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談談湯顯祖牡丹亭看法

談談湯顯祖牡丹亭看法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23 09:40:08

談談湯顯祖牡丹亭看法?作者:黃天骥,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中心 ,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談談湯顯祖牡丹亭看法?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談談湯顯祖牡丹亭看法(湯顯祖牡丹亭在創作上别開生面的處理方式)1

談談湯顯祖牡丹亭看法

作者:黃天骥,中山大學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産研究中心。

标題:論《牡丹亭》的創新精神

原文出處:《文藝研究》2016年第7期

2016年是我國偉大的戲劇家湯顯祖逝世400周年,他所創作的《牡丹亭》,“是理解中國文化和中國古典戲劇傳統的一個重要的切入點。”

近幾十年來,我國學術界對《牡丹亭》日益重視,從各個方面加強研究,特别是湯顯祖本人的生平、思想和文藝主張,以及《牡丹亭》蘊含的意旨,都取得了很大的進展。但是,《牡丹亭》藝術上有什麼特點?在創作上有什麼創新之處?這還需要進一步探析。

作者主要從四個方面論述《牡丹亭》的創新精神:第一,沒有明顯的正、反面人物的沖突;第二,引導觀衆進入哲理的思考;第三,塑造了明清戲曲舞台上少有的敢做敢為的男主人公形象;第四,采用有缺憾的“團圓”結局。

首先,不同于一般以愛情為題材的戲曲,《牡丹亭》不強調正、反面人物的沖突,而着重表現人物形象的潛意識和内心矛盾,表現典型人物和所處社會體制、道德觀念的矛盾。

自元代戲曲成熟以來,有些表現青年男女争取婚姻自由的作品,諸如《牆頭馬上》、《倩女離魂》等名劇,無一不是寫年輕一代追求愛情,封建家長竭力反對,或加插一二小人從中作梗。《牡丹亭》完全不同于一般寫青年男女反抗封建家長、争取婚姻自由的戲曲,甚至全劇中的主要角色,沒有一個可以稱得上是反面人物。但是,這部戲的戲劇沖突又是激烈的,以至于杜麗娘付出了生命的代價。而這種沖突,主要表現為杜麗娘内心的沖突。她苦悶到極點,怨懑到極點。湯顯祖隻把大自然的美好和現實社會的黑暗作了強烈的對比,隻讓杜麗娘控訴“錦屏人忒看得那韶光賤”!在戲裡,我們沒有看到有誰以行動在迫害她,卻又分明感受到有一隻無形的黑手,在扼殺她青春的生命。顯然,湯顯祖寫杜麗娘的反抗,不針對任何人,而是通過典型人物與典型環境之間的沖突,對明代社會現實做出總體性的控訴。

在戲曲史上,從來沒有人敢于不通過正面和反面人物的直接沖突,來表現人物形象和社會現實的矛盾,展示劇作的題旨。這一點,是《牡丹亭》“幾令《西廂》減價”的重要原因,是湯顯祖在明代社會轉型時期創新精神的具體表現。

第二,《牡丹亭》不僅寫青年男女對愛情的追求,而且延展到對人性的追求,引導觀衆進入哲理的思考。

元、明時代,文壇上寫青年追求婚姻自由的作品,男女雙方從一開始總是有明确的追求對象。如果把作者寫杜麗娘的追求僅僅局限于愛情,恐怕還未能真正理解湯顯祖創作《牡丹亭》和塑造杜麗娘形象的深層意義。《牡丹亭》在創作上的創新之處,很大程度上在于作者敢于以虛幻的形式,真實、典型地展現青年人愛情萌動的心态,呈示人性中的潛意識。他的筆觸,發掘到人物的靈魂深處。杜麗娘追求的已不僅僅是愛情的問題,而是包裹着要求人性自由的哲理性理念。後來杜麗娘恹恹成疾,垂危時不禁歎息:“輪時盼節想中秋,人到中秋不自由。”可見,在活着時能夠自由自在、天從人願、順性而為的想法,一直貫串在她的生命之中。随着杜麗娘對愛情的追求得到滿足,也意味着她在人性問題上的糾結得到舒解。就劇本結構的嚴謹、情節安排的緊湊而言,《牡丹亭》遠不及《西廂》,但由對愛情的追求延展到對人性的追求、從而引導觀衆進入哲理的思考,這些則是《牡丹亭》的新創造,其深刻性也是“幾令《西廂》減價”的重要原因。

第三,與元、明戲曲舞台上男主人公大多被寫成窩囊廢不同,《牡丹亭》塑造了有情有義、敢做敢為的嶺南才子柳夢梅形象。

在元、明戲曲舞台上,許多劇本中女主人公的形象大都光彩照人。至于男主人公,大多被寫成窩囊廢。出現這種現象,既是劇作者們對女性處境的同情,也是在父權社會中,人們對處于被動地位的女性,通過戲曲演出做出具有宣洩性質的補償。可是,在《牡丹亭》裡,柳夢梅的形象與一般戲曲的男主人公大異其趣,可以說,在元、明時代以愛情為題材的劇作中,他是極為少見的有情有義、敢做敢為的男子漢形象。像這樣一個既癡情又勇敢的書生形象,在元、明劇壇中,從未出現過。

第四,《牡丹亭》建構出獨特的“團圓”結局,樂不勝悲,别開生面。這一切,正是《牡丹亭》藝術創新精神的體現。

在中國,古代戲曲多以大團圓結局,尤其是許多以愛情為題材的作品,大多離不開“大團圓”的模式。《牡丹亭》結尾,團圓是被皇帝“敕賜”的,這本身就說明勉強和被動。整部戲匆匆結束,但說不上皆大歡喜。至于翁婿回家後會不會徹底和解,湯顯祖留給了觀衆想象的空間。可以說,這種有缺憾的“團圓”的結局方式,在《牡丹亭》之前,從未出現過。作者認為,這不是寫作方法的問題,而是劇作家對世界認識的問題。從明代後期開始,不少受到異端思想影響的劇作家,已經認識到現實社會并非如封建正統文人所宣揚的那麼樂觀、完美。在劇壇上,就這一點而言,《牡丹亭》實發其端。

正因如此,《牡丹亭》在結構上,有着特意的安排。明清傳奇結尾的出數,絕大多數為偶數。《牡丹亭》全劇卻為五十五出,屬奇數。在中國傳統觀念中,奇數意味着畸零,象征着不完整。可見,湯顯祖是要讓觀衆和讀者意識到《牡丹亭》的“團圓”并非圓滿。這很不一般的構思,往往會被人忽略,卻是湯顯祖在創作上别開生面的處理方式。

中國社會科學網 劉星摘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