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何首烏不用特殊處理,隻要清洗幹淨即可食用。何首烏,又名多花蓼、紫烏藤、夜交藤等。是蓼科蓼族何首烏屬多年生纏繞藤本植物,塊根肥厚,長橢圓形,黑褐色。生山谷灌叢、山坡林下、溝邊石隙。産陝西南部、甘肅南部、華東、華中、華南、四川、雲南及貴州。其塊根入藥,可安神、養血、活絡,解毒(截瘧)、消癰;制首烏可補益精血、烏須發、強筋骨、補肝腎,是常見貴細中藥材。
《本草綱目》記述:漢武時,有馬肝石能烏人發,故後人隐此(何首烏)名,亦曰馬肝石。唐代李翺有《何首烏傳》雲:何首烏苗如木藁光澤,形如桃柳葉,其背偏,獨單,皆生不相對。有雌雄者,雌者苗色黃白,雄者黃赤。其生相遠,夜則苗蔓交或隐化不見。醫學著作《大明本草》(《日華子本草》,五代時期著作)記述:因何首烏見藤夜交,便即采食有功,因以采人名爾。《開寶本草》(宋)曰:本出順州南河縣,今嶺外江南諸州皆有。蔓紫,花黃白,葉如薯蓣而不光。生必相對,根大如拳,有赤、白兩種,赤者雄,白者雌。其時已有以醋制法炮制何首烏的記載。日本人大賀歌子于1918年7月在今遼甯省複縣得利寺采集到何首烏标本,存于北京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