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旅遊

 > 青海旅遊資源的發展

青海旅遊資源的發展

旅遊 更新时间:2024-08-19 11:12:18

青海旅遊資源的發展(深挖河湟古老文化)1

圖為享有“小故宮”美譽的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瞿昙寺建築群。(資料圖)供圖

圖為享有“小故宮”美譽的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瞿昙寺建築群。(資料圖)供圖

中新網西甯7月17日電 題:青海海東:深挖河湟古老文化,支撐城市崛起

中新網記者 張添福

黃河流域的河湟文化,是以中原文明為主幹,不斷吸收融合遊牧文明、西域文明形成的包容并舉、多元一體的文化形态。而青海省海東市作為河湟文化的發祥地和核心區之一,正挖掘河湟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為海東城市崛起賦予文化支撐。

黃河流域的河湟文化與河洛文化、關中文化、齊魯文化一樣,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海東市文體旅遊廣電局局長郭虎春日前表示,河湟文化發祥地和核心區之一的海東市,擁有地域文化的獨特性,如海東市地處黃土高原與青藏高原、中原文化與西域文化、農耕文明與遊牧文明的交彙地帶,素有“極地門戶、青藏首站”之稱,自古就是唐蕃古道要沖、海藏咽喉。

青海旅遊資源的發展(深挖河湟古老文化)2

圖為依據河湟文化研發的文創産品。(資料圖) 張添福 攝

“海東柳灣遺址是中國黃河上遊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原始社會部落聚集區遺址,出土4600年前的彩陶文物4萬多件;海東喇家遺址是全國唯一的黃河史前地震、洪水災難遺址。”郭虎春說,由此可見,海東市擁有曆史文化的厚重性。

同時,海東擁有民族文化的融合性。如大量戎狄羌先民内徙,中原先民陸續遷入,融合形成了漢、藏、回、土、撒拉、蒙古等19個民族,少數民族占總人口的51%,其中土族、撒拉族自治縣全國唯一,各民族文化并存,繁榮并進,和諧穩定。

此外,海東民間文化擁有多元性,中原儒道文化、藏傳佛教文化、伊斯蘭教文化在此彙集交流,而非遺項目作為文化的最直接體現,達1036項,占到全省的60%以上,其中,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19項。

“青藏高原東部獨有的生态分布,如高原、森林、草原、丘陵,地貌豐富;河湟谷地作為青海最适宜農業生産區,是全省最大的農業基地,孕育了獨具魅力的高原農耕文化。”郭虎春說,海東生态文化具有立體性。

青海旅遊資源的發展(深挖河湟古老文化)3

圖為海東市土族兒女的納頓節表演。(資料圖) 石延壽 攝

據悉,目前海東市為更好地保護、傳承、弘揚河湟文化,正在建設河湟文化博物館,其由四大展廳構成,主題分别為“河湟文明·源同九州”“河湟古道·交融天下”“河湟家園·和美向榮”“河湟築夢·創建輝煌”。

與此同時,海東市近些年通過舉辦絲路花兒藝術節、河湟文化藝術節、青海(河湟)農産品展交會、國際搶渡黃河極限挑戰賽、沿黃河馬拉松賽等,為古老河湟文化的挖掘、傳承注入“強心針”。

而海東市2019年創辦的“青海年·醉海東”系列活動,開展各項文化惠民活動數千場次,斬獲“世界最長的鼓隊列”“最多人數交杯共飲青稞酒”兩項吉尼斯世界紀錄,成為海東建政以來舉辦的影響力最大、吸引遊客最多、活動規模最大的節慶活動,成功跻身省内外關注度最高的春節“大事件”。

“要從國家高度、全局視野深度審視黃河文化,深入研究黃河視域下的河湟文化,挖掘河湟文化蘊含的時代價值,在推動黃河流域生态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這一重大國家戰略中搶占先機,進一步強增文化自信,為海東城市崛起賦予文化支撐,為社會長治久安強化文化引領,努力推動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全面發展,為實現海東在蘭西城市群崛起打下堅實基礎。”青海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海東市委書記鳥成雲說。(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旅遊资讯推荐

热门旅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