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航MU5735事故發生以來,牽動着億萬人民的心,搜救工作也一直沒有停止,在黃金72小時内,搜救人員全力以赴,希望能盡快發現幸存者。
許多人都痛心疾首,心裡也不免産生疑問,客機在設計之初為何沒為乘客和機組人員配備降落傘?在客機出現故障時,人們在高空跳傘就可以自救,高空跳傘有那麼難嗎?
其實這是老生常談的問題,客機在設計前就沒考慮過給乘客配備降落傘,不但乘客沒有,乘組人員也沒有降落傘,客機将所有的賭注都壓在了提高安全性能方面。
你眼中的跳傘是什麼樣子的?
背上主傘副傘包,戴上護目鏡,從飛機一躍而下,自由自在地在空中翻滾旋轉,随意高度拉動傘環,“砰”的一聲降落傘應聲彈出,随後緩緩落地,雙腿繃直,落地借勢翻滾幾圈,潇灑地結束了此次跳傘。
其實,真實的跳傘遠比人們想象中複雜得多,也危險得多。
客機的巡航高度在8000米至10000米之間,在這種高度下,沒有跳傘經驗的乘客不穿戴防寒服,不配備氧氣設備跳傘的話,生還幾率幾乎為零。
跳傘的最适宜高度在80米至3000米之間,最低安全開傘高度在500米左右,沒有跳傘經驗的乘客沒有辦法預估高度,所以跳傘逃生不可能完成。
還記得2008年汶川地震時,中國空降兵15勇士在5000米左右的高空縱身一躍,就已經創造了傘兵高空跳傘的奇迹,普通人再厲害也不會超過每天訓練的空降兵。
高空跳傘的成功與否,是由許多因素決定的,沒有經過專業訓練的普通人,是不可能完成高空跳傘的。近萬米的高空之上,空氣稀薄,氧氣含量極低,溫度也達到了-42℃左右,寒冷缺氧能讓人瞬間失溫和窒息。
高空跳傘前,先要透過密集的雲層間隙尋找合适的着陸點,然後依次走向艙門并且果斷跳傘,和前方跳傘人員拉開間距和時間,在合适的高度開傘。這些操作都需要長年跳傘累積起來的經驗。
如果和前方跳傘人員間距過小、時間過短,很容易使雙方的傘繩纏繞在一起,開傘過早很可能會失溫和窒息,開傘過晚,則可能和直接墜落的後果是一樣的,直接砸到地面上。
在空中還要判斷風向,操作降落傘下降的方向和速度,不然的話很容易直接墜落在樹上、海中、車流中、高壓電線等危險的地方。
降落觸地也是需要掌握正确的動作技巧,并不是緊繃雙腿,直戳地面,而是要躬身彎腰,在觸地的刹那用力向上躍起,先收縮再反彈,才能吸收沖擊力。
另外,客機因故障下墜的過程非常快,時間非常短,如何讓沒經過訓練的人從艙門一個接一個跳傘也是難題。
降落傘的規格
降落傘不止一種,分幾種規格,主要為救生傘、傘兵傘、教練傘、運動傘等。
從形狀上來區分的話,圓形傘是最為常見的,這種傘造價低,操作相對簡單,也較為安全,但受風力影響較大,如果天氣較好,這種圓形傘是最合适的。
在圓形傘上打洞後,就變成了超低空降落傘,它的穩定性和操作性也随之提高,對跳傘能力要求極高。
方形傘及橢圓形傘的穩定性也比較差,需要使用者有很強的跳傘能力,但是這種傘能夠精确地控制方向,着陸沖擊也較小,也是尖子空降兵、引導員的專用降落傘。
最後
沒有經過訓練的普通人無法完成正常高度的跳傘,就更别提8000米至1000米高度的高空跳傘,基于種種原因,客機并沒有配備降落傘。
圖片來自網絡,侵聯必删。
#沒有應答的東航MU5735機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