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物發展的同時伴随着消失
很多熟悉的東西不見了
很多新奇的東西冒出來了
在高樓大廈崛起、火車地鐵鋪陳的時代
一些東西正在崛起
有些東西卻永遠消失了
今天熱線君就整理了一下
那些已經消失了或者正在消失的東西
看看你們見過幾樣
無夜市不人生。彭浦夜市曾經風靡魔都,小時候約上幾個小夥伴去那撸串,相當爽快淋漓!如今雖然依然火爆,但似乎再也找不回當初的感覺了。
昌裡路夜市,從上南路昌裡路出發,一路往西,地攤上有各種各樣零零碎碎的小東西吸引着你的眼球,隻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你看不到的。
壽甯路美食街,這條美食街是小龍蝦的天堂,各種小龍蝦應有盡有。因為小龍蝦的名氣,壽甯路美食街有着不可撼動的地位。
住楊浦的,要吃海鮮,大多會去通北路。路不算長,店卻不少,都是以夜市排檔為主。每天晚上5點開始營業,一直到半夜3點多才結束。
肇周路大上沒有成規模的小攤,卻集結了阿婆豆漿、長腳湯面、耳光馄饨、辣肉絲面館等滬上夜宵名吃。
老一代的上海人一定不會忘記那個“票券”的時代,其中布票上印着的就是當時中國第一高塔——上海電視台,1974年建造上海電視塔210米,是當年中國最高的發射鐵塔,它将彩色電視機走入家家戶戶。
“亞洲第一彎”,這是所有看到過它的人對上海延安東路高架外灘下匝道的美譽。曾經,這個“華美的弧形”還被上海市民譽為“外灘最佳觀景點”。
說起到哪去買電腦,以前大家都會說“去徐家彙的太平洋數碼撒!”這兒曾是徐家彙的數碼王國,坐落在核心商圈,長達14年之久。
滬西工人文化宮是在1961年初正式開放的,1979年定名為“滬西工人文化宮”并沿用至今,曾經是上海面積最大的園林式工人文化宮。
在一家溜冰場上用鐵皮搭建了虹口活動影戲院,後來改名為虹口大戲院。這是上海首家電影院,也是中國第一家開放營業的電影院。
“八埭頭”——這是一個隻有很多上了年紀的老楊浦人才知曉的地名,這裡曾是最具上海老弄堂風情的舊時裡弄之一,更一度繁華至有“楊浦南京路”的外号。
從前手表是人們常帶的配件。一旦手表出了什麼問題,拿到修手表的作坊中都能及時搞定。
對于睡棕繃床長大的這代人來說,那時誰家都會遇上棕繃木框變形、棕絲破裂,便把棕繃搬到弄堂裡,放在兩根長凳上,圍着看修棕繃。
補鍋匠,以前誰家的鐵鍋燒穿了,拿給師傅補一補又可以繼續用。補了又補,一用就是好多年。
箍桶師傅,箍桶匠又稱圓作木匠,舊時民間專門制作與修理日用木桶或木盆的工匠。
這個東西幾乎存在于我們每個人的童年,小時候聽見有人在弄堂口吆喝,就趕緊端着米去爆。隻聽“砰”一聲響,趕緊捂住耳朵!香噴噴的炒米就出來了~
經常聽到大街小巷的吆喝:“冰棒—馬頭牌;馬頭牌—冰棒”。夏天能吃上一根,簡直是上海小囡莫大的幸福!
老早底家家戶戶蓋的都是又暖又輕的“棉花毯”,最早棉花還是憑票供應的。住在石庫門弄堂裡,常有彈棉花的師傅來兜生意。
當年在上海灘,聽到“削刀磨剪刀”的吆喝聲響起,總會把家裡生鏽的刀拿出來,現在已經聽不到那聲吆喝了。
以往的弄堂總飄着栀子花香氣,好多阿婆把花鋪在竹籃子裡沿街叫賣,買一個佩在衣襟上,自然大方。
挑着馄饨擔的小販,跑街穿梭于大小弄堂叫賣,現煮現賣,味鮮價廉,引人駐足。
90年上海糖果冷飲廠産的彩球冰淇淋,在當時賣的可是相當火爆,吃完的空球洗幹淨可以用來放東西。
小時候最願意吃的就是這個雪糕了,那味道才是真正的牛奶味。
在沒有軟糖的哪個年代,冬瓜糖算是比較高級的零食了,就是有點甜。
那時最美好的願望就是幹吃麥乳精了,隻有來客人時會泡上一杯,冬天來一杯也暖到心窩了~
小時候,喔喔、佳佳、小龍人簡直可以并稱奶糖界的三巨頭,現在都很難找到了,即使有,總感覺再也不是以前的那種味道了。
小時候每天上學,在一些早餐店和攤位上随處可見這袋可可牛奶,還是上海本地生産的。
老早沿街挑擔現炸現賣的粢飯糕是童年摯愛。一人一半,是多麼香美的墊饑點心啊!
米飯餅,又稱米餅,入口蓬松柔軟,淡淡的米甜味萦繞于口,老上海的早飯會米飯餅夾一根油條。
小時候經常能看到大餅攤師傅做麻油馓子,搓成細長勻稱的面條,然後盤成環狀或栅狀的餅,放進油鍋,不一會兒,香氣四散飄逸,令人垂涎欲滴。
普通話的推廣利于促進經濟發展,減少人與人之間溝通障礙,但同時造成了傳統方言的逐漸消失。
都說上海話十分有意思
比如,在上海
單單一個“2”就有很多讀法
12讀“舌尼”
22讀“廿尼”
112讀“葉百舌尼”
222讀“涼百廿尼”。
12.2讀“舌尼滴涼”
112路讀“幺幺涼”
222路則讀“涼涼涼公交車”
......
可是會說上海話的人卻越來越少了
下面這幾個字你會說嗎?
你知道在上海話裡什麼意思嗎?
䵑
◆上海話:nin
◆意思:受潮而不脆了。
◆常指受潮的餅幹。
瀴
◆讀音: [yīng]
◆上海話:yin
◆意思:涼的,冷的。
◆比如最近氣溫下降,天氣yin起來了,表示有一點兒涼意;夏天睡在涼席上瀴笃笃的;綠豆湯喝下去是瀴落落的。
齆
◆讀音: [wèng]
◆上海話:ong
◆意思:表示鼻子不通氣。
◆上海人把鼻子不通氣的狀态,叫做ong鼻頭。
盪
◆讀音: [dàng]
◆上海話:dhang
◆意思:搖動,晃動水的意思
◆老派上海人把“漱口”講成是“dhang嘴巴”,倒點開水在碗裡晃一晃以達到清潔碗的目的,這個動作也稱作“dhang”。
糁
◆讀音: [shēn]、[sǎn]
◆上海話:soe
◆意思:飯粒。
◆上海人把飯粒叫做飯米糁,爸爸媽媽從小教育我們飯米糁要吃清桑,勿好留下角角頭。
這些原本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不知從何時開始
漸漸淡出了城市生活,難覓蹤影
有些事物的消失
是城市越發現代化的象征
也是這個城市正在漸漸消失的風景
(ps:有多少人喝過下圖中的飲料,舉手
)
▼
時間可過得太快了,轉眼
# 2019就要過去了 #
# 21世紀10年代要結束了 #
# 第一批90後馬上就30歲了 #
......
哪些消失的東西
是你不可磨滅的記憶?
你還有哪些惦記的、憧憬的
留言告訴熱線君啊~
-End-
内容來源:今日魔都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