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姓爨的名人

姓爨的名人

知識 更新时间:2024-06-29 19:35:56

齊魯網·閃電新聞3月15日訊 趙錢孫李,周吳鄭王,這些姓氏幾乎人人知曉。可爨(cuàn)這個姓氏你聽說過嗎?在濟南市商河縣爨家村,全村615人,姓爨的有402人。爨家村村支書爨立貞告訴閃電新聞記者,爨家村人早先是從雲南遷移至此。此外,“爨”是《中國姓氏大辭典》裡記載的筆畫最多的姓氏之一,共30畫。由于難寫,也有部分爨姓人改姓炊。

姓爨的名人(看這裡筆畫最多的姓氏之一)1

“興字頭,林字腰,大字下面加火燒。這個字念爨(cuàn),我們全村人都姓爨。”爨立甲是濟南市商河縣懷仁鎮爨家村的村民,是土生土長的爨家村人,他說村裡人人都行爨,因為這個字相對生僻,很多人都不認識,還有過一些小插曲。

爨立甲告訴閃電新聞記者:“出門在外的時候,因為這個字你得反複和人家解釋好多遍,有時候人家就問你貴姓,我就說‘免貴姓爨’,對方就認為我講話講不清楚。接着問,‘怎麼個爨?’我就給他說拼音cuàn,人家問這個爨是哪個字,我說完,對方也不好寫,就隻能手機發給人家看。”

但也因為姓爨,村裡人跟别人交流時多了不少話題,也因為姓氏的罕見,總會讓别人印象深刻。

姓爨的名人(看這裡筆畫最多的姓氏之一)2

“雖然說那麼難寫,那麼不方便,我們村裡出去在外,一說到姓爨,都很自豪,找對象應該說也會多一些話題。一說天下無二爨,出去以後就覺得談起來挺自豪的。”和爨立甲有同感的,還有爨家村的退休教師爨德河,“我個人就有體會,念書的時候,六十多年來年跟這些同學沒有碰到過了,有時候偶然碰上了,人家還記得我姓爨,知道我的名兒,周圍人沒有不認識咱們的。”

想把爨讀對不容易,想寫對就更難了。閃電新聞記者來到爨家村的一所中小學,兩名中學生在黑闆上寫下爨字,姓爨的學生很快就将自己的姓寫好,但另一位姓丁的同學寫了兩遍也沒寫對。

爨德河告訴閃電新聞記者,“這個字‘會寫寫個爨,不會寫寫一片’。它寫起來不像别的字似的,寫着寫着就寫亂了,不精心寫,寫着寫着就寫成一片。它有30畫呢,要按照‘興林大火’的順序記字。”

姓爨的名人(看這裡筆畫最多的姓氏之一)3

筆畫多,書寫麻煩,不少姓爨的小朋友,上了一年級還是不會寫自己的姓,于是,他們就将姓氏做了簡化。

”從我記事時起就都是寫這個複雜的繁體字,以後是怎麼改的呢?辦理身份證,嫌麻煩就改成了火字欠字的這個炊。“爨德河說。

可記者就覺得奇怪了,爨和炊這兩個字長得不像,讀音也不一樣,爨字怎麼就簡寫成了炊?

爨立甲給出了答案:”這個字之所以現在人們出現這樣的分歧,也念爨(cuàn)也念炊(chuī),原因是在古代的時候,這兩個字是個通假字。這兩個字都是燒火做飯的意思,過去的意思完全相同,現在看起來就是讀音不一樣了。”當然,如果有人把爨cuàn字錯讀成chuī,他們也會及時糾正對方。

姓爨的名人(看這裡筆畫最多的姓氏之一)4

作為筆畫最多的姓氏之一,爨這個姓氏是怎麼來的呢?

有人說,爨是一種官職,就是在部隊上負責燒火做飯的,有這麼一個官職叫爨官。據《周禮·天官·亨人》載:“爨官,職外内饔之爨亨煑。”也有人稱,爨在曆史上以雲南為中心,是當地的一個少數民族,曾威極一時。為了尋根問祖,村裡人曾經往雲貴地區寫過信。“當時(上世紀90年代)往那兒寫過信,他回了信,可是具體後來就不了了之了。”

因為當時通訊不便,尋根問祖之路受到了阻礙,但時隔多年,村民們依舊記挂着這事。

爨立貞表示,姓爨的在全國來說也很少,希望閃電新聞記者能幫忙聯系到全國姓爨的父老鄉親,讓大夥彙集到一起,“在一起見面兒聊一聊,我覺得這個事兒是一個特别好的事。”

閃電新聞記者 郝愛印 于嬌 報道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