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巴蜀地區在秦末未有戰事,劉邦入秦之後,派人曉谕安撫,從寬繼續治理,項羽燒屠關中,巴蜀地區亦未遭戰火。後來被分封到該地區,許多人認為他吃了虧,其實不然,他為漢中王應該是件幸運的事,比當時殘破的關中好多了。
項羽在分封問題上可以說是錯上加錯。尤其是對待分封諸侯王及劉邦這件事上。
安徽固鎮:劉邦之像
1,項梁一死,項羽靠邊站
按楚懷王與楚朝廷諸位大臣的"陰謀",他們為了楚國的宗主國的地位,在章邯前腳走,楚懷王後腳就派兩路"大軍”出發:一路由嫡系宋義領隊,直接同秦軍作戰救趙國;一路由元老派劉邦領隊,間接去關中降服秦宮。
但是,這兩路大軍中,均沒有項羽作頭領的的。由此看得出楚懷王與項羽的君臣關系處于不和諧狀态。
項羽反對秦國最積極,原因是多方面的,這裡不講。他幾次要求楚懷王讓他領兵去同秦軍作戰。但是,楚懷王不同意。楚懷王有自己的打算,不想再過當傀儡的日子。他是個用書生當大将也不用能力超強的項羽。宋義因此作了北路軍的頭領,項羽給宋義打下手了。這樣一來,二人之間怨恨就這樣埋下了,這就不難理解項羽後來不待見楚懷王一夥人的原因了。
當項羽一旦得勢,他是不會遵守楚懷王的"先入關中而王之"這種激勵機制的。因為這與他并沒多大關系。宋義先入關中降秦,宋義為關中王;劉邦先入關中降秦,劉邦為關中王。項羽靠邊站。他因此不守盟約,并不是他的錯。他自己也是這麼認為的。在後來項羽要主持分封劉邦時,楚懷王說:如約!項羽不如約,他鑽了這個漏洞得了自己作主分封諸侯的大便宜,不給劉邦應該得的"關中王"——以及提撥了許多新的與自己關系鐵的諸侯王,驅逐老王或者抑制與自己不合拍的将領,因為這不是他與楚懷王們的約定。
2,項羽與楚懷王有過節,劉邦受懷王的器重
說起來楚懷王真是昏了頭,以區區數萬人之衆,強要立威,打腫臉充胖子。當時,項梁敗死定陶,楚懷王馬上逃跑,停下來後順手更立都城于彭城。軍政大權全抓在自己的手中。為什麼他會如此順利抓權呢?是因為當時的大将們全都在外面征戰,劉邦、項羽、蒲将軍、呂臣知道項梁敗死時,正在襄城等地與秦軍對戰,他們來不及趕回,楚國遷都更權已經塵埃落定,大權也被楚懷王掌控。
江蘇宿遷:西楚霸王出生地項王故裡沐英風
楚懷王抓權後,跟着項梁的故舊如範增等投到楚懷王帳下。楚懷王馬上培植自己的勢力,并對劉邦項羽進行加封,但是還是沒有消除項羽的怨望之心。
3,項羽苦戰滅秦兵,劉邦揀漏走武關
趙國受到王離的圍攻,楚懷王為了楚國的宗主國的地位,在章邯前腳走,後腳就派兩路"大軍”出發,一路由卿子冠軍宋義領隊,直接同秦軍死磕;一路由砀郡長劉邦領隊,間接去關中降秦。作為魯公的項羽給宋義當副将,範增為末将。這兩路人馬勢單力弱,弊端百出,但是,天要亡秦,如此的參差不齊的部署居然僥幸成功。這成功的關鍵就在于項羽橫空暴亂,在安陽扭轉了屯兵不前的窘迫,奪權後才向楚懷王報告,楚懷王沒有了軍隊,腰杆硬不起,隻得承認既成事實。項羽直接引兵過黃河,同秦軍王離長城軍団激戰于巨鹿城下,把秦軍主力六十餘萬拖累在趙國,秦軍大部分滞留在中原地區,客觀上讓劉邦壓力減輕不少,他因此迅速入關。
二,劉邦進入關中,開始悶聲收拾民心項羽不會想到劉邦會那麼早入關進鹹陽受秦降。他太自信自負了。他滅王離軍團後,又耗費許多時日與章邯打打和和,受降章邯後,又磨磨蹭蹭地在新安殺俘,走到函谷關才知道守關兵将是沛公的部隊。至此如夢方醒,果實已經讓他人摘去,自己為人作嫁衣了,項羽驚奇又惱怒,發兵擊破函谷關,并準備收拾劉邦。
楚懷王與宋義、劉邦約定的是誰先入關中誰當關中王。劉邦的成功锲合了楚懷王與諸将約"先入秦者為關中王"的約定,看來劉邦為關中王是闆上釘釘的事了。劉邦入關中後,關中地區及巴蜀漢中一切照舊辦公生活,該幹啥就幹啥,一片和平景象,劉邦去除了秦苛刻,發布了最簡短實用的法令:
召諸縣父老豪桀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謗者族,偶語者棄巿。吾與諸侯約,先入關者王之,吾當王關中。與父老約,法三章耳: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馀悉除去秦法。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來,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無恐。乃使人與秦吏行縣鄉邑,告谕之。
這些自上而下的措施,明顯是為了日後再說大計埋伏筆,撫慰了大後方的巴蜀漢中等地軍民,讓他們按堵如故。結果這些地區的民衆大喜。劉邦當然不會厭惡這些地方,反而在下大力培植統治基礎,早就下了決心與任何一個對手争權天下了。
莽莽蒼蒼的八百裡秦川
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獻飨軍士。沛公又讓不受,曰:“倉粟多,非乏,不欲費人。”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為秦王。
三,巴蜀漢中,秦末少有的和平地區自司馬錯平定之後,少有動亂。秦二世時,全帝國都亂了,惟有這塊地方沒亂。這種沒有動亂的局部平安貫穿秦帝國,秦末,楚漢及其漢朝。大家知道。秦朝的統一,巴、蜀、漢中是出了大力的,秦有巴蜀漢中後方才"輕諸侯",秦始皇建立帝國後,這裡一派平靜,繼續貢獻人力和财力,秦末動亂,僅僅是崤山以東的六國地區混戰,巴蜀漢中被秦朝緊緊地控制住,生産繼續發展。三年反秦之後,劉邦進入關中,順手接過關中和巴蜀漢中,官吏按部就班,與關中巴蜀漢中民衆寬緩的生存環境,因此,這些地方還是繼續發展。更何況巴蜀的物産豐富,民衆殷富而淳樸:
(關中)南則巴蜀。巴蜀亦沃野,地饒卮、姜、丹沙、石、銅、鐵、竹、木之器。南禦滇僰,僰僮。西近邛笮,笮馬、旄牛。然四塞,棧道千裡,無所不通,唯褒斜绾毂其口,以所多易所鮮。天水、隴西、北地、上郡與關中同俗,然西有羌中之利,北有戎翟之畜,畜牧為天下饒。然地亦窮險,唯京師要其道。
最後一句在關中"扼要歸總"上,北通天水諸郡,南達巴蜀漢中。而天水,隴西,北地,上郡近匈奴,時常有戰亂。巴蜀漢中則平靜如和平。這是亂世中悶聲發财,積貯藏物的地方。
自司馬錯之後,李冰鑿都江堰,溉灌稼穑,成都平原"沃野千裡,民殷國富",成了第二個關中。秦漢時期,巴蜀地區的"萬元戶"全帝國排名頭一份。
劉邦入關後,派蕭何因剩乘便,多次調研,與該地區以極大便利,巴蜀之民,從風而歸。一心想歸劉邦領導。這是民心所向,向往安定的生活環境!
項羽幾十萬大軍入關,關中先被諸侯掠奪洗劫,衆諸侯搶劫焚燒,鹹陽三個月大火不滅,關中城鄉一遍廢墟,之後又被三秦王搜刮統治,關中受損極大,數年不得複蘇。與此相反的漢中、巴、蜀卻絲毫沒有兵燹之災,宛若戰亂中的"一方淨地",能說這不是奇迹嗎?
四,在項羽看來,巴蜀自古是天牢,是蠻夷荒僻之地秦國流放罪犯有巴蜀和房陵兩個"天牢"。呂不韋是要遷蜀的,後來的劉長也是遷蜀的。史書上說"秦之遷人皆居蜀″,可見這是個險惡的地方。但是,項羽忽略了另外一方面,那就是巴蜀的富足和自成體系。既然走不出,那也就攻不進。這是個混戰中的保險箱!
巴蜀之地勢是險惡,尤其是在古代。如今的地理上講的"四川盆地",就形象地說出了巴蜀的四周高,中間低,狀如面盆。李白的《蜀道難》開頭一句"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山"道出了巴蜀的險山惡水,無路可通外面的狀态。
當年,巴,苴,蜀三個方國打架,引狼入室,人家秦人還不是過來了。這倒底還不是有路的?棧道也是道,在當時排上大用場。所以,魯迅先生說,世界上本來就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巴蜀民衆劈山開路,也是偉烈豐功。簡言之,巴蜀漢中地區也是有幾條路通往關中的路,有幾條著名的棧道溝通了内外。而《三國演義》的孔明,就是在這一帶與魏國打打鬧鬧的。道路到處都是的。以漢中為根據地,意圖進攻關中平原,
煥發了生機的古棧道
翻越秦嶺蜀道,從西往東計有:祁山道(又稱隴西道);陳倉道——又稱散關道、嘉陵道、故道,劉邦正是由此出入關中的,褒斜道——陳倉道和褒斜道之間曾有連雲棧道相連,這是劉邦入蜀之道,燒後又建,引大軍戰三秦王;傥駱道、子午道等。更西有陰平道,險峻難走,最東是駱谷道和武關道,
項羽對巴蜀漢中的戰略問題認識不足。才犯了這樣的錯誤。他隻看到不利因素,而有利的因素被忽視了。
項羽和範增顧忌劉邦,在《鴻門宴》上沒殺劉邦,補救方法,就是把劉邦封到他認為"僻壤"的巴蜀。并說,巴蜀也是"天府之國",而且不會比關中差。
五,關中富厚,巴蜀也是富足之地秦朝的數百年積貯都在關中。無論财富,地理形勝,人口及規化,占全國十分之一之強,擁有的這些東西超出全國的幾倍,十幾倍。
關中自汧、雍以東至河、華,膏壤沃野千裡,自虞夏之貢以為上田,而公劉适邠,大王、王季在岐,文王作豐,武王治鎬,故其民猶有先王之遺風,好稼穑,殖五谷,地重,重為邪。及秦文、(孝)〔德〕、缪居雍,隙隴蜀之貨物而多賈。獻(孝)公徙栎邑,栎邑北卻戎翟,東通三晉,亦多大賈……故關中之地,于天下三分之一,而人衆不過什三;然量其富,什居其六。
這麼樣的一個地方,誰不想擁有?劉邦當然念念不忘,挖空心思也想得到它。
當年的秦國收巴蜀之後:
蜀既屬秦,秦以益強,富厚,輕諸侯。
沒有巴蜀,富厚什麼,敢"輕"諸侯嗎?這就是力量!
戲劇裡的諸葛亮
諸葛亮《隆中對》裡有言:
益州險塞,沃野千裡,高祖因之以成帝業。
這"因之以成帝業"的″之"難道不是劉邦的堅實靠山麼?(之,代詞,指益州,也大緻就是巴蜀漢中這塊地方),證明劉邦是以巴蜀發家緻國,創下漢朝偉業的。
六,張良求得漢中郡,劉邦又有新希望張良站在各位諸侯旁看他們分地盤,他的主子韓王成,隻因沒跟随項羽入關,隻在韓國内打遊擊。這會兒沒增沒減,但不放他回故國去搞建設。所以留在項羽身邊,後去彭城,又被殺害——此是後話。
這回碰上項羽作主,項羽要培植自己的勢力,分封的指導思想也隻能按自己的私利辦。劉邦也接受了巴蜀這塊封地,他兵力不如人,巴蜀也不差,為什麼要犟着脖子招刀呢?
項羽最忌恨劉邦,加上範增認定項羽的對手是劉邦,所以,在分封問題上個人喜好十分濃烈。這種感性做法無疑給自己帶來無盡的麻煩。他把劉邦分封到巴蜀去做王。張良一看冊命已經下發,項羽勢力又旺,沒有辦法改變。
他用自己的俸祿财寶全部送給項伯,讓項伯替劉邦争取到了漢中郡。這樣,劉邦合起來才三個郡,而項羽九個郡。劉邦在僻遠之地,項羽在中原肥沃之所。相比較而言,項羽也有點側隐之心,他就同意把漢中郡給了劉邦。項羽不覺得有什麼意義。但張良替劉邦讨到的漢中郡,對巴蜀北出關中、中原有重要意義,在戰略上有"跳闆"的作用。這三個郡連在一塊兒,進可攻取,退可防守。這對劉邦很重要。
劉邦帶了三萬餘人走褒斜道入蜀,然後又燒了棧道。項羽因此放心衣錦還鄉了。不再擔心"天牢"裡的漢王了。
幾個月後,劉邦還是出來了,棧道燒了可以重修,連接巴蜀漢中關中的陳倉道,在韓信的運作之下,漢王吞并了三秦。
都江堰水利工程之魚嘴分水嶺
七,原來巴蜀漢中有穩定的錢糧和兵源
巴蜀漢中有穩定人才和物力,幾十年間一直持續發展,秦國得到它,秦國富強,輕諸侯;劉邦得到它,劉邦才敢出關中,再出函谷關與項羽争天下。
正是蕭何治巴蜀、漢中、關中有成效,楚漢四年劉邦才擊敗項羽,但是關中遭諸侯、項羽入關後,生靈荼毒,倍受掠奪,短期内無力恢複,因此,劉邦的前方需要更多的是依靠巴、蜀、漢中。
由此看出,項羽分封劉邦到巴蜀漢中,劉邦并沒有推辭,反對,更沒有吃虧。項羽的淺視是他沒有深入考慮在三年反秦之亂中,這片地方的生産能力并未受到損害,它比關中還發展得更強勁。因此積累了大量财富和人口。這一切正好被貶谪,左遷而來的劉邦利用起來與項羽争權天下。
從這一角度而言,項羽分封劉邦為漢中王,統治巴郡、蜀郡、漢中郡實在是"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狀比周郎慘!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