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論語一則

論語一則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28 06:41:48

本文繼續品讀《論語》第十六篇“季氏篇”,本篇提到當時魯國的政治情勢的問題,也提到了德行、學識等方面的論說。

論語一則(論語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1

在上文品讀了“《論語》:既來之,則安之”,文中提到了孔子晚年回到魯國發生的一段事迹。

當時因為季康子要讨伐附屬國,孔子的學生冉有和季路是季康子的家臣,他們前來拜訪孔子,讨論關于季康子要讨伐附屬國的事情。

孔子言語上對兩位學生有責備之意,認為他們沒有阻止季康子。

而冉有和季路回答說,他們也不想攻打,隻是季孫要打。

孔子便給他們講了一段比喻,告訴他們能夠做就做,做不了就辭職離開。孔子的意思是不想他們做不義之事。

最後孔子提出這是内亂的政權。

繼續下章:

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

自諸侯出,蓋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

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

注譯:

希:同“稀”,少。

陪臣:卿大夫的家臣。

原文解析:

孔子說:“世道清明,那麼制作禮樂和發令征伐的權力都出自天子。世道混亂,那麼制作禮樂和發令征伐的權力都出自諸侯。

由諸侯作主決定,大概經過十代很少有不垮台的、由大夫決定,經過五代很少有不垮台的;由陪臣執掌國家政權,經過三代很少有不垮台的。

天下有道,國家政權就不會落在大夫手中。天下有道,老百姓也就不會議論國家政治了。”

有感解讀:

本章提出國家政權沒有得到合理的分配,政權不穩定,國家就會很快走向滅亡。

東周的時候,周天子大權旁落,春秋五霸把持天下,紛争四起,戰亂頻發。

天下政治清明,君是君,臣是臣,君臣有禮,社會穩定,百姓也安居樂業。天下政治昏暗、世風日下,君不是君,臣不是臣,這樣的國家必定動亂不安,百姓也恐慌遭殃。

孔子認為,如果禮樂征伐都是從諸侯出的,最多傳下來十代,差不多就沒有了。

如果連諸侯都沒有權力,都是大夫說了算,也就是上章提到的季孫氏說了算,那麼“五世希不失矣”,最多五代就沒了。

更糟糕的是,大夫們也說不上事。當時季文子得政以後,到桓子也就是五世,最後他們被家臣陽虎所囚。

整個季氏内部發生了叛亂。陽虎權傾一時,基本上到第五代也就不行了。

“陪臣執國命”,大夫的家臣叫作“陪臣”,這句話的意思是“像陽虎這樣的人造反”。

“三世希不失矣”,最多三代,一定消亡。

孔子分析,如果天下有道,那麼政權就不會落到大夫手裡;如果天下有道,老百姓也不可能議論紛紛,沒有那麼多糟糕的言論。

如果天下有道,政權合理,國家才不會走向混亂。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