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嘉興日報-嘉興在線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鐘南山、李蘭娟、張伯禮、仝小林等一位位德高望重、醫術精湛的抗疫勇士痛擊疫情,鼓舞人心。曆史上,也曾湧現過許許多多這樣的抗疫勇士,嘉興海甯籍的大國醫王孟英就是其中一位。
這些天,全國人民防控疫情阻擊戰捷報頻傳,由海甯市中醫院原院長錢菁曆時2年著、海甯市文教衛體與文化文史學習委員會編的23.2萬言專著《大國醫王孟英》,已由浙江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發行。“兩年前着手寫這部書時,根本不知道後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寫好編好正式出版時,居然遇上新冠肺炎疫情。”錢菁感慨,《大國醫王孟英》恰逢防控疫情期間問世,可幫人們更深入地了解曆代以來大國醫以及更多醫者适逢疫情挺身而出、竭力圖治的風采風範,以幫人們增強早日戰勝疫情信心。
據了解,王孟英大名王士雄,生于1808年3月,海甯王氏二十七世孫,清代著名中醫學家。他年少時謹遵“不為良相,則為良醫”之祖訓,立志繼承盂缽,研讀醫籍、史書和古文詞,夜以繼日、孜孜不倦。1837年,江浙一帶疫病流行,他毫不畏懼,全身心投入救治,治愈者甚多,并著《霍亂論》刊行于世。在上海時,适逢霍亂肆虐,死亡者日增,他挺身而出、竭力圖治,并修訂重刊《霍亂論》,以應滬上醫務界急需。
“王孟英注重從實踐中求得真知,又善于博采衆家之長,一生著述甚豐,還評注多部前人醫學著作。”據介紹,王孟英的《溫熱經緯》一書論瘟病治療,共載方113首,影響極大。時人稱頌他善治疑難雜症,“若有天授”。醫學界将他與葉天士、薛生白、吳鞠通并列為“溫病四大家”。其醫案廣征博引,議論縱橫,理暢辭達,立法有宗,遣藥有素,配伍合度,具有很高的學術研究價值。更為可貴的是,王孟英不僅醫術精湛,為一代名醫,更具有救人疾苦的崇高品德,所以深為普通民衆的愛戴與信賴,為後代所傳頌、所景仰。2011年,央視《百家講壇》節目曾對大國醫王孟英做過專題介紹,反響很大。
錢菁1957年出生,海甯錢氏後人,讀中學時即能吟詩作賦,國學功底深厚,年輕時即從浙江省名中醫朱煉之先生學習中醫。工作之餘收藏書畫、鑒賞古書、頗有心得,卸任海甯市中醫院院長後更以傳承中國傳統文化為己任,每日八小時外徜徉故紙堆搜集資料,廢寝忘,迄今已編著出版《海昌餘韻——海甯人文掌故拾遺》《細說海甯》《王和伯醫案精選》《老醫甲子醫驗——朱煉之六十年學術經驗集》《海甯曆代醫家學術要略》等曆史人文書目,傳播中華中醫文化和曆史人文知識,深為讀者喜愛。
“我對王孟英研究的興趣,始于36年前。”錢菁告訴記者,時在1982年9月,浙江省中醫學會在海甯鹽官召開首次學術研讨會,朱煉之先生是這次會議的承辦者,他因此參與了會議的策劃、籌備、接待以及會務等全過程,在會上第一次感受到王孟英在中醫界的學術地位,遂對這位大國醫産生了濃厚興趣。 2014年退居二線後,較多的業餘時間重新喚起了他對文史研究的興趣,于是通讀了王孟英上百萬字醫案,以及地方文獻、王孟英的好友日記等,為王孟英立傳的沖動便油然而生。
《大國醫王孟英》的最初書名為《王孟英傳》,成書前,錢菁還曆時兩年,沿着王孟英的足迹,走訪海鹽水北,金華孝順街,杭州帽兒巷、餘杭臯亭山,桐鄉濮院,台州玉環,江西宜黃、金溪等地,查方志,找線索,收集了大量的鮮活材料。“其間,我一直被王孟英堅毅的性格、博學的才華、執着的精神以及敢于批判的勇氣所鼓舞,也被王孟英高尚的醫德、精湛的醫術、善良正直的人格、溫文儒雅的品性所感動。”錢菁說,那兩年,他似乎又一次經曆了穿越,“王孟英成了我夢魂萦繞的一部分,仿佛在他身邊實實在在地做了兩年學生”。
據悉,在學術界,王孟英的卒年一直成謎,在寫《大國醫王孟英》的過程中,錢菁已考證出大國醫王孟英的卒年卒月卒日及死因,終以新發現解開謎團,填補了一項空白。
來源:讀嘉新聞 文字記者:陳強 編輯:陳強 責編:錢姬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