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伊份深陷低利潤率?記者 | 王立夫零食第一股來伊份(603777.SH)最近公布了2018業績快報這份快報顯示,來伊份去年成本支出增加較快,拖累淨利潤大幅下滑近九成,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來伊份深陷低利潤率?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記者 | 王立夫
零食第一股來伊份(603777.SH)最近公布了2018業績快報。這份快報顯示,來伊份去年成本支出增加較快,拖累淨利潤大幅下滑近九成。
根據公司披露的未經審計的财務數據,來伊份2018年實現營業總收入38.91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01%;但淨利潤僅為1027萬元,較上年同期大幅下降89.87%。若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公司2018年出現淨虧損5281萬元,上年同期為盈利8572萬元。
截至2018年末,來伊份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資産為18.54億元,較2018年初減少2.77%。由于股本同比增加39.82%,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每股淨資産下降30.43%,至5.44元。
來伊份将公司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歸咎于市場競争激烈引發的投入成本增加。來伊份稱,2018年公司所處的休閑食品行業市場前景良好,吸引了衆多企業參與,目前行業競争環境趨緊。該公司還稱,為了保持行業領先優勢及未來更好地發展,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重點加強了全渠道建設、新市場的布局、信息及管理技術投入、各領域高級技術管理人才的引進,從而使相關費用有所增加。
來伊份與業績快報一同公布了資産負債表和利潤表。從利潤表上看,來伊份營業成本與費用增加較快,拖累淨利潤下降。
其中,營業成本為21.82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8%;銷售費用為12.75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5.3%;管理費用為4.36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28.6%。
綜合來看,2018年來伊份營業總成本為39.14億元,較上年同期增加11.8%,超過了38.91億元的營業總收入水平。依靠投資收益和營業外淨收入等主業以外項目,來伊份才得以保證利潤總額和淨利潤為正值。這其中,投資收益為2669萬元,上年同期為1870萬元;營業外淨收入為1864萬元,上年同期為-506萬元;其他收益項目為2486萬元,上年同期為686萬元。
實際上,自2014年以來,來伊份就陷入了成本增長過快導緻增收不增利的困境。2014年至2017年,來伊份營業總收入分别為28.58億元、31.27億元、32.36億元、36.36億元。相比之下,淨利潤增長緩慢甚至倒退。2014年至2017年,淨利潤分别為13.58億元、13.16億元、13.41億元、10.14億元。可以注意到,随着收入不斷增長,來伊份成本同時水漲船高。2014年至2017年,該公司營業總成本分别為26.8億元、29.56億元、30.58億元、35億元。
市場可能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來伊份在2016年上市,上市後不久,在資金炒作下創出57.41元的高峰,随後股價一路下跌。目前,來伊份股價報11.2元,較最高峰的股價已經跌去超過80%。
與此同時,來伊份高管頻頻離職。2016年12月和2018年8月,來伊份兩度出現證券事務代表離職的情況。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來伊份還四次經曆了監事辭職以及補選監事的事項。去年12月,來伊份董事兼董事會秘書張潘宏辭職,公司被迫補選董事和董事會秘書。而就在今年3月,來伊份副總裁馮軒天因個人原因辭職。高管頻頻離職,與公司業績下滑可能不無關系。
資料顯示,來伊份是一家經營自主品牌的休閑食品連鎖企業,是國内銷售規模、擁有門店數量領先的休閑食品連鎖經營企業之一。該公司拟通過“以直營連鎖為主、特許加盟等多種渠道為輔”的方式進行标準化的連鎖運營管理,打造傳統産業與現代經營模式有機結合的國内休閑食品連鎖業領先品牌。
2018年半年報顯示,截至去年6月末,來伊份直營連鎖門店數量達到2352家,加盟門店數量達到276家,公司線上線下全渠道會員總人數超過2300萬。不過,來伊份有着自身的“軟肋”——線上銷售弱于線下。該公司的線下門店主要集中在上海、江蘇、浙江等長三角經濟發達地區,其他地區的門店布局仍處在發展階段。然而,長三角經濟區卻是線上消費非常發達的地區。來伊份能否在守住自身線下銷售渠道的同時,去打開線上銷售的局面,将是未來的一個重要看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