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貼秋膘注意什麼

貼秋膘注意什麼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5 18:40:18

一場秋雨一場寒,這兩天北方下了幾場透雨,秋意頓時濃了起來。有不少朋友問,問啥時候可以開始貼秋膘,是不是秋天貼膘不容易胖?

不胖是不可能的……畢竟說起貼秋膘,對吃貨來說隻是個胡吃海喝的由頭,可以敞開肚皮吃肉。而老輩人的「貼秋膘」,可就講究多了。

貼秋膘注意什麼(秋天為什麼要講究貼秋膘呢)1

貼秋膘,你不知道的真面目

貼秋膘是舊時北方的民俗。過去夏天沒有電扇空調,燒了許多脂肪才能熬過酷熱的夏季。到了秋天,還有「懸秤稱人」的習俗,如果比入夏時體重變輕,就需要進補了。這種秋天進補的辦法,被稱之為「貼秋膘」。

此時人們一般會吃味厚的美食佳肴,當然首選吃肉,達到「以肉貼膘」的目的。普通百姓家吃炖肉,講究一點的人家吃白切肉、紅焖肉,以及肉餡餃子、炖雞、炖鴨、紅燒魚等等。

貼秋膘注意什麼(秋天為什麼要講究貼秋膘呢)2

那為啥秋天要講究貼膘呢?隻是擔心體重變輕嗎?

這在舊時可是關乎生命安危的事情。過去室内不暖和,沒有暖氣,屋子也透風,所以秋天要進補養膘,準備過嚴冬。就像動物冬眠之前要飽餐一樣,身體要準備足夠的熱量,保護自己的生命。

所以,貼秋膘的目的,在于補益因苦夏而相對虧虛的身體,為迎接寒冬打好身體基礎,讓人能夠安然過冬。

現在吃得好住得好,夏天空調電扇大魚大肉,往往一斤沒瘦還能長肉;到了冬天也是暖氣浴霸火鍋涮肉,管不住嘴也邁不開腿,這樣的話那還是别貼膘了,把秋膘扒一扒為好。

你真的需要貼秋膘嗎?

也許有人會問,不是秋冬進補嘛,如果不吃些高營養的食物、補品補一補,身體是會虛掉的啊。

很多時候,我們感知的「虛」,和中醫裡「虛則補之」需要進補的虛,是兩碼事。如果覺得身體乏力、氣色不好、精力不足等等的「體虛」,一般來講,有這三種情況:

一、确有其虛

由于生來底子差,或者後天工作、學習、生活操勞過度,或者因為節食瘦身等原因對身體造成的實質性損傷。

二、日常飲食沒有被身體很好地轉化利用

吃得太多,吃得太猛,吃得太雜,吃得沒規律,吃得營養太高,都讓脾胃腸道不堪重負。這些食物補品,要麼都變成了殘渣糞便穿腸而過,要麼就留在體内,成為血脂、血糖、尿酸、尿蛋白、膽固醇等等讓你提心吊膽的檢測指标。

三、各種媒體的言論宣傳誤導

當下很多打着養生旗号的媒體或者講座,利用一些片面的中醫知識,或是内心特别敏感、喜歡對号入座的人産生驚慌感,自認為自己「虛」。

如果你确實是體虛了,那趁着秋涼好好貼一把秋膘吧。都說「秋收冬藏」,秋天正是身體渴望吸收養分的時節,把脾胃調好,把氣血補起來,才好迎接健康的冬季。

而對于更多的「假虛」人群,其實真的不用給自己的身體附加那麼多東西,而是應該适當做做「減法」,相信生命本來的潛力。

秋膘也有用,不要随便扒

或許想瘦身的同學會說:别說貼秋膘了,一身肥肉我扒還來不及呢。

畢竟如今大家基本是「以瘦為美」,有人拼命節食,有人使勁吃草,有人無時無刻不在計算着自己脂肪碳水的攝入量,仿佛多漲一兩體重,都能帶來極大的罪惡感。

保持體重和體型的勻稱正常,戒除不健康的飲食習慣,當然無可非議。但凡事過猶不及,如果一味減脂,盲目追求苗條,對身心健康則是一大隐患。

人之所以要長「膘」,即脂肪,一是為了儲存能量,二是為了保溫取暖,三是為了緩沖減壓、保護髒器。

當人髒器寒冷的時候,不由得會吸收、合成脂肪,形成「膏肓」來包裹、覆蓋髒器。人體體表的脂肪,也是為了有效抵抗寒邪入侵身體的手段。

如果我們視脂肪為大敵,拒絕攝入、武斷減少,甚至是抽出的話,就相當于将五髒六腑暴露在體表一樣。沒有脂肪或膏肓的保護,寒氣直中髒腑,這些人免疫力往往比一般人更弱,也更容易得各種病。

跟診的時候,曾見過一位減肥過度骨瘦如柴的女生,随身都要帶着棉墊子,不然坐在椅子上屁股硌得疼,而且還經常肚腹冷痛,分分鐘就要去廁所。

所以,我們對于脂肪的看法,應該客觀一些,看到它産生的意義和機理,不要光為減脂而減脂,更不要以傷害健康為代價去瘦身。

三步貼秋膘,補身不長胖

貼秋膘的真正意義,在于調和身體的内在平衡,讓自己呈現一種不偏不倚的狀态去應對嚴冬以及未來的生活。

所以怎麼樣補到身體需要的那部分,才是貼秋膘的關鍵。

一、清空腸胃才補得進

如果覺得舌苔白厚、食欲也不是很好,可能吃夏季吃了很多冷飲和水果,那麼你首先要養養胃,去掉脾胃的寒濕氣,恢複消化能力,再進補。否則此時進補,隻能是給身體增加負擔和垃圾,讓人虛胖、乏力。

早上喝姜水紅糖湯暖胃,晚餐适度減少,甚至晚餐不吃,讓胃腸休息,包括水果、酸奶,都不要吃,餓了可以喝粥。直到感覺食欲恢複,舌苔幹淨才好。

二、淡淡補,慢慢來

一口吃不成胖子,從豆制品、堅果開始,讓胃腸慢慢适應。尤其是吃素的人,容易氣血不夠,更要抓住「貼秋膘」的時機。

在秋季,總的進補原則為「增甘酸少辛辣」。而秋天五行應金,五髒應肺,且秋氣肅降而幹燥,最宜滋陰潤肺。

這些平和、清潤的食物非常适合:

谷類:小米,黑豆,玉米;

蔬菜:山藥,南瓜,白菜,土豆,闆栗,蘿蔔,蓮藕,茼蒿,菠菜;

水果:蘋果,柚子,石榴;

肉類:鲈魚,鴨子,瘦肉;

藥膳:百合,玉竹,南沙參

其中,秋天平補尤其推薦吃山藥。真正的補虛養人不長膘。

三、打通營養輸送的管道

說起進補,大家的第一印象大都就是吃,但往往忽略了三焦經這個重要的管道。

三焦在人體裡,是負責通行元氣、疏通水道、運行水谷的器官。很多時候,我們體現出來的「虛」,其實就是氣血精微傳輸不暢,沒有被送到本來的目的地。

要想補到位,必須打通三焦經。特别推薦大家空閑時間多做做八段錦裡「雙手托天理三焦」這個動作:

放松直立,雙臂向上伸直,兩手頭頂交叉,手心朝天,仿佛把天托起,有點像伸懶腰的樣子。眼向上看手背,腳跟提起離地,持續幾秒。兩手放松,腳跟輕輕落地,還原成預備式。反複做九次。

這一式,對于疏通保養三焦有着很好的效果。可以想想看,在做這個動作的時候,人就像是一顆蓬勃挺拔、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既然大樹能在風吹雨打中依然生長成這個樣子,它的生命狀态必然是通暢調和不瘀堵的。

最養人的秋膘不靠吃,而是……

《黃帝内經·四氣調神大論》說:「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卧早起,與雞俱興。」

講完秋季的氣候特征之後,首先說的養生原則,就是早睡早起。

晚上早睡

比夏天早睡一個小時,10點半或者更早入眠,跟随天地,收斂氣機,養腎藏精。既補償了夏日的消耗,又為入冬養足氣血,打好底子。這就是最好的貼秋膘。

中午小憩

秋天是一年中陰陽轉換的時節,子時和午時則是一天裡陰陽轉換的時刻。午時打個盹,完全放松休息,身心安甯地讓陰陽做好交接工作。

早上早起

早起必待「日出」,通常在太陽升起之後半小時内起床最為合适。醒了就不要賴床了,半夢半醒其實也隻是垃圾睡眠。起床後小口慢飲一杯溫水,既能及時為你補充水分,保證身體的正常運轉,又能激活消化系統,迎接早餐的滋養。

好的睡眠狀态,人體細胞修複速度是白天的30倍,這樣的「天補」比什麼秋膘都強。

這樣有節律的睡眠,能減少自己不必要的消耗,從另一個層面來說,也就是對自己最好的補養了。我們之所以會「虛」,或者覺得自己「虛」,其實是因為我們給自己附加了太多不必要的「内耗」。

秋天是豐收的時節,順應天時,調整作息和飲食,把你外耗的精氣神都收回來,涵養身心,這比什麼秋膘都管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