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在地底下挖到了黃金歸誰所有

在地底下挖到了黃金歸誰所有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7 12:22:47

在地底下挖到了黃金歸誰所有?【問答民法典·以案說法】,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在地底下挖到了黃金歸誰所有?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在地底下挖到了黃金歸誰所有(地下挖出寶)1

在地底下挖到了黃金歸誰所有

【問答民法典·以案說法】

●關鍵詞

埋藏物有主文物舉證所有權

●概述

近年來,從地下“挖出寶”事件頻見于網絡,比如挖出銀元、元寶、古董等珍貴物品,人們對這些埋藏物的所有權歸屬常常産生争議,引發社會關注。

●案例

安徽省的李某在某舊宅庭院挖樹時發現一壇銀元,文管所得知後将銀元收回。李某謊稱該舊宅為其祖宅,銀元系祖先埋下,應歸其所有,但并無證據證明。文管所則認為,地下出土的文物屬于國家所有。

●法條

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的文物,屬于國家所有。(第二百五十三條)

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第三百一十四條)

遺失物自發布招領公告之日起一年内無人認領的,歸國家所有。(第三百一十八條)

拾得漂流物、發現埋藏物或者隐藏物的,參照适用拾得遺失物的有關規定。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第三百一十九條)

●專家說法

陳珊珊(北京市大興區人民法院經濟技術開發區法庭副庭長)

桂洋(北京市大興區人民法院法官助理)

挖出貴重埋藏物,舉證很重要

埋藏物,是指藏于他物之中,不容易從外部發現的物。近年來,由發現埋藏物引發的所有權歸屬問題頻見于網絡,引起人們的讨論。

根據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四條規定,拾得遺失物,應當返還權利人。拾得人應當及時通知權利人領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關部門。第三百一十八條規定,遺失物自發布招領公告之日起一年内無人認領的,歸國家所有。第三百一十九條規定,拾得漂流物、發現埋藏物或者隐藏物的,參照适用拾得遺失物的有關規定。

埋藏或隐藏于公民祖宅,且能夠證明屬于其祖産的埋藏物,在無法律明文規定禁止其擁有的情況下,應判定屬于該公民私人财産。銀元案中,涉案銀元年代久遠,李某聲稱該舊宅系其祖宅,銀元系祖輩埋下,但其并未拿出有效證據對其主張進行證明,其對銀元的權利主張不能得到支持,李某無法取得銀元的所有權。此時,該銀元的權利歸屬處于不确定狀态,應當依據民法典關于發現埋藏物的規定予以确定。即由公安機關等相關部門發布對該銀元的招領公告,權利人自公告之日起一年内對該銀元進行認領(須對其主張進行證明),若一年期限之内無人認領,則該銀元歸國家所有。

有些埋藏物年代久遠,兼具有經濟價值與文物價值,屬于文物。文物的歸屬是否同樣适用埋藏物的規定?根據民法典第二百五十三條規定,法律規定屬于國家所有的文物,屬于國家所有。文物保護法第五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内地下、内水和領海中遺存的一切文物,屬于國家所有。同時,我國法律并未完全禁止民間私人對文物享有所有權,文物保護法第六條規定,屬于集體所有和私人所有的紀念建築物、古建築和祖傳文物以及依法取得的其他文物,其所有權受法律保護。文物的所有者必須遵守國家有關文物保護的法律、法規的規定。第五條與第六條并不沖突,應在保障私人對有主文物所有權的基礎上,充分發揮第五條一般性規定的作用。

文物保護法第五十條規定,文物收藏單位以外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可以收藏通過依法繼承或者接受贈與等方式取得文物。祖傳文物可以通過繼承取得,且祖傳文物的私有産權受到法律保護。

司法實踐中也有相關經驗,在最高人民法院2013年公報第5期案例“汪秉誠等六人訴淮安市博物館返還祖宅的埋藏文物糾紛案”中,法院判決對此進行說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第六條規定,屬于集體所有和私人所有的紀念建築物、古建築和祖傳文物,其所有權受法律保護。可見法律允許私人擁有文物。本案中所涉的古錢币屬原告祖父所埋,屬有主文物,原告方依法可以繼承并合法占用,故應判決被告博物館返還涉案古錢币。”該案法官指出:“文物保護法第五條之規定乃法律關于遺存文物的國家所有權的一般性規定,不能就此認為我國境内所有情形下的文物均歸國家所有。文物保護法第六條規定了私人所有的祖傳文物受法律保護,這也正是判定本案的重要法律依據。”(刊登于《人民法院報》2012年9月6日第六版)。公民對祖傳文物等有主文物的所有權得到文物保護法第六條的保障。适用民法典關于拾得遺失物、發現埋藏物的規定,拾得遺失物、發現埋藏物應當返還給權利人,相關主體須對其就該文物享有權利進行證明。

應當指出的是,我國民法典同其他部門法具有協調性與統一性,對發現埋藏物等情形作出了合理且具有可操作性的規定,能夠很好地平衡國家利益與個人利益關系,全方位保障公民合法權益。對于文物的所有權歸屬問題,民法典與文物保護法等法律的相關規定為裁判争議、解決糾紛提供了可靠依據。同時,在司法實踐中,應嚴格把控不同法律之間、不同法條之間的系統性、協調性,做到裁判合理合法、民衆心服口服。

(光明日報報記者王金虎采訪整理)

《光明日報》( 2020年11月30日10版)

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