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藍天白雲布達拉宮太美了

藍天白雲布達拉宮太美了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23 02:15:46

布達拉宮(英文譯音:the Potala Palace)俗稱“第二普陀山”,屹立在西藏首府拉薩市區西北的紅山上,是一座規模宏大的宮堡式建築群。最初是松贊幹布為迎娶文成公主而興建的,17世紀重建後,布達拉宮成為曆代達賴喇嘛的冬宮居所,也是西藏政教合一的統治中心。布達拉宮中還收藏了無數的珍寶,堪稱是一座藝術的殿堂。

藍天白雲布達拉宮太美了(富麗堂皇的布達拉宮)1

0

布達拉宮始建于8世紀松贊幹布時期。十七世紀五世達賴喇嘛時期重建後,成為曆代達賴喇嘛的住息地和政教合一的中心。主體建築分白宮和紅宮,主樓十三層,高115.7米,由寝宮、佛殿、靈塔殿、僧舍等組成。[1]

白宮橫貫兩翼,為達賴喇嘛生活起居地,有各種殿堂長廊,擺設精美,布置華麗,牆上繪有與佛教有關的繪畫,多出名家之手。紅宮居中,供奉佛像,松贊幹布像,文成公主和尼泊爾尺尊公主像數千尊,以及曆代達賴喇嘛靈塔,黃金珍寶嵌間,配以彩色壁畫,輝煌金碧。整個建築群占地10餘萬平方米,房屋數千間,布局嚴謹,錯落有緻,體現了西藏建築工匠高超技藝。布達拉宮是西藏政教合一政權的中心。1990年8月後重修。 

布達拉宮依山壘砌,群樓重疊,殿宇嵯峨,氣勢雄偉,有橫空出世,氣貫蒼穹之勢,堅實墩厚的花崗石牆體,松茸平展的白瑪草牆領,金碧輝煌的金頂,具有強烈裝飾效果的巨大鎏金寶瓶、幢和經幡,交相映輝,紅、白、黃三種色彩的鮮明對比,分部合築、層層套接的建築型體,都體現了藏族古建築迷人的特色。布達拉宮是藏式建築的傑出代表,也是中華民族古建築的精華之作。

藍天白雲布達拉宮太美了(富麗堂皇的布達拉宮)2

布達拉宮

今天,人們眼中的布達拉宮,不論是它石木交錯的建築方式,還是從宮殿本身所蘊藏的文化内涵看,以及由經幢、寶瓶、摩羯魚、金翅鳥做脊飾的點綴……這一切完美配合使整座宮殿顯得富麗堂皇。大殿内的壁畫亦算是布達拉宮内一道别緻風景,在這堪稱巨型繪畫藝術長廊内,既記載有西藏佛教發展曆史,又有五世達賴生平,文成公主進藏過程。

宮殿的設計和建造根據高原地區陽光照射的規律,牆基寬而堅固,牆基下面有四通八達的地道和通風口。屋内有柱、鬥拱、雀替、梁、椽木等,組成撐架。鋪地和蓋屋頂用的是叫“阿爾嘎”的硬土,各大廳和寝室的頂部都有天窗,便于采光,調解空氣。宮内的柱梁上有各種雕刻,牆壁上的彩色壁畫面積有2,500多平方米。

宮内還收藏了西藏特有的、在棉布綢緞上彩繪的唐卡,以及曆代文物。布達拉宮在1961年被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9年進行了全面的修建。

宮宇疊砌,迂回曲折,同山體有機地融合,這是布達拉宮給人最為直接的感受。其外觀有13層,自山腳向上,直至山頂。整體建築主要由東部的白宮(達賴喇嘛居住的部分),中部的紅宮(佛殿及曆代達賴喇嘛靈塔殿)及西部白色的僧房(為達賴喇嘛服務的親信喇嘛居住)組成。

德央廈

藍天白雲布達拉宮太美了(富麗堂皇的布達拉宮)3

0

在半山腰上,有一處約1600平方米的平台,這是曆代達賴和高級官員觀賞歌舞的場所,名為“德央廈”。由此扶梯而上經達松格廓廊道,便到了白宮最大的宮殿東大殿。有史料記載,自1653年清朝順治皇帝以金冊金印敕封五世達賴起,達賴轉世都須得到中央政府正式冊封,并由駐藏大臣為其主持坐床,親政等儀式。此處就是曆代達賴興行坐床,親政大典等重大宗教,政治活動的場所。[2]

參考資料

1. 布達拉宮 [引用日期2017-09-08]

2. 西藏拉薩布達拉宮17 [引用日期2017-09-08]

本文章由頭條百科用戶黑暗中的卡卡羅特、小可愛是誰6、沒有人比我更懂百科、899藍天、果果的小土豆參與編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