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奏民族樂器的中非青年。 搜狗圖片
交往
對外交往中,中非人的常見禮節是握手。熟人之間或者見到女士,則是擁抱、相互貼臉,貼臉時先右後左。有些部族的男子與客人握手時,會将左手搭在自己的右臂上,以表尊敬之意。中非人有尊重長者的傳統,凡見到長者、酋長等,要低頭、屈膝。
在農村,有些人握手時略微屈膝、低頭,以示謙卑。農村婦女除了與客人擁抱、貼臉,有時還會親嘴。日常生活中,人們不願見到穿黑色喪服的婦女,躲避不及時,與之打招呼隻是點頭緻意,不會握手。
餐飲
中非普通百姓的主食是木薯、玉米、小米、芭蕉等。木薯根莖不僅可蒸煮食之,也可切塊炒、炸或磨面,木薯的枝葉可做配菜。百姓獲取肉食,一般是靠打獵。他們喜歡烤肉,即把牛肉的裡脊、肋條、腿根肉切成塊狀,放在鐵絲網上燒烤,烤熟後撒上洋蔥絲、鹽、胡椒粉等作料,配熟木薯、啤酒一起食用。他們還在森林裡采集蝴蝶卵,煮熟加鹽等調味後食用。
中非的熱帶水果,如香蕉、菠蘿、木瓜等豐富,不少人以水果代餐。他們用棕榈葉汁與一種不知名的樹皮釀制土酒,酒精度數不高,呈淡乳色,味道純正甘甜,受到各階層人士喜愛。
中非人就餐時,一般不用桌椅,大家圍坐在一起,習慣以手抓取食物。男女不同席,特别忌諱女婿和丈母娘、兒媳和公公一起就餐。即使是直系親屬的男女,也必須分開就餐,兒子孩提時可和母親一起就餐,長大後便要和父親一起就餐。
服飾
對外場合,男子多為西裝革履,女子打扮也很講究,服飾顔色豔麗,喜歡佩戴耳環、項鍊等首飾。中非婦女喜歡把頭發梳成各種形狀,常見的有鳳頭型、釘子型等。
由于天氣炎熱,平民百姓的穿着都很簡單,一般是以布裹身。四五月間,雨季開始,氣溫降至30°C以下,住在當地的外國人略感爽快惬意時,當地人卻覺得“寒冬”來臨了,不少人即穿上“禦寒”的厚衣,戴上厚帽,圍上圍巾。
富拉尼族人特别愛好文身。少男少女時,需接受面部針刺、刀劃,留下疤痕,以此作為區分不同部落的特殊标記。
婚俗
中非一般是一夫一妻制。也有一些部落,如巴吉爾米、富拉尼族中存在一夫多妻現象。信教群衆的婚禮在教堂舉行,世俗婚禮則由當地官員主持。
結婚送彩禮不可缺少,彩禮形式主要是現金、首飾、衣料、牛、羊等。富拉尼族人認為,牛是财富的象征,送牛越多,表明男方家庭越富有。彩禮越貴重,表明新娘模樣越俊美,新娘在未來的家庭中地位越高。當地人有個習慣,即孩子成年以後,不可進入父母房間。
喪葬
男性死亡,家裡人及親友為其守靈3天;女性死亡,需守靈4天。當地習慣,不管是父母,還是其他親屬死亡,家屬或親友不嚎哭,而是遵照習俗,為死者唱葬歌、跳葬舞。下葬前夜,死者生前親朋好友、左鄰右舍輪流守靈,通宵達旦。下葬滿41天時,還要為死者舉行一夜的祭拜活動。
禁忌
在中非,每個家庭都崇拜一種動物,視其為力量的象征,不能捕殺,更不能食用。婦女不能吃蛇肉和豹子肉,孩子也不能吃豹子肉。中非人喜歡偶數,不喜歡奇數。一些人會随身攜帶一種頭頂罐子的木偶人,作為鎮治病魔之用。
阿卡人
中非的阿卡族人身材矮小,平均身高約1.40米。他們居住在中非共和國西南部洛巴伊等省份的原始森林中,處在原始社會階段,平均壽命不到40歲。他們嚴格實行一夫一妻制,女孩長到8至9歲時,就已經發育成熟,開始組建家庭、生兒育女。
阿卡人用芭蕉、棕榈的枝葉搭建橢圓形茅屋,把獸皮和雜草鋪在地上當床。男人狩獵,女人采集野果、哺育孩子。除了食用獵物、野果外,還愛吃白蟻。
他們的财産歸集體所有,沒有私有觀念,沒有數字和時間概念。他們沒有文字,傳統依賴口頭傳授。他們用芭蕉葉、棕榈葉當衣料,用象骨、甲蟲、羚羊角、龜背殼等做項鍊、手镯等。他們穿的衣服都是遊客所贈,自己并不會制造。
(作者為外交部禮賓司原參贊)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