出普通書本上所沒有的曆史信息。

張曉龍個人資料以及父母簡介(張曉龍除去演員身份之外)2

張曉龍

時間、熱情與堅持

近年能夠大熱的古裝劇,無不是對每個服制禮儀、曆史細節做到極緻的。經典如《延禧攻略》,富察皇後和妃嫔們的頭飾、耳環,甚至是“咬唇妝”,每一點都在觀衆當中引起了相當的讨論度。她們衣服上的蘇州缂絲,更是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的織造技藝。而打樹花這種河北傳統民俗文化活動,以及高貴妃熱愛的昆曲等等,其實都是中國古典文化的精髓。通過好看的影視劇視覺呈現,那些可能被人遺忘的傳統文化大放異彩,也因此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觀衆想要去了解,甚至是從事禮儀工作。但要當一個禮儀指導,并不容易。

在拍完《甄嬛傳》之後,張曉龍組建了自己的禮儀工作室。一部戲開拍前半年左右,張曉龍和團隊會和導演、制片人開研讨會,一起找到這部戲的調性。之後才會是曆史資料搜集,在這基礎上進行禮儀創意,培訓演員,并在現場進行更細的指導。

而這還不是禮儀指導工作的全部。張曉龍和他的團隊其實越來越趨向于曆史顧問的角色。簡單點說,就是事無巨細,管得多。演員怎麼站、怎麼坐,喝什麼茶、吃什麼菜,穿什麼衣服、化什麼妝,都需要由禮儀指導來回答。《如懿傳》裡頭需要拍一幕大喪的戲,他們便研究了清朝男子服裝在這種情境之下的變化。和妝發負責人溝通後,他們去掉了大臣帽子上的紅纓子和翎,首飾隻留銀飾,戴孝花。

由于工作量大,一些戲裡隻出現幾秒的鏡頭,可能要花上一天的時間拍攝。《唐磚》裡一個上早朝的鏡頭,張曉龍和他的團隊早晨四五點,天不亮就開始和群衆演員反複練習,才可實現每個動作的整齊劃一。這樣的工作,需要投入極大的時間、精力、熱情與堅持,無法憑一時喜歡而從事。

“在我小時候的成長環境裡,能接觸跟禮儀有關的東西比較多,我覺得這是種緣分。我從小就喜歡寬袍大袖,家裡會買一些古典飾品,我也會買《三國演義》、《紅樓夢》這種連環畫的圖貼在牆上。一點一點,就覺得傳統藝術真好看。後來我大學去學習了舞蹈,到中戲當老師,然後做禮儀課題研究,再讀研究生,學習古代史……一步步到現在,是個慢慢積累的過程。”

基于史實的再創造

多年的知識積累和對傳統文化的喜愛,讓張曉龍聊起禮儀,總是興奮而不知疲倦。人們來問他關于戲中的不解,他也樂意作答。比如《如懿傳》裡,傅恒一本正經要去冊封如懿為皇後,卻被手裡一直拿着的“黃辣椒”搶鏡。張曉龍便替“黃辣椒”正名,告訴我們那是金節,代表着皇上本尊,傅恒這是要代表皇上去冊封如懿。他也會給你娓娓而談關于節的故事:從前我們說蘇武牧羊,蘇武手裡拿着的東西,一直被誤以為是個鞭子,但其實那是一個節,節和符都是國家和皇權的一種象征。蘇武被扣在他國,持結不放,是在表示對國家忠貞不二。

但這并不意味着電視劇的禮儀是在重現曆史。“我們不會去還原曆史。我不敢用‘還原’這個詞,因為曆史有許多無法考證的部分,隻能盡量去貼近。”在負責如懿大婚的場景時,張曉龍和團隊碰到了難題。如懿在曆史上是悲劇人物,是皇帝最愛的女人,也是皇帝最恨的女人。沒人能解釋清楚皇帝為什麼這麼恨她,恨到一生對如懿的文字記載、畫面記載被全部抹去。隻要有如懿的畫,臉都被摳掉,換成别人的臉。

“有種說法大家覺得比較可靠的是,有次下江南,如懿因為某個事情,把頭發剪掉。但在清朝,隻有國喪才能剪發,所以這是一個男人所不能忍的。當時我們要恢複她的大婚怎麼辦呢?我們最後在大清宮殿裡,找到了另外一個妃子結婚時完整的儀仗,就複制了下來。”因此禮儀指導很多時候,其實做的是一個基于史實的再創造,甚至添加一些藝術化處理。

張曉龍個人資料以及父母簡介(張曉龍除去演員身份之外)3

張曉龍

取其精髓的婚禮禮儀

張曉龍同樣為電視劇做過不少婚禮禮儀指導。“結婚傳宗接代,在古代是一個家族最大的事情。根據要表達的故事情節,我們會有所取舍地将婚禮細節呈現在戲裡。比如皇帝要送自己女兒去和親,需要打造的是一個大儀仗。而民間婚禮的鏡頭,你會發現很多部分是我們至今仍然保留着的。”

張曉龍和團隊最着重表現的婚禮儀式部分,包括了同牢合卺。“同牢”中的“牢”,在古代是牲口的肉,是一種祭品,新婚夫婦要一起吃。“合卺”就是喝交杯酒(古代是交換杯子喝),酒要用土瓢盛。土瓢盛的酒苦,寓意同甘共苦。同吃肉、同喝酒,就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一輩子。而在新娘面前放紅棗、花生、桂圓、蓮子,引導新娘說出“早生貴子”的情節,已經非常為人們所熟知了。

在張曉龍看來,如今婚禮絕不應死闆照搬古代禮儀。“隻要你覺得曆史上好看的東西,都可以在自己婚禮上用。以前新娘會拿一把雀扇擋着自己的臉,還要讓新郎拿秤杆揭開紅蓋頭,代表着稱心如意。而你在舉行婚禮時,可以隻在紅蓋頭和雀扇中取其之一。其他的也是同樣的道理,吉祥、好看就行。”

傳承:沒有什麼會一成不變

古裝劇裡的禮儀,張曉龍同樣堅持要好看。設計得美、吸引年輕人是首要任務,《延禧攻略》就是個非常好的例子。“其實沒有東西是一成不變的,不變的是‘一直在變’。傳統文化一方面需要最純粹地保留,才能讓大家知道它本來的樣子,但它不一定吸引人。所以我們在另一方面,要想辦法讓年輕人好奇這些禮儀的根是什麼,并且不拘泥于形式。”

張曉龍确實在傳播傳統文化上,玩出了各種“花樣”。很多人把張曉龍當明星,請去參加活動,他卻容易說着說着,就講回禮儀,大家也非常接受、喜歡。也許是因為當了20多年老師,他總是能讓人把容易顯得枯燥、生澀的禮儀聽進去。他甚至開了抖音賬号,用幽默的呈現方式,讓你一下就記住知識點。通過自己的努力,張曉龍已經吸引越來越多人了解和從事禮儀工作,這也讓他覺得非常有成就感。

張曉龍說不敢自稱為藝術家,但卻一定是個藝術工作者、藝術愛好者,并且正朝着藝術家的方向前行。“在為觀衆呈現更多傳統文化美學的路上,我不敢說做個引領,但最起碼,要為我愛的藝術天地添些色彩。”

張曉龍個人資料以及父母簡介(張曉龍除去演員身份之外)4

張曉龍

Q&A:

您最初是怎麼想到要去進行《唐磚》的創作?

張曉龍: 在做别的電視劇時,總會有各方面的制約。而自己做制片人,在禮儀藝術上的呈現會大膽很多。我對唐朝的美學理解和藝術創作,包括對古代婚禮的诠釋和設計,都想去一一實現。

我們現在的婚禮儀式,其實也是在傳承傳統文化?

張曉龍: 對,這不是說我們一定要完整按照曆史上的來。因為即使是清朝和唐朝,他們的婚禮都是有變化、有不同的。現在新娘穿的華服,就是一種傳承。不管是唐裝、漢服還是旗袍,我們統稱為華服。這其實就是對傳統文化的喜愛。

有什麼特别的古代婚禮習俗,現在也有部分新人在沿用的?

張曉龍: 以前新娘子的轎子到了的時候,新郎要先拍轎門。新娘落轎了之後,腳不能落地,要抱着,還要登高凳,寓意生活步步高升。接着新娘還要跨火盆,以把從前的晦氣都扔走,到新的一家能過得幸福。這些都非常有趣。

為什麼說古裝劇中的禮儀,是需要進行美學創作的?

張曉龍:很多傳統的東西越說要保留,就是說它已經不行了,我們就越得想辦法讓人喜歡,因此需要藝術的加工。我們國家倡導傳承傳統文化,要不忘本來,吸收外來,展望未來。吸收外民族、吸收當下時尚的東西也是吸收外來,讓傳統變得更有魅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