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由來:
1、古稱"河漏",又稱"活絡".為北方及西北地區風行的面食,曆史悠久,早在1400多年前,先人就用牛角鑽6-7個小孔,孔如粗麻線大小,面糊放入牛角内,落入沸水鍋中煮成面條。
2、傳說,康熙皇帝指專人對全國風味小吃進行統計上報,而"河漏"也被作為其中一種上報朝廷。一天,康熙尋吃名吃時,看到“河漏”,随命人做好食之。但因名字“河漏”之諧間與治理河道不協調,心中不快,揮筆把“河漏”改為“饸饹”。
3、據傳,郏縣饸饹面是明初由陝西傳入的,初以荞麥面為主料,配以 熟羊肉、蔥花等熬制的羊肉湯。當時,居民使用一種叫饸饹床子的工具,“自制自食”。清末時,以小麥面代替荞麥面,口感營養更勝一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