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肉眼可見的雪山?鏡頭見證生态變化春夏交替到仲秋時節,是每年雪山破開雨霧與蓉城相會的好時節,特别在清晨6點到7點,每遇雨後乍晴,“追峰人”們總是早早地架起相機,我來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成都肉眼可見的雪山?跟着小編一起來看一看吧!
鏡頭見證生态變化。
春夏交替到仲秋時節,是每年雪山破開雨霧與蓉城相會的好時節,特别在清晨6點到7點,每遇雨後乍晴,“追峰人”們總是早早地架起相機。
紅星新聞記者對話成都本地攝影師,他們當中有的拍到了“雪山全景圖”,有的關注機場周邊的生态變化。作為城市發展的見證者,他們目睹了成都生态環境近年來的巨大變化,他們也将用鏡頭繼續記錄這座城市的生機與活力。
嘉楠拍攝的成都雪山
雪山已經不是稀罕事
航空攝影愛好者見證生态環境改善
6月8日,“在成都遙望雪山”公衆号發布了第59期“每周一圖”,圖片的主題是“雲冠成都巅”。推文開頭寫道:“在成都遙望雪山早已不是什麼稀罕事,但莢狀雲比較少見,而且還籠罩在成都最高的雪山之巅,能在百公裡外的成都市區所見那就絕對罕見,帽檐狀的雲紗飄逸于大雪塘群峰之間,如此美好。”
這個每周更新美景圖片的微信公衆号由一個同名的群組運營,群主申芸2012年創建了群組,群組創建的原因便是群名的來曆:成都可以遙望雪山!
2017年6月,群友“嘉楠”在龍泉山拍攝了西望雪山的全景圖,由群友“芈治林”标注了雪山名及海拔高度,這張全景圖在群友間廣為流傳,成為不少群友觀山時的參照标準。
“當然,是不是因為環境變好而使得雪山出現的頻率變高,這不該由我們來下定論。”申芸說,但作為觀山愛好者,推窗見山的“福利”确實多了。
嘉楠拍攝的雪山
不光是雪山,攝影師趙靖影除了參與雪山拍攝,還關注城市風光和航空領域,作為土生土長的成都人,他見證了成都生态環境的改善。
“以前想拍雪山要上龍泉山、去郫縣、去溫江,總之要麼近一些,要麼高一些,市區裡受到能見度影響,不太容易拍到雪山。近三年來,市區裡就能拍到雪山的機會越來越多了。”除了雪山,趙靖影注意到,日常拍攝的河水變清了,河邊的鳥兒變多了,“經過疏浚和整治,拍攝河水的角度變多了。這兩年龍泉山上還興起了觀鷹等活動,說明生态環境是真的改善了。”
作為一位航空攝影愛好者,趙靖影走過國内大多數機場,也見證了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周邊的環境改變。
“現在空港花田的位置,以前既沒有公路也沒有平台,拍攝時的環境非常惡劣,現在不僅有了公路,還有了配套的觀光設施,不光是專業攝影愛好者會選擇這裡,還吸引了很多前來觀光的遊客。總的來看,我認為雙流機場周邊的基礎設施配套對攝影愛好者最為友好。”
冬寒攝
雪山吸引力越來越大
“希望通過雪山 人文傳遞更多煙火氣息”
“窗含西嶺千秋雪。”
千年之前,詩聖杜甫這樣描繪成都的獨特之美。千年後,“一座看得到雪山的城市”已經成為成都叫響全球的一張城市名片。
閃亮的城市名片背後,有一群追逐雪山的攝影師,其中,有一個被成都人熟知的名字——嘉楠。
2017年6月,成都攝影師嘉楠在網絡發布了《雪山長卷》,這幅由32張照片拼接而成的長圖上,5353米的大雪塘、6250米的四姑娘山幺妹峰、7556米的貢嘎山與其他94座高海拔山峰矗立在城市的盡頭。
而嘉楠的微博名稱,就叫“嘉楠眼中的成都”,除了雪山,他還拍攝建築、人文等題材。
“最初近距離接觸雪山拍攝是在川西,我的愛人是成都人,她說她小時候在成都可以望見西嶺雪山,我也因此對成都的雪山拍攝更加感興趣。”
嘉楠回憶,2017年他大概拍了50次雪山,2018年超過50次,2019年接近70次,2020年則達到了75次。今年6月,嘉楠已經在成都拍了4次雪山,其中一條在微博收獲608萬閱讀量,超過1.3萬人點贊,評論中不少網友發出杜甫的名句“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
嘉楠拍攝的這張雪山照片收獲608萬點擊
“每年7、8、9月是拍攝雪山的旺季,大雨之後比較容易見到雪山。”除了氣象因素,在嘉楠看來,每年可以看到的雪山越來越多,與環境質量的改善密不可分,“我們經常在龍泉山上拍照,過去從山上俯瞰城市,可以明顯感覺到視線受阻,這幾年再上龍泉山,視野變得更加通透了。過去,很多人質疑成都的條件能不能拍到雪山,現在這種質疑的聲音越來越少了,很多人已經親眼看到過雪山的模樣。”
2021年已經過半,談起今年的拍攝計劃,嘉楠告訴記者,自己今年希望多拍攝一些人文氣息與雪山相結合的作品。
“成都這座城市以煙火氣聞名,我今年計劃把雪山和建築更多地與成都的生活氣息結合起來,表達人與雪山之間的關系,用照片傳遞更多溫暖。”
紅星新聞記者 葉燕 王培哲
編輯 官莉 圖據受訪者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