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文彙報
——“購物 文化”跨界體驗漸成滬上休閑新時尚
明珠美術館與新華書店共同組成上下一體的“藝文”空間,消費者在愛琴海購物中心休閑之餘還能享受高品質的文化展覽。
K11購物藝術中心将藝術、人文、自然三大核心元素融入商業活動,為消費者營造獨特的購物環境。
在石庫門建築舊區基礎上改建而成的新天地,有機注入時尚元素,成為商業與文化融合的樣闆之一。
長甯來福士廣場展出的大象巡遊快閃店裝置作品,通過色彩奇異的雕塑喚起市民的環保意識。
BROWN IE攝影藝術快閃商店亮相來福士廣場,與消費者分享來自全球的影像藝術作品及文化。
徐彙美羅城獨具創意地引入“上劇場”,把優質戲劇演出巧妙融入現代都市生活中心。題圖圖像處理:王梓含
國家地理經典影像盛宴2.0亮相環球港,市民在商場中就能享受高品質文化體驗。
■攝影、撰稿/本報記者 葉辰亮
“混搭風”正吹入申城大小購物中心,“購物 文化”體驗已成為休閑新時尚。去商場看演出、看展覽,或者捧一本書細細翻閱……不用正襟危坐,不用刻意噤聲,在周末的午後品一杯香茗,邂逅一場不期而遇的藝術之旅,商業與文化正呈現出緊密結合态勢。
用特色文化活動吸引客流,以混搭空間布局探索全新商業模式,近年來,不少有實力的地産運營商應時而動,在新建項目中引入各種門類的藝術展覽、體驗活動,有些甚至在規劃時就引入專屬展覽場所,打通購物消費與文化休閑之間的隔閡,讓消費者在大型商場“一站式”享受多元服務。
早在5年前,K11購物中心曾在申城引發一陣“莫奈旋風”。當時,在商場B3層展出的“印象派大師——莫奈特展”,短短3個多月就引來40萬客流。一時間,“去K11看莫奈”成為滬上文藝愛好者的“接頭暗号”。K11推出的“博物館中購物”理念徹底颠覆傳統商業零售模式,将體量巨大、單向溝通的商業零售空間轉向柔性溝通、注重體驗和反饋的融合業态。
寸土寸金的商業地産中,不再是以往拒人千裡的專賣店和層層疊疊的商品展示櫃,更多藝術元素的融入讓整體空間變得有品位、有溫度,消費者也更願意在這樣的環境中流連。一場場特别策劃的藝術活動,不僅潛移默化提升了消費者的文化欣賞水平,也涵養着消費升級新的增長點。
滬上知名旅遊地标新天地,利用南裡北裡文化空間,常年展出各種當代藝術作品,文化休閑成為“金字招牌”。從新天地坐地鐵到徐家彙,上劇場在美羅城啟幕,商場告别擾人的電子産品推銷,徹底改變傳統的生活方式與消費文化。再轉向北,中山公園附近,長甯來福士廣場在聖瑪麗女中舊址煥然新生,保留原有的五座曆史建築及一棵百年銀杏樹,全新演繹文化輪廓中的優雅經典。地鐵一站之隔,普陀入口處的環球港更是以包羅萬象的姿态,涵蓋衣食住行方方面面的消費需求,并且在四樓特辟展覽空間,先鋒藝術與傳統經典交替展出,讓不同年齡層次的消費者都有各自選擇。位于大虹橋商圈的愛琴海購物廣場,還請來日本建築設計大師安藤忠雄操刀,在七樓和八樓打造新華書店光之空間和明珠美術館這一對合二為一的綜合體藝術空間,用一種互相包容的柔性方式成就了一方獨特的文化地标,成為滬上藝術愛好者必去的“網紅打卡地”。
如果說,五六年前文化活動進商場還是類似櫥窗展示的“樣闆間”,示範引領大于實質,那麼在當下,文化已經全方位融入商業活動。隻要看滬上各大商業空間每個周末“人氣爆棚”的各類文化活動、快閃門店,你就能明白商業世界的邏輯已經發生了深刻而深遠的變化。
商業空間的變化,投射出消費者需求從單純購物轉向文化體驗的升級,在網絡購物、送貨上門蔚然成風的當下,商業空間與消費者正一起用獨特的跨界理念探索一片獨具價值的新天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