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參考文獻收集大全

參考文獻收集大全

圖文 更新时间:2024-08-02 13:10:55

關于讀文獻的心得

讀文獻的實質:teach yourself,也即是自學。但是中文“自學”字面意義上沒有反映出閱讀中的一些關系。teach yourself,誰teach?第一反應當然是自己教自己。我看更準确地說應該是,作者教你。

這怎麼是可能的呢?作者不在你身邊,你隻是和他的文字打交道,“他”如何教你呢?根據個人的閱讀經驗來看,閱讀的過程似乎是兩個人之間的對話,作者和自己的互動的問答過程。在這裡,我更願意承認在閱讀的時候我們的個人人格實際上“分裂”為了兩個人,一個代表作者,一個代表自己。

當“自己”不懂的時候,通過文字去努力理解作者意圖的時候,實際上就是自己努力變成“作者”的過程,試圖從作者的角度去思考,去回答“自己”的問題。這樣,閱讀就是“自己”努力地去“移情”成為作者從而教會自己的過程。

因此,我們在閱讀的過程中,始終要有一個“作者的意識”,始終要考慮和琢磨作者為什麼要這樣寫而不要那麼些,他當時的意圖是什麼?他當時心裡是怎麼想的?為什麼?這應該是通往作者心理的不二法門。

選擇适合自己的文獻。

每個人都應該根據自己的現階段的水平和能力選擇合适的文獻。過于強調閱讀“著名”的文獻常常可能适得其反,打消科研的積極性。選擇合适的文獻并不是單指選擇同一水平的文獻,更要盡可能分出層次,以期可以一步步到達最終理解“著名”作品的程度。那麼如何選擇呢,下面講幾點個人體會。

  1. 讀“著名”作品作者的學生的文章。他們的學生由于能得到親身指導,耳濡目染,更能體同身受理解老師的想法。同時你的難點可能也是他們的學生同樣曾碰到的難點,這樣你就可能從他們的文章看到他們是如何理解的,這樣就更容易學會。總之一句話,學生的水平通常比老師差,但有條件很接近導師,因此閱讀學生的作品無疑是通向名著的一個途徑。
  2. 閱讀作者早期的作品。通常一個人的作品會反映出來他思想發展的軌迹:從簡單到複雜,從具體到抽象。文風也會越來越簡約和凝練。後期的作品雖然更趨成熟,但同時理解起來會更困難。這時候不如逆着來,更容易跟得上。
  3. 同樣的思路,讀别人的博士論文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方法。具體就不分析了。

讀“差”文章的好處。

人人都希望讀優秀的作品,但如上所述和其他各種原因,我們經常不得不讀一些“差”的文章。那麼讀差的文章又有什麼好處呢?當然差是一個形容詞,隻有相對的意義,主要指可能比自己水平低的文章,或者更寬泛地說是那些非著名作品。

好處首先是增強自信心。然後更實際的可能是更容易理解文章作者的想法。通常一個想法的好壞在于你在這個想法上花的時間。說不定你能接過作者的想法,繼續發展而成為一個更有前途的想法。

我認為精讀文獻的目的是"再創造"。物理學家費曼(Richard Feynman)說過: What I cannot create, I do not understand。說的更通順些: I do not or pretend to understand what I cannot create in my mind。

參考文獻收集大全(技巧這樣讀文獻)1

(圖片來源:pixabay)

那麼如何真正的,而不是假裝的理解了呢?

前文的基本觀點是讀文獻過程是努力試圖從作者的角度去理解文獻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想法也常會不知不覺地被作者的思想所“綁架”,成為作者的“代言人”。

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有時候覺得自己把一篇文章看的很懂了, 對其中的各個細節都掰扯的很清楚,但當脫離論文給别人解釋的時候,别人一問問題,就不知道怎麼回答了。或者也隻是憑着記憶說出作者的解釋,而非自己消化過的解釋。所以說我們需要從文獻中走出來, 從作者的影子中走出來。

那麼如何從文獻中走出來呢,我認為就是如費曼所說的,通過獨立思考在我們的大腦重新創造出作者要表達的思想。這裡的“創造”有如下兩層含義。

一、能否創造是檢驗是否理解的一個重要标準。

讀文獻的時候, 就像看戲。從一開始就已經不知不覺的被作者帶入了作者設置的情境當中,也就不可避免的會被作者牽着走。當我們對論文有了基本的了解以後, 我們就要放下論文。常言說的好,功夫在詩外。同理,理解文獻是發生在不讀文獻的時候。這樣的時候可以是:

“以賣促學”的時候。就是與合适的人讨論自己學到的東西。合适的讨論者主要指那些願意學習你正要講的東西,并且還會不時的提出問題的人。在這種交流中,你也要盡可能降低身段,不要因 為對方問了一些太初等的東西,就覺得講下去沒什麼意思。

讨論的過程,雙方平等的心态很重要:既願意問,也願意回答。在講解的過程,你也會發現你自己不理解 的地方,這樣就會催進你獨立地思考。

“内省反思”的時候。現實中,找到合适的讨論者并不容易。中國的教育不鼓勵提問,再加上人情面子問題,不懂者常常不願意提問,反而以恭維來取代提問,這樣就阻塞了交流的進行。因而内省反思就也變得更加重要,而且也現實一點。

“内省反思”主要是指脫離論文的情形下,在閑暇的時間裡,在自己腦子裡獨立地重構出論文的結果。具體一點兒說:

  1. 要在閑散的時間進行。特别要選擇在”無法面對”論文的時候,這樣才強制你獨立地思考(當然對于意志力特強的除外)。比如在中午去吃飯的路上,回家的路上,旅行(坐車)的路上,睡覺前或早上醒來的時候。總而言之,是各種手邊上無法看到文獻的時候。
  2. 要有明确的目标。這段閑散時間裡,自己要盡可能明确在要想清楚一個什麼問題,要搞明白一個什麼難點等等。
  3. 發現那些“唐突”的或“缺失的”中間步驟。 在我們獨立思考的過程中,要慢慢地想問題是怎樣表述的,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結果存在,問題的難點是在哪裡,為什麼難等等。在這個時候, 我們不可避免地去回憶作者的思路和解決方法。這個過程很重要。

在回憶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那些自己感覺到很“唐突”的中間步驟。這些地方一般你不理解或者理解不到位的地方。對這些唐突的地方,要盡可能用自己的方法去理解或補上缺失的環節。即使你最後還是沒有想通,但事實上你已經進步許多了:當你下次再翻開論文時,你的理解就更有針對性,而且讀起來也容易很多了。

二、為了理解,我們需要創造。

理解有兩種方式。一是還原論的方式,把未知的事物通過分解變為熟悉的事物,從而理解他們。這個過程依賴于你現有的知識結構。知識結構就像一個無限大的容器,隻要形狀合适,你可以無限制往裡塞相同的東西。許多情況下,你遇到了不懂的知識,隻是由于你沒有辨認出對應的存放容器,一旦辨認出來,就可以簡單地放到現有的知識結構當中。

另一種方式是通過調整/改變知識結構來達到理解。越是新穎或者具有原創性的東西,就越說明他們有着不同于現有的認知方式。這時候的困難常常并不是來自于知識 儲備的缺乏,而是缺少與認識事物相匹配的認知方式。新的認知方式常常是無法放到已有的知識框架中的。這個時候就常常需要做絕對的加法,a priori(先驗地), 增加這樣的知識框架。

這種情況常常發生在,當你進入一個新的研究領域時候,或者需要理解某個原創性的工具/想法。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有意識放棄那種還原論想法,主動去接受這些新的假設,承認他們的合理性,然後在這個基礎出發去理解其他的事物。

這方面最典型的例子就是20世紀初量子力學的建立過程中,諸如波粒二像性、能量的不連續性、測不準原理等等。事實上,這甚至成為了物理學家們一個指導原則:如果一個新的現象無法按照已有的理論去解釋,那麼就把該現象抽象出來作為基本的假設,然後在此基礎上建立一套新的理論。當然也有走不通的時候, 比如挑戰能量守恒定律的玻爾。

總而言之,創造是文獻閱讀中必不可少一個部分。最後希望這篇博文能幫助大家加深對費曼的名言的理解:What I cannot create, I do not understand。

參考文獻收集大全(技巧這樣讀文獻)2

後記:這篇博文主要是基于我個人的閱讀經驗和心得體會形成的。但是限于我所學專業基礎數學的特點,這裡的心得體會對某些學科可能就沒有太多鑒戒意義了。比如一位學化學的朋友告訴我說他們做實驗和讀文獻的比例是3:1。因而大家在閱讀的時候對于這一點要有清楚的意識。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