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型孟喬森綜合症聽起來是一個很陌生的詞彙,但當這個心理學術名詞和電視劇《惡行》挂上鈎,我們似乎就可以領會到它的意思,無盡的控制欲、掩藏在以愛為名的虛假軀殼下的虐待行為。《惡行》最令人心驚的地方在于開頭的那句“本片由真實故事改編”,事實上《惡行》背後的真實故事比劇集更加“精彩”。
母親迪迪将女兒吉普賽描繪成一個身染惡疾的可憐人,将吉普賽的父親描繪成一個酗酒的吸毒者,自己則是堅持撫養女兒的堅強母親。而真實情況是,迪迪欺騙了所有人,吉普賽實際上并沒有疾病,她原本可以健康的生活;吉普賽的父親并不是酗酒的吸毒者,每個月還付給迪迪1200美元的撫養費;她自己則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施暴者。
最終由吉普賽的極端反抗結束了這一切,事件中最悲哀的地方的在于,治療過吉普賽的有些醫生察覺到了事情的蹊跷,但是都被迪迪蒙混了過去,每個見到吉普賽的成年人本來都可以救她,偏偏成了這樣的走向。
普通父母身上似乎不會出現這種恐怖的控制欲,因為他們并沒有發現自己實際上是在控制孩子。很多低年級老師吐槽說,一些媽媽每天守在監控前面,時不時給他打電話讓他提醒孩子喝水、上廁所,更有家長讓老師每隔半個小時就發一張孩子的照片給他。
很多家長認為這種行為或許無傷大雅,但實際上這就是控制欲的一種表現。原因分析起來其實很簡單,很多家長在對待孩子的時候缺少了人與人之間最關鍵的兩個字——尊重。很多家長沒能夠擺正心态,認為自己辛辛苦苦生下孩子、供他吃供他穿供他上學,孩子就是自己的所有物,自己做什麼都是為了他好,孩子一有反抗就是白眼狼。
其實,每個孩子一生下來就已經是一個獨立完整的人,并不隻是父母的“翻版”。隻有當家長學會尊重孩子的時候,才會明白孩子并不需要24小時生活在自己的眼皮底下,選擇什麼顔色的衣服并不應該由父母說了算。
那麼,到底該怎樣發現自己是不是對孩子有“控制欲”呢?首先,問問自己,當孩子提出不能達到的要求的時候,自己是會立馬拒絕,還是會跟他講明理由?孩子不在身邊的時候,自己隻是想念,還是仿佛患了“被害妄想症”?
在良好的親子關系中,父母往往扮演着引導者的角色,帶領孩子走向屬于他自己的人生;而一些家長都成為了控制者,強迫孩子活成了“第二個自己”。解決“控制欲”其實很簡單,隻需要向對待成年人一樣尊重孩子就可以了,尊重孩子的個人空間,遇事跟他講道理而不是一句幹巴巴的“不行”,尊重孩子的天賦,讓他自己選擇人生的道路,而不是打着為他好的名義送上自以為的“捷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