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聖人之道,便是收斂偏激,才能避免物極必反。
《道德經》中有這樣一句話:
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所以,聖人處事方正,卻不割傷人,有刃卻不刺傷物,直率卻不放肆,光亮而不耀眼奪目。
這一句話是《道德經》“福禍倚伏”篇章之中的一句話,也是圍繞着“福禍相依”這樣一個哲學論點引申的智慧。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秉持着錯誤的言行與心性,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久而久之養成了偏激的性格,而人生福禍轉化的根源,也是因為極端的心性。
當我們換一種角度,以道心去看待這個世界,以和氣去容納萬物,就會發現事物本身并沒有不同的狀态,而你的主觀心思卻把這一些事情定位于不同,也會在無形之中,因為自己的主觀過度判斷造成了物極必反。
所以,去除自己内心的那一份偏激戾氣,保持一份柔和,這是一個君子需修養的心态。
《菜根譚》之中有這樣一句話:
山之高峻處無木,而溪谷回環則草木叢生;水之湍急處無魚,而淵潭停蓄則魚鼈聚集。此高絕之行,褊急之衷,君子重有戒焉。
山峰險峻的地方沒有樹木生長,而溪谷蜿蜒曲折的地方卻草木叢生,在水流湍急的地方沒有魚兒停留,而在平靜的深水潭下,則生活着大量的魚鼈。所以過于清高的行為,過于偏激的心理,對于一個有德行的君子來說,定然是要努力戒除的。
任何事情都不存在絕對,即便是那些你看見的那些美好和圓滿,也不可過于追求極端,要保持一個适度。
就諸如人生的才華,即便才華對于人生來說,是一個毋庸置疑的加分項,但是過度趨向于才華,反而會給自己因自己的鋒芒畢露,讓自己養成故作清高的問題。
比如說曹操手下的楊修,就是因為恃才傲物,拿自己的優勢過分炫耀,才導緻了自身的災禍。
楊修有一次随着曹操經過曹娥碑,看見碑的背面寫有“黃娟幼婦,外孫齑臼”八個字,曹操就問楊修:“能否解釋一下這句話什麼意思?”
楊修回答說:“能。”
曹操說:“你先不要說,讓我想想,”
走了30裡之後,曹操才說:“我明白了。”
于是先讓楊修把他所想的寫下來,楊修寫到:“黃娟是色絲,也就是絕字,幼婦是少女,合為妙字,外孫是女兒之子,為好字,齑臼合為辭字,就是‘絕妙好辭’。”
這時候曹操也把他的答案寫下來,和楊修寫的一樣,這個時候曹操感歎着說:“我的智慧與你相差有30裡啊。”
但是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曹操對于楊修便有了戒心。
人生謹言慎行,德行修養本是好事,但是如果這一切事情不知适度,過于極端,那就變成了自命清高;憤世嫉俗,不近小人本身是好事,但是過于極端,便養成了過于偏激的心理。
人生一切的禍患了,根源就是在于自己對于事物的執念,即便是那些美好的品德,如果太過于恪守死闆,反而成了偏激的清高。
所以君子要戒除的事情并不是小人之心,而是自己的自命清高,偏激戾氣,即便你很優秀,但是也不要優秀到背離了世俗。
有這樣一句話叫做“和氣生财”,人生的福分也多因平和的心境而來。
但是反觀内心偏激之人,他們把任何事物都過于極端化,這樣的人生哪能談得上福氣呢,心存偏激之人處理任何事情都是心存鋒芒,不小心與人産生矛盾時,也是過度極端,這樣的人生隻會讓自己越來越糟糕。
所有的優秀,都需要沾着三分煙火氣,所有的處事手段,都應該以和氣為主,才算是人生的最好狀态。
文|國學書舍
看了這一篇章的智慧,您有什麼不一樣的感悟呢?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