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語文各類答題技巧

語文各類答題技巧

知識 更新时间:2024-06-16 20:00:35

語文各類答題技巧?語文答題技巧歸納一、寫作手法,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語文各類答題技巧?以下内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語文各類答題技巧(語文答題技巧歸納)1

語文各類答題技巧

語文答題技巧歸納

一、寫作手法

寫作手法指寫作中使作品更好的藝術表現手法,包括表達方式、修辭手法、表現手法等方面 1、表達方式常見的有五種:記叙、議論、抒情、描寫、說明。 2、修辭手法種類很多,有大家熟悉的:比喻(明喻、暗喻和借喻,博喻),借代,誇張,對偶,比拟(拟人、拟物),排比,設問,反問。其它的互文, 起興等在文言文中用得較多,也可以了解一下。 3、常見的表現手法: 聯想、想像、象征、渲染、烘托、對比、襯托、用典、欲揚先抑、以小見大、正面側面描寫、虛實結合、動靜結合、托物言志、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二、一句話或者一段話在文中的作用

(一)文首:1、開門見山,開篇點題。2、引起讀者興趣(以事件故事為主)。3、引出下文……。4、總領全文(總括性句子)。5、奠定感情基調。6、渲染氣氛(一般為景物描寫)。7、設置懸念,吸引讀者。8、為後文……做鋪墊或者埋下伏筆。

(二)、文中:1、承上啟下(過渡句)承接上文……,引出下文……2、點明中心(議論抒情句)

3、總結上文。4、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形象(一般為景物描寫)5、設置懸念,吸引讀者。6、為後文……做鋪墊或者埋下伏筆。7、推動情節發展。

(三)文末:結構上——1、照應開頭或者标題。2、總結全文。

内容上——1、總結全文。2、深華中心,點明主題。3、委婉含蓄,言未盡而味無窮,引人深思(問句式含蓄的結尾)。4、強調了……呼籲……(斬釘截鐵式短句結尾)

三、環境描寫的作用

1、描寫了怎樣的環境。2、交代故事發生的背景。3、渲染了怎樣的氣氛。4、烘托人物怎樣的形象或烘托人物怎樣的心情。5、奠定了文章的感情基調。6、推動故事情節的發展。7、為後文某個情節作鋪墊或埋下伏筆。

四、标題的含義和作用

(一)含義:表面含義和深層含義

(二)作用:1、線索作用,使文章結構緊湊。2、新穎獨特,設置懸念,吸引讀者。3、巧用……修辭。4、揭示文章的寫作内容。5、凸顯文章中心。6、抒情載體或對作者有重要作用(一般為事物)

五、引用的作用

1、說明文中叫引資料的說明方法,說明了對象怎樣的特點,使說明更有權威性和說服力。

2、運用了引用的修辭方法,增加文章書卷氣,吸引讀者。3、豐富文章内涵,突出本段或本文強調的中心。

六、比喻、拟人修辭賞析

1、比喻:運用了比喻,把什麼比作什麼,生動形象的寫出對象什麼特點,表現了作者什麼情感。(偶爾也有為下文什麼内容作鋪墊)

2、拟人:運用了拟人,把什麼人格化了,生動形象的寫出對象什麼特點,表現了作者什麼情感。(偶爾也有為下文什麼内容作鋪墊)

 3、排比:有氣勢、加強語氣、一氣呵成等;答題格式:強調了+對象+特性

 4、設問:引起讀者注意和思考;答題格式:引起讀者對+對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5、反問:強調,加強語氣等;

 6、對比:強調了……突出了…… 

 7、反複:強調了……加強語氣

七、句子賞析和含義理解

1、描寫方法角度:人物描寫五種方法;從視覺、嗅覺、聽覺、觸覺、味覺角度;正面或側面;從事物的顔色、形态、質地、姿态……

2、修辭角度(比喻、拟人、誇張、排比……)

3、句子的含義:抓住句子中的一到兩個關鍵内容,用文中的意思或句子诠釋,整句話意思結合文章中心用自己的理解簡要直接的表述出來,表達什麼情感,含蓄的批評什麼,呼籲什麼等)

八、單字品析

1、釋字詞。2、定性(一般為動詞或形容詞),如果有修辭要點明什麼修辭3、描寫了對象什麼情态或過程等。4、表現了人物什麼感情。

九、詩句賞析

1、生動散譯。2、運用修辭或寫法。3、表現情感或揭示哲理。

十、插叙的作用

1、簡要叙述插叙的内容。2、使情節更加跌宕起伏,吸引人。3、推動情節的發展,為後文什麼内容作鋪墊。4、補充順序的不足,豐富文章的内容,以此突出中心。

十一、關于“結合文章内容分析”和“結合文章内容分析”、“結合生活實例”答題技巧

1、“結合文章内容分析”:正如文章中……(一定要結合文中的關鍵詞語和核心事件)

2、“結合文章内容分析”:在實際生活中……(一定要緊扣文章中心和自己的體會,句子通暢有文采,内容充實)

3、“結合生活實例”:例如在……時候,我們要……(一定要舉具體的例子——跟文中中心極其相似的事件,然後加以闡述)

十二、記叙的線索及作用(這篇文章以什麼為線索?作用?):

1、線索:(1)核心人物(2)核心事物(3)核心事件(4)時間(5)地點(6)作者的情感。

2、作用:是貫穿全文的脈絡,把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有機地連在一起,使文章條理清楚、層次清晰。

十三、人稱代詞的作用:

第一人稱:真實可信,适于心理描寫。

第二人稱:親切、自然,便于感情交流,進行抒情,還能起拟人化的作用。

第三人稱:可以多角度描寫,顯得客觀冷靜,不受時空限制,便于叙事和議論。

十四、閱讀中注意事項

  1. 學會勾畫關鍵的詞句(一般為感悟性和總結性的,可以采用不同的标記,不宜勾畫太多,五六處為佳,當然平時學習就應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
  2. 認真審題,磨刀不誤砍柴工。
  3. 分清問題的個數,标好序号,有條理的答題。
  4. 涉及作用性的問題,務必緊扣中心(把深化點明中心,挂在筆頭)

古詩詞鑒賞知識歸納

一、基本知識點:

1、寫作手法:

(1)常見表現手法:

用典、聯想、想象、虛實相生、動靜結合、以動襯靜、以靜襯動、以小見大、襯托、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賦、比、興

(2)抒情方式:

直抒胸臆、間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物抒情)

(3)常見修辭手法:

比喻、拟人、對比、對偶、互文、誇張、反問等

2、詩歌的分類:

(1)送别詩:抒寫離情别恨,給友人激勵勸勉

例: 《渡荊門送别》(李白)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渭城曲》(王維)

(2)羁旅詩:描述個人見聞,表現羁旅生涯産生的思鄉懷親之情。

例: 《旅夜書懷》(杜甫) 《天淨沙 秋思》(馬緻遠) 《春夜洛城聞笛》(李白)

(3)詠史懷古詩:以評論曆史事件和人物,憑吊古迹為内容,抒發思古幽情,針砭時弊,多用聯想、想象、古今對比的寫法。

(4)邊塞詩:奮勇殺敵,建功立業的愛國激情;對戰争的不滿;戍邊将士對家鄉親人的思念。

例: 《使至塞上》(王維) 《漁家傲 秋思》(範仲淹)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辛棄疾)

(5)詠物詩:用自然或社會事物來表達詩人情感,多采用象征、比拟、托物言志等手法。

例: 《蔔算子 詠梅》(陸遊) 《石灰吟》(于謙) 《梅花》(王安石)

(6)寫景詩:通過描寫自然景物來寄寓情感,多采用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等手法。

例:《錢塘湖春行》(白居然) 《過故人莊》(孟浩然) 《西江月》(辛棄疾)

(7)閨怨詩:哀青春易逝,向往幸福未來,抒寫對人生感慨,對親人思念。

例: 《望江南》(溫庭筠) 《武陵春》(李清照)

3、詩歌的寫作風格:

(1)流派風格:

田園詩——恬淡閑适 諷喻詩——激憤

山水詩——清新自然 詠史詩——雄渾壯闊

邊塞詩——悲涼慷慨、悲壯蒼涼

(2)作家風格:

李白——雄奇誇張、想象浪漫、憤世嫉俗

蘇轼——曠達豪放

杜甫——憂國憂民,沉郁頓挫,心系天下

岑參——抒寫邊塞将士雄風

辛棄疾、陸遊——愛國情懷,激憤之懷

李清照、柳永——細膩情懷,婉約凄切

王維——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清新優美

陶淵明——向往田園歸隐之樂,閑适恬淡

4、詩歌常見的意象:(用以抒發作者情感的物象,叫意象)

菊——隐逸、高潔; 梅——堅強、不屈不撓、不畏嚴寒;

松柏——堅挺、傲岸、堅強; 柳、折柳——送别、留戀、傷感;

鴻雁——思念、孤獨; 子規(杜鵑)——悲慘、凄恻;

沙鷗——飄零、傷感; 江水——時光的流逝或者愁緒;

酒——歡悅得意或失意愁苦; 明月——團圓或思鄉;

夕陽——失落、消沉、思念或珍惜美好的人生;

霜——人生易老,社會環境的惡劣,人生的坎坷;

雲、秋蓬——遊子漂泊不定; 蓮花——潔身自好、不與世俗同流合污;

梧桐——凄涼悲傷的象征 ; 猿啼——常象征悲哀、悲傷的感情;

羌笛——凄切、思親思家 冰雪的晶瑩——心志的忠貞、品格的高尚

5、表達效果(作用):

意境優美、意境深遠、言近旨遠、深化意境、升華主旨、意味深長、耐人尋味……

二、鑒賞詩歌的一般步驟:

1、看題目:題目中經常會蘊藏着與主旨相關的信息。

2、看主體:

(1)古人所用意象基本帶有固定的、特定的含義和情感寄托;

(2)抓住表達情感的關鍵字,如“萬裡悲秋常作客”中的“悲”。

3、看背景:詩歌鑒賞題中,有時會有詩人人生經曆及寫作背景的相關注釋,一定要仔細分析,知人論詩、知事論詩。

三、常見的題型:

1、提煉全詩的主旨或作者的思想感情:

方法:這首詩采用(某種表達方式、修辭方式、表現方法),寫出了(某個意象的某種)特點,表現了(突出了)某種思想、感情,起到了某種作用。

2、賞析句子:

方法:先從寫作手法(表現手法、抒情方式、修辭手法)或者抓關鍵字賞析,再聯系詩歌的主旨或詩人的情感回答。

3、賞析關鍵字或詞:

方法:先分析采用了什麼寫作手法,再聯系詩歌的主旨或詩人情感。

注意:分析關鍵詞的時候,如果沒有采用任何寫作手法,應先結合全詩解釋詞語的含義,再聯系詩歌主旨或詩人情感分析。

4、直接問全詩采用的寫作手法及其作用。

方法:分析作用時聯系詩歌的主旨或詩人的情感。

5、詩句所描繪的畫面。

方法:将詩句直接翻譯出來,再增加修飾性的詞語,讓畫面優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