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說為北魏皇帝拓跋焘。相關線索如下:
1、《魏書》卷世祖紀:北魏太武皇帝拓跋焘神鹿二年即公元429年,“秋七月,車駕東轅,至黑山,校數軍,實班購王公将士各有差。”這時花木蘭“昨日見軍貼,可汗大點兵”。
2、《木蘭辭》中連花木蘭父親這樣的年邁之老卒都要參軍,可見情勢之嚴重,國家已經沒有多少選擇的餘地。曆史上,确實是在429年,北魏掏出了最後的血本,來跟柔然展開一決生死的大戰。
3、花木蘭替父從軍,北魏皇帝拓跋焘率軍一直将柔然趕到漠北,“北度燕然山”,燕然山即今蒙古共和國杭愛山。 花木蘭遠離故土,發出“不聞爺娘喚女聲,但聞燕山胡騎鳴瞅瞅”的感慨。
4、太武皇帝太平真君即公元441年:“行幸陰山之北”。花木蘭從軍正好12年“歸來見天子,天子坐明堂”。天子接見花木蘭,封她為五品尚書郎,她怕女兒身份暴露,犯下欺君之罪,提出“願借明駝千裡足,送兒還故鄉” ,史書的年代和木蘭辭的12年完全吻合。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