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要給列甯、斯大林這些從紅色陣營裡走出來的大佬們挑一位領袖,恐怕大部分人都會脫口而出:這還用問?當然是馬克思啊!的确,作為改變了這個世界的偉大人物,馬克思在那個圈子裡的地位就像是咱們的孔夫子,叫他一聲“至聖”似乎也不過分。相比之下,圈子裡另外一位幾乎同級别的大人物恩格斯的存在感就差遠了。
如今,連一名初中生都能随便背出幾句馬列經典,馬克思的那套理論早已不再是啥“高深莫測”的東西了。然而,它的傳播度越廣,恩格斯的地位似乎就越尴尬——常言道“馬列主義”,為啥就不叫“馬恩列主義”呢?不了解他的朋友人有這樣一種想當然的偏見:恩格斯不過是同偉人共事,跟着蹭了點名堂。實際上,這種想法不但看扁了馬、恩二人的友誼,更是大大地低估了恩格斯這個曆史級BUG的實力。從某個角度來看,恩格斯甚至比馬克思還要偉大。
一說在歐洲部分地區,人們對恩格斯的認同要遠超馬克思。這一點我們不必太作糾結,但咱們不妨先來看看恩格斯的人設。若把人生比作一場遊戲,那麼恩格斯一出生就擁有了一個滿級号:他的父親是位工廠主,雖說從賬面來看,恩格斯家族似乎并不怎麼很顯眼,但據說當時萊茵河畔一半的工廠都有恩格斯家族股份,或是幹脆就是他們家開的。除此之外,恩格斯還有一點貴族身份。在富人尤其崇尚“知識改變命運”的年代裡,恩格斯正打算努力學習以拿個亮眼的學位時,他爹突然對他說:咱家的錢夠你霍霍幾輩子,你也甭在學校裡浪費時間了,趕緊辍學吧,學着怎麼讓錢生出更多的錢。
就這樣,1838年,中學還沒讀完的恩格斯就中斷了學業,随後在不萊梅的一所商行裡謀了份最底層的差事。恩格斯家多有錢,這至今仍是一個備受争論的話題,有人認為恩格斯家族的财力被高估了,也有人說他們家被低估的厲害,恩格斯家族實際上是個隐形的大财閥,甚至都能在當時的歐洲排上号。在這裡,咱們提一個細節:恩格斯家族擁有幾樣大宗商品的定價權,他後來“被迫”做生意,隻是随便折騰了兩下就被業界稱為“棉花大王”,跻身商業巨頭行列。由此來看,恩格斯家财力絕不可小觑。
家裡都富成這樣了,您說恩格斯跟無産階級有又有啥關系啊?也許是“物以稀為貴”,從小身邊就到處都是錢,恩格斯偏偏最看不上錢,也特反感做生意。雖然他一直在商圈裡摸爬滾打,但也并沒有表現出多麼強烈的“子承父業”的意願;而父親也不慣着兒子,當時,恩格斯一年的收入也才“僅”約200英鎊(普通工人的平均年薪在15英鎊左右)。直到1844年中,恩格斯同馬克思會面後,前者才決心作出改變。
恩格斯對于馬克思來說,簡直就是一台萬能提取機。馬克思家境其實也挺不錯,在碰上恩格斯之前,馬克思一年就能從父親那裡拿到大幾百塔勒。要知道,這種15世紀末出現在德奧一帶的珍惜貨币價值不菲,1塔勒就可以換50斤土豆,一名普通工人的平均年薪還不到100塔勒。1837年,父親在家書中痛斥兒子是“敗家子”,每次不管給多少都能揮霍一空;要知道,當時的馬克思還不到20歲呢!
馬克思遇到恩格斯,第一個被解決的問題便是資金來源。不過,恩格斯不啃老,也算不上十分富裕,隻是能幫就多幫,不能幫也想辦法幫。值得一提的是,父親于1860年去世後,恩格斯的兄弟們就以“長期離家在外”為由拒絕跟他分家産。最終還是母親堅持拿出1萬英鎊,以恩格斯的名義開了一家公司。不過,這家公司主要控制在父親生前的一位生意合夥人手中,恩格斯每年能從公司抽一筆分紅。
恩格斯生活一點兒也不鋪張,甚至有些精打細算。然而,馬克思來信時往往會開口要錢,恩格斯從未拒絕過哪怕一次:1852年9月8日,馬克思抱怨自己被房東趕出了門,因為欠肉鋪不少錢,也不好意思再去賒肉了,全家隻能啃幹面包;次日,恩格斯就寄來了4英鎊,實際上,當時的恩格斯日子也過得緊巴巴的。1863年初,馬克思以悼念恩格斯亡妻瑪麗·白恩士的名義寫信安慰好友,結果正經話沒寫幾句就又開口要錢。即便如此,恩格斯也隻是在信中表達了自己的不滿,錢還是照給不誤。
1868年,恩格斯開始将自己所有的股份都變現,他作出這種決定的理由很簡單:自己實在無法忍受“經商”這件令人讨厭的事了。而他于1895年8月逝世時,隻是留下了3萬英鎊的遺産。雖然這筆錢聽起來不算多,但在當時,3萬英鎊可以買一噸黃金。對于恩格斯在财力上的鼎力支持,馬克思的“感謝”聽起來有些微妙:“坦白地向您說,我的良心經常象被夢魔壓着一樣感到沉重,因為你的卓越才能主要是為了我才浪費在經商上面,才讓它們荒廢。”
恩格斯最令人敬佩的并不是在金錢上的慷慨,實際上,别看恩格斯中學都沒讀完,他的才華卻是十分卓越。根據德國出版的《語言學及語言交際工具問題手冊》一書:現在世界上一共存在5651種語言,其中使用人數超過100萬的語言有100餘種,有文字的語言為200餘種。據說有位蘇聯語言學家會超過100種語言,為全人類之最,恩格斯比他差了近一半——雖說恩格斯究竟會多少種語言至今仍是個謎,但學界推斷他對近60門外語有不同程度的研究;有資料表明,他精通世界上絕大部分主要語言。恩格斯這項可怕的能力,極大地方便了馬克思思想的傳播。
1851年8月,《紐約每日論壇》找馬克思約稿,後者很頭痛,并不是稿費給的少,而是馬克思并不是很精通英語。不過他很快就想了個辦法:馬克思找到恩格斯,懇請好友每周寫篇文章給他,好拿去應付《紐約每日論壇》。結果從1851年底開始的一整個10年裡,恩格斯至少為好友寫了120篇文章,全都是直接用英文起草的。恩格斯不但搞原創,還替好友把德語文章翻譯成英語。恩格斯似乎并不怎麼看重名頭,他曾不止一次将自己的作品直接署名“馬克思”,其中甚至包括學界影響力極深的《德國的革命和反革命》。
恩格斯表示:文憑不過是一張普通的紙罷了。即便沒讀大學,他仍具備極高的文學藝術修養。他文武兼備,曾在一次武裝起義中陷入包圍,靠自己的劍術殺出一條血路。1849年,恩格斯被普魯士政府通緝,他把生意的重心轉移到英國曼徹斯特。那段時間,恩格斯先後接觸了軍事學、生理學、物理學和其他部分自然科學,幾年後,他就可以同專業人士就某些專業問題交流看法了。恩格斯性格低調内斂,忠厚而謙遜,考慮到很少主動炫耀自己的能力,他究竟有多全能,咱們根本無法下定論。
從咱們平民老百姓的角度來看,恩格斯是個可靠且可敬的朋友,同時也是位真正的“天才”;而從偉人的視角來看,他的性格又十分接近常人,沒有許多大人物的那種突兀感,看起來更加平易近人。與其說是馬克思的光芒掩蓋了恩格斯,不如說恩格斯根本就懶得計較這些有一搭沒一搭的虛名。然而要較起真來,恩格斯堪稱全人類史上罕見的存在。
恩格斯笃信無産階級主義者們所追求的美好,他拒絕以資本主義的方式結婚,而是自己辦了場簡單的婚禮,連結婚證都懶得去拿;而他的第一位夫人瑪麗·白恩士也隻是個普通的紡織女工。瑪麗逝世後,恩格斯又同她的妹妹莉迪亞結婚。莉迪亞病逝當天,在妻子的懇求下,恩格斯才搞了場“資本主義式”的婚禮。1895年8月5日,75歲的恩格斯逝世後,列甯在悼文中寫道:“一盞智慧之燈就這樣熄滅了。”彼時的列甯年僅25歲,時代在偉人與偉人的手中完成了交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