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春節海南方言叫“做年”,“做年”指的是“做舊年”。
首先是十二月二十四送“竈公”。家家戶戶都用竹把或竹枝将房屋全面打掃幹淨,夜間則備酒果設祭,為“竈公”送行。一送完“竈公”,一家之長就忙于“發市”,也就是買年貨。
年前幾天,家家戶戶都在忙浸糯米、磨米漿、做年糕,文昌等地方則是忙于做米花糖、花生糖。這個時候,在外忙碌的人們都會回到故鄉。
除夕晚上,祭祖先儀式完畢後,便放鞭炮,吃年飯,之後男女老少都換上新衣服,也就是送舊迎新。從三十晚上開始,室室點燈,夜以繼日,一連數天直至初四天亮才罷。
初一淩晨,無論老少都得起床吃“齋飯”。
初二,出嫁的女兒帶丈夫孩子回娘家拜年,如是新婚第一年回娘家拜年,則自備鞭炮,進門前放一串鞭炮以表告知。
初三,海南的一些地方叫“炒考”,将大年三十特地多煮的幹飯、吃的雞、鴨頭腳用油爆鍋炒一炒再吃,表示去年有東西餘到今年,也表示年已過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