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19日上午,一條長約20米的抹香鲸在浙江甯波象山縣附近海域擱淺,當地漁政和漁民展開救援。20日早上5時20分左右,在漁政船的牽引和護航下,擱淺的抹香鲸成功抵達目的海域,漁政船切斷牽引繩将抹香鲸成功放歸大海。
△抹香鲸擱淺現場照片
△救助抹香鲸現場照片
△擱淺的抹香鲸被成功放歸深海
鲸魚擱淺事件已經不是少數,近幾年,我們經常會在國内外的新聞裡看到此類消息:
2020年7月30日,印尼東努沙登加拉的當地民衆發現有11頭領航鲸在撒布萊久阿地區的海灘擱淺。
2020年9月21日,大約270頭鲸魚在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島淺海灘擱淺。
2022年2月2日,一頭深海鲸魚在希臘近海死亡,此前曾兩度擱淺并獲救。
2022年3月19日,遼甯大連長海縣附近海域發現一頭小須鲸死亡。
……
為什麼鲸魚們總會擱淺呢?
擱淺現象由希臘大哲學家亞裡士多德首先發現并記錄下來,他在《曆史動物學》一書中寫道:“我們不知道它們在陸地擱淺的原因是什麼,據說它們在任何時候都會擱淺,而且沒有明顯的原因。”
△出自1617年Esaias van de Velde的油畫《擱淺在申維甯根和卡特維克之間的鲸魚,旁邊是優雅的看客》 圖: Esaias van de Velde/Wikimedia Commons
到底什麼原因使這一悲劇頻繁上演?
中科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員林文治表示,擱淺情況的接連發生,很可能是因為鲸豚生活的海域發生了某些區域環境事件,如高強度聲學環境污染、海洋水體污染等,導緻鲸豚迷失方向,發生擱淺。
通常,專家将具體原因歸結為以下幾種:
1
個體生病
普利茅斯大學海洋保護學教授Simon Ingram說:“很多時候出現在沙灘上的動物都會筋疲力盡,營養不良,或者因為生病而沒有吃東西,它們可能處于生病的最後階段或者死于海上,然後最終被沖到海灘上。”如果是單獨的鲸魚擱淺,那麼疾病和受傷起主要作用,自身疾病導緻回聲定位系統失靈,而受傷衰老緻使鲸魚太過虛弱,自然死亡沖上海灘。
2
導航失靈
一條巨鲸的眼睛隻有一個小西瓜那樣大,且視力極度退化,一般隻能看到17米以内的物體。鲸魚交流和尋找獵物時,靠聲音來導航的,也就是回聲定位。鲸魚就根據這種超聲波的往返時間來準确地判斷自己與障礙物的距離。在很淺的海灣區域,回聲定位就沒有那麼靈了,難以找到方位,最後就進入淺水區擱淺了。
3
軍用聲呐
人類軍用聲呐産生的噪音也會驚吓到鲸魚,讓它們異常加速浮上水面,進而導緻擱淺死亡。研究證實,鲸魚會躲避海軍用來偵測潛水艇的軍用聲納,例如生性害羞的喙鲸常誤以為噪音是殺人鲸發出的聲音而受到驚吓擱淺。
4
羊群效應
由于一些鲸魚本身是社會性動物,和羊群一樣,有一隻領頭的鲸,如果領頭鲸迷路擱淺之後,其餘鲸想要救援卻忽略了自身的安全,于是鲸群體擱淺的現象就出現了。獸醫病理學家Andrew Brownlow說,“雖然我們并不清楚原因,但群居動物最終會跟着生病的領頭者遊上海灘,或者一起迷路。”
5
環境污染
科學家曾在解剖鲸魚時,發現它們的胃裡有塑料袋、人字拖、塑料杯等等塑料制品,這些東西很可能導緻鲸魚無法進食。此外,污染海水的化學物質也可能擾亂鲸魚的感覺系統,造成鲸魚擱淺。
挪威一鲸魚擱淺 胃裡發現30個塑料袋
2017年2月,一頭鲸魚日前在挪威西海岸擱淺,海洋生物學家在它身體裡發現了超過30個塑料袋和其他人類産生的垃圾。
△研究人員表示,鲸魚的腹部可能因為塑料堵塞而導緻劇烈的疼痛。
△參與解剖工作的卑爾根大學動物學家利斯萊萬德表示,這頭鲸的腹部塞滿至少30個塑料袋,其消化系統内沒有食物,幾乎全被塑料顆粒堵住。
擱淺抹香鲸身上布滿漁網線 解剖遺體發現胎兒
2017年3月15日,一頭抹香鲸擱淺在廣東惠州附近海域,最後死亡,救援人員在它的口中掏出了很多漁網線和塑料袋等垃圾。
3月16日,專家從死亡的抹香鲸體内取出一頭成形的抹香鲸胎兒,長2米、重110.5公斤。
△圖片來源:新華社
為什麼鲸魚擱淺後死亡率很高 人類很難救援呢?
2021年7月26日
十幾頭鲸魚沖向
浙江臨海一處海灘
生命危在旦夕
警民合力
展開鲸魚大營救↓↓↓
雖然此次營救行動非常及時
仍有3頭鲸魚在後續救治中死亡
鲸魚一旦擱淺,即便獲救及時,大多數也很難再次回到大海,因為擱淺本身就會對鲸魚造成一定的傷害,而且擱淺的鲸魚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疾病方面的問題。
2017年,江蘇啟東沿海一頭擱淺三次的座頭鲸死亡,專家初步判斷是因慢性疾病導緻它的導航系統失靈。而第一次被救後重回深水海域時,它已經無法保持平衡,可見擱淺時引起的内傷不小。
鲸類,尤其是大型鲸魚擱淺後,是非常難救助的
中科院水生生物所副研究員郝玉江稱,由于鲸類體型龐大,一旦擱淺,很容易陷入灘塗的泥沙當中,将其救出通常需要數小時甚至更長的時間。為使其遠離生命危險,救援時需注意以下幾點:
将鲸豚身體擺正,使呼吸孔朝上,以保證其正常呼吸;
對呼吸孔進行清理,以防泥水進入呼吸道甚至肺裡引發感染,進而導緻死亡;
由于鲸類沒有四肢支撐身體,擱淺時胸腔腹腔會承受很大的壓力。因此要盡可能在使其在淺水裡,借助浮力來支撐身體;
鲸類的皮膚不能承受長時間的幹燥,要保持其皮膚的濕潤,不能受到陽光直射。
根據不同擱淺鲸豚的身體狀況,救助方式主要有三種:
在鲸豚身體狀況允許的情況下,直接将其放生回海洋中;
對擱淺鲸豚進行保持水分等護理,待漲潮後使其自行遊走;
将受傷嚴重的擱淺鲸豚轉移至人工環境,待其康複後再放歸海洋。
減少鲸類擱淺現象,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中科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副研究員林文治表示,人類活動對包括鲸在内的很多海洋生物都會造成影響:例如,全球變暖造成海洋環境酸化,海洋航運造成水下噪聲污染,海洋垃圾造成的污染等等。對海洋生物的過度捕撈、生活污水排放等,更會對近岸的海洋環境造成嚴重影響。我們能做的很重要一點就是,在尋求人類自身發展的過程中留給野生動物賴以生活的資源,獲取經濟開發與環境保護的最佳平衡點。
最後,希望每一頭鲸魚都不要迷路
也希望大家都能提高保護環境意識
讓這些海洋生物都能自由遨遊
在幹淨、甯靜的大海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