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來,“素食主義”開始在全世界風靡,人們認為長期吃素可以使人身材變瘦,皮膚變好,還能降低高血脂、高血糖、脂肪肝等疾病風險,但長期吃素真的對人體百利而無一害嗎?
芬蘭有一位堅持十多年純素食主義的博主和作家Virpi Mikkonen,出版了4本素食主義相關的美食食譜。不久前卻在粉絲面前坦白了她對素食主義的抛棄,因為從去年2月份起,Mikkonen感受到了身體有諸多不适:
①臉上出疹子;
②得了流感很久都不痊愈;
③指甲易斷裂,掉發嚴重;
④心情沉重,頭暈頭痛,心跳不規律;
⑤精神萎靡,開始停經。
這些症狀讓她不得不尋求醫學幫助,醫生發現Mikkonen體内促進卵泡生成的荷爾蒙水平非常高,導緻年僅38歲的她提前進入了更年期。而這與她一直堅持的純素食習慣有很大關系。最終Mikkonen在醫生指導下開始吃肉,均衡飲食,終于調理好了身體,例假也開始正常。
純素食主義,可能真的沒有想象中的那麼健康!
一、長期素食可能會帶來哪些危害?
适當增加素食,确實能在一定程度上讓身體獲益,但如果長期堅持尤其是營養不均衡的素食,卻可能危害健康。
1、易患膽結石
一方面,長期以蔬果為主的純素飲食,會影響膽汁分泌,引起膽汁濃縮,時間久了膽汁會在膽囊淤積,形成結石。
另一方面,純素食者容易脂肪攝入不足,從而導緻機體對脂溶性維生素A、E的吸收也會減少,膽囊上皮細胞容易脫落,加速膽固醇沉積而形成結石。
2、影響生育功能
長期素食不利于性激素的分泌,可導緻女性出現排卵異常,男性出現性功能衰退、思維遲鈍、記憶力差等症。
此外,肉類及内髒類食物中富含鐵質、鈣質和維生素B12,這些在一般素食中難以獲得,孕婦一旦缺少這些物質,還可能造成腹中胎兒神經系統受損。
3、增加患心血管疾病、老年癡呆風險
維生素B12主要從動物肝髒、豬肉、牛肉、雞肉、魚肉和各種乳制品中獲取,能使人消除煩躁不安、集中注意力。缺乏維生素B12會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抑郁症、老年癡呆的風險。
長期素食,人體内缺乏維生素B12,還會失去清除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的能力,而同型半胱氨酸升高會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發生,增加心血管疾病風險。
4、營養不良、免疫力下降
相較而言,長期素食者因為飲食不均衡,更容易存在營養短闆,這樣一來,身體抵抗力會明顯下降,甚至增加各種疾病風險。
而且,長期素食者除了可能會缺乏脂肪、膽固醇的攝入,還容易缺乏一些營養素,因為素食中較高的植酸和草酸,會阻礙鐵、鈣等營養素的吸收,容易增加患厭食症、佝偻病、骨質疏松、貧血等疾病的風險。
二、日常吃素容易存在四大誤區
1、誤區一:吃素能降血脂
很多人都認為吃素能降血脂,但其實攝入不當,血脂不降反升。人體内膽固醇的來源2/3由體内自身合成,隻有1/3從食物中獲取,而影響血脂合成、代謝的因素十分複雜,當機體已經出現胰島素抵抗、脂肪代謝紊亂時,隻吃素未必能改善血脂異常。
而且當人體攝入的食物總量過多而未被及時消耗時,也會導緻血脂升高,包括油炸花生、瓜子等高脂高熱量食物攝入過多,也可能導緻人體血漿中脂質變多,形成高血脂。
2、誤區二:吃素能抵抗衰老
有人為了抗衰老不沾一口葷腥,認為肉類吃得多,體液偏酸性,不利于抗衰老物質的産生。
但其實脂肪是加強細胞組織的重要成分,能夠起到鎖水效果,并且降低皮膚對日光的敏感度,适量的脂肪攝入還可以起到抗氧化的作用,且長期素食容易導緻營養缺乏,皮膚也會失去彈性,反而更易衰老。
3、誤區三:天天吃素能減肥
減肥的關鍵是控制攝入的食物熱量,而與葷素無關。精白米面,以及油條、面包等高熱量食物吃多了同樣會讓人長胖,而雞胸肉、魚肉等高蛋白低脂肪的肉類,不僅能補充優質蛋白,還能增強飽腹感,減少總體進食量。
因此,健康烹饪、合理搭配,控制食物熱量,才能更好地達到減肥目的。
4、誤區四:什麼人都能吃素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吃素。抵抗力較差的人、正處于青春發育期的孩子、備孕期的婦女、更年期的長輩都不适合長期吃素,以免營養不均衡,影響生長發育或是增加疾病風險。
三、長期素食,更易缺乏這6種營養素如何補充?
素食确實能給人們帶來一些好處,但不科學吃素反而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尤其有些營養素隻存在于動物制品中或難以從素食中獲取,因此素食者需要根據個人情況,日常應着重補充一些營養素:
1、鐵
在食物中,鐵通常以兩種形式存在:血紅素鐵和非血紅素鐵。血紅素鐵主要存在于動物制品中,人體吸收率可高達15%-40%;而蔬菜、豆類、谷物中主要是非血紅素鐵,人體吸收率較弱,一般在2%-20%,這也是為什麼食素者容易缺鐵的原因之一。
當人體缺乏微量元素鐵時,易導緻缺鐵性貧血,出現皮膚蒼白無力、易疲倦、頭暈眼花、口角潮紅生疱,舌乳頭萎縮等症。因此素食者日常生活中要适當多攝入海苔、黑豆、南瓜子等含鐵量高的食物來補充鐵。
另外還可以補充維生素C,避免在攝入含鐵質食物的同時攝入過多咖啡和茶。因為維生素C可以促進人體對鐵的吸收,而咖啡和茶會影響鐵質的吸收。
由于生理原因,女性會比男性更易缺鐵,因此建議成年男性每天攝入10毫克鐵質足矣,而成年女性每天鐵質攝入量需要達到15毫克。
2、蛋白質
人體蛋白質的主要來源是動物蛋白和植物蛋白,它們特性不同,營養價值也有差異。
相對而言,動物蛋白所含人體必需氨基酸更多,氨基酸的組成與人體更加接近,因此,消化吸收率更高,能更好地滿足營養需求。
如果是素食者,最好通過攝入不同豆類及豆制品、核桃、瓜子、小麥胚芽等多種食物種類來更全面地補充蛋白質。
3、鈣
鈣是人體内含量最多的一種無機鹽,它與鎂、鉀、鈉等離子保持一定的比例,不僅能調節神經肌肉的興奮性,防止肌肉抽搐,還是血液凝固過程中所必需的凝血因子,更是保持骨骼健康的基本元素。
綠葉蔬菜是鈣的中等來源,但事實上,菠菜、青菜、芹菜等食物含有較多草酸,食用過多容易與鈣結合,形成草酸鈣結石,不僅會使人體内缺鈣還容易導緻結石病。
因此素食者在食用草酸多的食物時,建議焯水後烹饪食用,另外還需加強鈣的補充,尤其是40歲之後,可以根據個人需求服用鈣質補充劑,也可以适當多吃芝麻、芥菜、紫菜、黑木耳、海帶、黑豆等食物。
4、維生素B12
維生素B12不僅能促進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等的代謝,還能預防惡性貧血,維護神經系統健康。但它多存在于動物性食物、菌類食物和發酵食品中。
素食者也可以從市面上添加了維生素B12的強化食品中獲取該營養素,比如豆奶、高纖維麥麸片等,因此購買時需詳看營養标簽。
5、鋅
植物性食物含鋅量相對較低,加上植酸、草酸的影響,會抑制腸道對鋅的吸收。當人體缺鋅時,可出現味覺下降、厭食、偏食甚至異食。
素食者需要多食用花菜、卷心菜、蘋果、香蕉、檸檬等富含鋅且低草酸、植酸的食物。
6、油脂類
很多素食者喜歡吃生吃蔬菜,認為這樣可以保留食材的大部分營養;或者采用水煮的方式,認為這樣烹饪更健康。
但這類烹饪方式容易導緻素食者脂肪攝入不足,建議在烹饪過程中加入适量橄榄油,不僅能保證脂肪攝入,橄榄油中的不飽和脂肪酸等營養成分還能保護心髒,幫助預防高脂血、高血壓等疾病。
素食主義并不是健康的代名詞,平衡飲食才是通往健康的正确法則,如果因為個人狀況不得不堅持長期素食,一定要記得每日補充所需營養素,或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補充劑,以維護身體健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