緣于古人的圖騰崇拜,馬圖騰崇拜是從龍圖騰崇拜生發而來,這是因為古代先民對于馬的認識是和對于龍的圖騰崇拜意識緊密聯系在一起的。關于負圖出河的“龍馬”,或者認為此馬具有龍的特征,或者是以龍來比喻馬。不論是哪種說法,馬與龍都有割不斷的關系。馬的奔馳跳躍輕健快捷,和人們想像中龍的騰飛之狀有相似之處。因此,自古以來常見以龍來比喻馬,或者将馬中之優秀者直接稱之為龍。《周禮·夏官·廋人》雲:“馬八尺以上為龍,七尺以上為騋,六尺以上為馬。”可見在古代是把身高八尺以上的好馬稱之為龍的。《禮記·月令》謂天子郊行祭祀有“駕蒼龍”語,“蒼龍”就是良馬之名。于是,後世每遇良馬,則名之為“龍子”、“像龍”、“龍駒”、“龍種”或“龍馬”。古代人們之所以把馬擡升到和龍的圖騰崇拜同樣的高度,是因為馬在人類的生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