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出,鄉村振興的前提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要持續抓緊抓好,讓脫貧群衆更上一層樓。北京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中也用專門段落部署了“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在我區的流村鎮,就有這樣一朵“小黃花”,不僅幫助老峪溝、長峪城村打赢了脫貧攻堅戰,還為脫貧地區發展持續注入新動能,助力流村鎮走好鄉村振興“趕考路”。
七月,流村鎮老峪溝村成片的黃花開得熱烈。目前,黃花已經進入采收期,村民們正忙着采摘。“今年,黃花每畝産量在1500斤左右,保底收購8元/公斤,農戶人均收入在8000元以上。”流村田園盛業農業專業合作社銷售部經理徐小俊介紹道。
老峪溝村位于我區西部山區,曾是個低收入村。過去,村民們主要種植老玉米和出售杏仁,沒有什麼像樣的産業,直到2017年,村裡迎來了一個轉機。流村田園盛業農業專業合作社在經過多次實地考察後,發現老峪溝村擁有獨特的區位優勢——坐擁昌平最高峰,最高頂峰因生長野生黃花,被稱為“黃花坡”。
但“黃花坡的野生黃花品種産量低,不利于采收。為此,田園盛業合作社黨支部與老峪溝村黨支部建立了精準幫扶合作單位。在多次調研和座談後,合作社依托“黃花坡”打造黃花村的模式上,率先引進新的黃花種苗試種試驗。通過試種試驗,找到了種植一次可生長收益達20年的黃花種苗。
有了好的種苗,合作社立刻在“黃花坡”腳下租賃了村内的土地,帶領村民們熱火朝天地種起了黃花。經過兩年的摸索,2019年老峪溝村迎來了黃花豐産期,并于2019年底順利“脫低”。
為了進一步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助力鄉村振興,合作社在老峪溝村村委會的大力支持下,還延伸了産業鍊,将黃花菜加工成幹制品、黃花醬等深加工特色産品,并充分挖掘産業優勢,以“黃滑坡”野生黃花以及在村内道路兩側種植觀賞性黃花,引入林下種植采摘食用黃花的方法,打造集休閑、觀光、采摘于一體的特色旅遊項目。
近年來,老峪溝村通過土地流轉帶來的租金收益和參與黃花種植、采收等各項勞動,為村民增加了穩定收入。截至目前,該村已有100多名村民先後通過參與黃花種植實現就業,年人均增收約8000元。如今,老峪溝村也已逐步發展成為集種植加工、市場銷售、鄉村旅遊于一體的産業示範區。
同樣與田園盛業合作社黨支部建立了精準幫扶合作單位的還有長峪城村。目前,長峪城村共種植了約80畝黃花,累計帶動近50名村民就業,年人均增收8000元左右。當地村民親切地稱這一朵朵小黃花為“緻富花”。
通過精準幫扶的方式,在田園盛業合作社黨支部、老峪溝村與長峪城村黨支部共同的努力之下,這一朵朵小黃花不但讓村民們有了更好的收益,還帶動了流村鎮鎮域的經濟發展。
“除了老峪溝和長峪城,流村鎮還有很多山村适合種植黃花,比如在禾子澗,我們成立了‘百支部助力禾子澗村百戶村民鄉村振興’活動。”流村鎮農業農村辦公室科長張偉欣表示,今後,流村鎮農業農村辦公室将攜手合作社将黃花逐步打造成一條可持續發展的産業鍊,打造成推動村集體經濟發展、增收緻富的金色産業,助力鄉村實現振興和發展。
來源:北京昌平客戶端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