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春節習俗的神話傳說

春節習俗的神話傳說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30 07:47:33

  作者:馮增嶺

  文革時期,橫掃一切牛鬼蛇神,清除所有封建迷信,什麼祭祀上供、燒香磕頭,統統在掃除之例。記得有一年我們村還出現了一件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按傳統習俗,每年除夕一大早,每家的男丁們就要拿着引路香到村外請已逝的“爺爺奶奶”們回家過年。可那時風聲鶴唳,誰敢明目張膽去請“爺爺奶奶”。膽小的人隻好免了這一程序,闩上門悄悄擺上供品念叨念叨,也算心到神知。可也有那不肯将就的,偏要冒着風險去完成這一任務。我們村就有這麼一位老漢,他喬裝打扮,一大早背着糞筐,拿着糞叉,裝作去村外拾糞。在他請“爺爺奶奶”回來的路上,遇到了巡查的治安員。治安員看他鬼鬼祟祟的樣子,厲聲喝問他,幹什麼去了?他謊稱到村外轉悠着拾糞去了。治安員用狐疑的目光上下打量着他,突然發現他袖口裡冒出縷縷香煙,便質問道,袖子裡是什麼?他不情願地将藏在袖子裡的香拿出來。治安員一看,勃然大怒,原來你是在搞地下活動,老實交代,到底你是幹什麼去了?老漢見實在抵賴不過,隻好說,我去給“爺爺奶奶”說聲,現在是新社會,不興燒香上供啦,叫他們今天别等着啦!治安員一聽,氣得哭笑不得,說了一圈一遭,原來你還是信神信鬼呐!

  春節習俗的神話傳說(民俗拾趣春節祭祀斷想)(1)

  這個真實的笑話,是特殊時期的百姓故事。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傳統文化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尊祖敬宗是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是我們民族孝文化的主要内容。《孝經》首句雲:夫孝,德之本也。中國人把孝看作立身之本,曆代封建王朝把孝當做立國之本。中國有句俗語:忠臣出于孝子之門。在科舉制實行之前,封建王朝的官吏都是通過舉孝廉層層選拔上來的。當然,在封建社會裡,也有把孝道提高到不應有的高度的情況,比如,不分是非的提出“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的荒唐理論,戕害了不少為臣為子者。

  一年相見一年老,三年不見白了頭。人到中年,越覺日月如梭,時光易逝,反而懼怕年的倏忽而至。年終歲尾,盤點所獲,大有“一事無成驚逝水,半生有夢化飛煙”之慨。進而聯想到自己一旦作古,成了被人供奉的“爺爺奶奶”之例,有否值得後人記取的一點一滴。想到此,不由人心生曆史責任之感,人生一世,草木一秋,雖說千古往來皆是客,但人過留名,雁過留聲,我們這一輩能給後人留下什麼,我們能讓後人銘記什麼,我們給曆史創造了什麼?這是值得我們深刻思考的人生大課題,需要我們用一生的行動去解答。

  春節是中華民族一年當中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是人神鬼共享共樂的日子。在這普天同慶的時刻,我們祭祀前人,供奉祖先,也是對他們的緬懷和思念,以表達我們的感恩之心、懷念之情。此時此刻,人鬼交流之際,那些留下豐功偉業德澤後人的先人們定會含笑九泉問心無愧,那些傳承祖德光耀門楣的後生一定理直氣壯無愧今生。看來,供奉祖先不僅僅是在告慰先人英靈,也是激勵後人奮進的一種有效方式,有其存在的現實意義和文化價值。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