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領,是中國古代軍隊軍官名。至少在宋代就已經有了“統領”的叫法,是當時宋軍統制之下的軍官。滿清政權入關并且逐步吸收漢族政治文化建立了比較完善的政治制度。清代護軍統領,衆所周知,清軍的軍隊主力是八旗軍,八旗部隊各設有護軍統領,掌管本旗軍政事務。護軍将軍這一職務最早設置于兩千多年前,秦代設立護軍都尉。漢承秦制,在軍事方面也有承襲。之後的曹魏時期也有繼承。至清代時,護軍統領也是軍官定制。後金政權時期已經有雛形。清順治十七年(1660年),正式改定漢名為護軍統領,品階為正二品,每旗均設立一人擔任,掌護軍營政令。護軍統領的副職稱為“護軍參領”,遴選八旗中滿洲、蒙古精兵,别組為護軍營,平時守衛宮殿門戶,稽察出入,皇帝出巡時扈從,駐跸則保衛禦營。由于和皇帝較為親近且責任重大,所以護軍統領一職頗為重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