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牛奶,選國産奶還是進口奶?區别挺大的,弄明白再買,好喝省錢
很多人都愛喝牛奶,它的營養太豐富了,被稱為“白色血液”,含有人體所需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A、B族維生素、鈣等,尤其是鈣含量很高,容易被人體吸收,老少皆宜,适合需要補鈣的人群飲用,還能增強抵抗力。
每人每天喝多少牛奶合适呢?300克左右就可以了,再好也不能多喝,不然會起反作用,很容易長胖哦。
牛奶有國産的也有外國的,我經常買牛奶,一般買的都是國産牛奶,比如伊利、蒙牛、光明等廠家,沒買過進口牛奶,大家知道國産奶和進口奶有什麼區别嗎?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
從殺菌方式上來說,牛奶分為巴氏殺菌乳、超高溫滅菌乳2種。巴氏殺菌乳,說白了就是鮮牛奶,保質期短,還需要冷藏保存,這種牛奶一般都是國産的,但也有少數進口的,價格貴得吓人。
進口牛奶一般都是超高溫滅菌乳,殺滅了所有細菌,可以常溫保存、運輸,保質期長達180天,這樣就不會在運輸的時候壞掉了。
除了滅菌方式不一樣,國産牛奶和進口牛奶還有什麼區别呢?通過對比就不難發現。牛奶的營養主要是2個方面,一個是蛋白質,另一個是鈣,來對比一下吧。
1、蛋白質
國産牛奶的蛋白質普遍在3.0~3.2克每百克,我經常喝的伊利純牛奶,蛋白質是3.0克,不過也有部分比較高,能達到3.6克。荷蘭牛奶能達到3.7克,而德國牛奶也能達到3.6克,澳大利亞牛奶有3.4克,都比國産牛奶蛋白質的均值要高一些。
2、鈣
國産牛奶的鈣含量一般的100~125毫克之間,大多數都是100毫克,隻有高鈣奶達到了120~125毫克。但觀察幾種進口牛奶,發現它們沒有寫高鈣奶,但鈣含量也在120毫克以上,說明進口牛奶的鈣含量也比大部分國産牛奶高一些。
通過對比,發現進口牛奶和國産牛奶确實是有區别的,蛋白質隻有0.5克的差距,但鈣含量少了1/5,看似挺多的,其實差不了多少。
每天喝300克牛奶,如果喝進口牛奶,要多攝入1.5克蛋白質、60毫克鈣,吃一勺芝麻醬啥都有了。而且進口牛奶的價格貴,還不如喝咱們國産的牛奶呢,有那些多出來的錢,多買一些,營養豈不是更多?
下面和大家分享一個用牛奶制作奶酪棒的方法,自己在家就能做成本低,随便吃。
【自制奶酪棒】
準備牛奶150克、芝士片4個、白糖15克、吉利丁片10克。
1、吉利丁片用剪刀剪成幾段,用冷水浸泡30分鐘,泡軟後撈出瀝幹水分,不要用熱水泡,吉利丁片會融化的。
2、牛奶倒入鍋中,放入芝士片,加入白糖,小火加熱,用鏟子攪拌,隻要芝士片融化了就關火,無需煮開。
3、當牛奶微微燙手時,也就是40℃左右,放入吉利丁片,攪拌使其快速融化,再用濾網把牛奶過濾一遍。
4、從網上購買一些矽膠模具,軟軟的,容易脫模,放上奶酪棒的棒子,上端一定要往上放一點,不然奶酪容易掉。
5、把攪拌好的奶酪液倒進模具中,不要倒太滿,平平的就可以了,放進冰箱裡冷藏2小時即可,奶酪棒就凝固了,就可以脫模吃了。
覺得我的文章不錯,請給我點贊、評論、轉發、收藏、關注,下次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