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蜀漢昭烈帝劉備的兒子,相信絕大多數人最先想到的都會是“扶不起的阿鬥”,也就是蜀漢後主劉禅。其實,劉備一共有四個兒子,除了親生兒子中最年長的劉禅之外,還有劉永、劉理,以及養子劉封。這其中,劉禅繼位為帝,劉永因為與奸宦黃皓不和被疏遠,劉理早逝,而劉封則是在諸葛亮的勸說下被養父劉備賜死。
盡管并無血緣關系,但劉封仍然為了蜀漢盡心盡力,曾經憑借出衆的武勇立下赫赫戰功。然而,他最終的下場卻如此凄慘,實在令人感歎不已。那麼,造成劉封之死的到底是什麼,為何主張以仁義治國的劉備會如此殘忍,不惜将自己的養子賜死呢?
東漢末年,劉封生于長沙郡羅縣,也就是今天的湖南省嶽陽市湘陰縣一帶。據《三國志》記載,劉封“本羅侯寇氏之子”,因此其本名應為寇封。與此同時,他還是“長沙劉氏之甥”,屬于西漢長沙定王劉發一族的外親。然而,漢朝時被封為羅侯的隻有窦氏和鄧氏兩家,因此一種說法認為劉封其實是羅侯窦氏後裔,史書在此處出現了失誤。
不過,也有一種說法認為漢桓帝時,昔日東漢開國功臣寇恂的曾孫寇榮得寵,其侄迎娶了漢桓帝的妹妹益陽長公主。聯想到益陽縣與劉封出生的羅縣同屬長沙郡,或許是當年寇氏與益陽長公主生下一子,此子又迎娶了長沙劉氏之女,生下劉封。如此一來,有關劉封身世的描述便充分且合理了。
或許正是因為擁有如此不凡的出身,來到荊州之後已經四十歲卻仍沒有繼承人的劉備才會将其收為義子。後來劉備與劉璋反目,率軍攻打成都,諸葛亮、張飛則帶領荊州兵馬溯長江而上平定益州各地。在此過程中,剛剛二十出頭的劉封表現出色,他武勇過人,立下汗馬功勞,并因此在益州平定後被封為了副軍中郎将。
建安二十三年(218),劉備、曹操相持于漢中,前者派遣劉封前往陣前挑戰,曹操大怒,當即下令召來自己的兒子曹彰迎戰。不過,還沒等曹彰趕到漢中,曹操就已經退兵了。次年,孟達出兵攻打上庸,為了監督孟達,劉備派劉封前去統領孟達的軍隊。在與孟達一同占領上庸之後,劉封被封為了副軍将軍。
同年,關羽揮師北伐,在圍困樊城、襄陽後多次要求劉封、孟達出兵相助。然而,劉封與孟達卻表示上庸等地剛剛攻下,不敢輕易用兵,于是沒有答應。後來東吳襲取荊州,關羽兵敗身亡,劉備認為劉封、孟達不及時援救是導緻關羽之死的重要原因,于是頗為不滿。沒過多久,劉封與孟達爆發沖突,前者奪走了後者的儀仗隊。
既擔心劉備因關羽之死懲罰自己,又與劉封決裂的孟達幹脆率領自己的部曲投靠了曹魏。随後,孟達随徐晃等魏将征讨劉封,熟悉劉封的孟達修書一封,表示如今劉禅已經被立為太子,作為養子的劉封處境尴尬,不如投降于魏。盡管劉封堅決不接受孟達的勸降,但由于申耽、申儀背叛,他隻得率領敗軍逃回了成都。劉封回到成都後,劉備責備他欺辱孟達導緻其背叛、不及時救援導緻關羽身死。
此時,諸葛亮也向劉備進言,認為劉封盡管武勇過人,但性格剛強勇猛,如果日後劉備去世、劉禅繼位,恐怕他會難以節制。于是,在諸葛亮的勸說下,劉備賜劉封自盡。生命的最後時刻,劉封也隻得悔恨道:“恨不用孟子度之言!”畢竟按照孟達的說法,劉封投靠曹魏後不但能夠恢複自己寇氏子的身份,還可以被封為羅侯,繼承家族榮光。
綜上所述,劉封之所以被迫自盡,其實恰恰是因為其養子身份。當初劉備膝下無子,才被迫認養劉封,以免自己的大業無人繼承,但後來劉禅降世,并順理成章被立為太子,劉封的立場一下子就十分尴尬了。盡管立下過一些戰功,但劉封并非不可或缺,而且其逼走孟達、不救關羽的過失也确實讓劉備懷恨在心。
另一方面,諸葛亮的顧慮也是導緻劉封之死的重要原因。劉封剛猛過人的性格或許在戰場上是個優勢,但同時這也導緻他成為了一個對于蜀漢政權而言的不穩定因素。試想,如果劉禅繼位後,劉封不滿自己的地位而舉兵自立,或是投靠曹魏,那麼蜀漢必然會因此遭受動蕩。因此,與其寄希望于不确定的将來,不如盡早将作為養子的已經失去了存在意義的劉封處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