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科學規劃建設,全面提升城鎮化質量。
——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上指出
【核心提示】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
這一重要論斷不僅是推動冰雪旅遊發展的點睛之筆,也是生态文明價值觀的生動體現。
近年來,烏魯木齊市認真落實“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和旅遊興疆戰略,圍繞打造大南山國際旅遊區,緊貼民生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世界冰雪旅遊名城建設,通過文旅融合叫響“驕陽看雪”品牌,堅持用發展的觀點、辯證的觀點、群衆觀點思考問題,走出一條以生态文明為基礎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大南山國際旅遊區打造了從“景區旅遊”到“全域旅遊”的文旅融合樣本。作為烏魯木齊市旅遊資源最富集的區域,這裡具有無可比拟的特色和優勢。從單一的冰雪旅遊向文化、體育、民宿、美食的多元拓展;從“一季旅遊”到“四季皆旺”的明顯變化;從國内冰雪旅遊目的地向綜合性國際冰雪産業集聚地的轉變·……烏魯木齊不斷優化供給,延伸産業鍊,讓冰雪遊釋放出良好的市場消費潛力。
大南山國際旅遊區打造了從“靠山吃山”到“點雪成金”的鄉村振興樣本。“冰天雪地”這種特有“冷資源”帶來了多種旅遊項目,也給各族群衆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收益。烏魯木齊通過強化頂層設計,以鄉村旅遊助推鄉村振興,各行業、各闆塊聯動發力,旅遊新業态不斷湧現,全域旅遊、全民興旅、旅遊富民進程持續加快。
大南山國際旅遊區打造了從“第一産業”到“第三産業”的新型城鎮化樣本。新型城鎮化是城鄉融合發展的過程,最終目标是滿足人的需要、促進人的發展。首府結合美麗鄉村和特色小鎮建設,打造水西溝冰雪運動特色小鎮、閑來小鎮,創新塑造“方家莊模式”“大廟模式”“平西梁模式”,發展農(牧)家樂、開辦民宿、壯大農村新型經營主體·……逐步實現人人有增收門路,戶戶有緻富項目。
【正文】
雪後,三十多公裡外的烏魯木齊縣陽光明媚。走進絲綢之路國際度假區,湛藍的天空下,潔白的雪道與蒼翠的雲杉交相輝映,來自各地的滑雪愛好者踩着雪闆,徜徉于冰雪世界·……
這裡,位于大南山國際旅遊區;這裡,正向國内外遊客亮出一張“驕陽看雪”的嶄新名片。
冰天雪地是巨大的生态資源寶庫。伴随着北京冬奧會的推動,冰雪旅遊發展進入快車道。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發布的《中國冰雪旅遊發展報告(2018)》顯示,預計到20212022冰雪季,我國冰雪旅遊人數将達到3.4億人次,冰雪旅遊收入将達到6800億元。
近年來,圍繞大南山國際旅遊區建設,烏魯木齊市以推進冰雪旅遊産業發展為抓手,大力推進全域旅遊,讓“驕陽看雪”品牌越叫越響。
從“怕雪”到“盼雪”:奏響文旅四季歌
“今年一定會再來烏魯木齊滑雪。”香港旅遊達人“廣玩港食”說,南山滑雪場距離市區僅幾十公裡,不必擔心旅途勞頓。而且南山的雪質非常好,尤其是冬季豔陽高照,溫度和雪質都很适合滑雪。
這裡既有保護完好的蒼茫林海,也有炊煙袅袅的旅遊民宿;既有恬靜純潔的高山暖陽,也有動感十足的冰雪體育運動·……沿着南山冬日的山川河流,可以盡情感受生态與人文之美。
近年來,烏魯木齊市深入推動冰雪旅遊,把“冷資源”變成“熱産業”,打造“世界冰雪旅遊名城”。2017年2019年,連續獲得“中國十佳冰雪旅遊城市”稱号,“驕陽看雪·烏魯木齊”品牌越叫越響。
作為首府旅遊資源最集中的區域,大南山國際旅遊區建設更是高位推動,編制完成《烏魯木齊市大南山國際旅遊區總體規劃》《烏魯木齊全域旅遊發展規劃》,以推進冰雪旅遊産業發展為主要抓手,大力發展四季遊,努力做好旅遊産業與其它産業的融合發展。
絲綢之路國際度假區高山雪道、觀光纜車投入使用,周邊水西溝冰雪運動特色小鎮、閑來小鎮陸續開業,新疆冰上運動中心成為網紅打卡點,《昆侖之約》大型實景劇開演·……短短幾年内,大南山國際旅遊區不斷提檔升級,遊客可遊、可玩、可看、可體驗的更豐富了。
烏魯木齊縣委宣傳部新聞中心主任南海說,過去遊客不過是冬天滑滑雪、夏季看看景,再吃頓飯就走了。現在集觀光、休閑、康養、購物等多業态旅遊模式,既留住了遊客,也讓這裡“一季遊”變成“四季遊”。
旅遊的樂趣被不斷放大,“井噴式”增長成為首府旅遊業發展的典型符号:2016年,接待遊客2533.54萬人次,旅遊總收入340億元;2017年,接待遊客3302.64萬人次,旅遊總收入449.90億元;2018年,接待遊客4624萬人次,旅遊總收入694億元;2019年,接待遊客7526.38萬人次,旅遊總收入1137.60億元·……
市文化和旅遊局(市文物局)黨組書記廖文钰說,旅遊品牌與文化品牌深度融合,越來越成為首府吸引遊客的重要動力;旅遊消費與文化消費深度融合,越來越成為首府拓寬旅遊市場的重要引擎;旅遊創新與文化創新深度融合,越來越成為首府推動産業升級、提升競争力的重要支點。
從“景區”到“全域”:留住鄉愁促振興
棚外銀裝素裹,棚内暖意如春。在水西溝鎮大廟村村民楊如娟家的溫室大棚裡,一壟壟草莓苗油綠茂盛。
“不少遊客滑完雪,下山時會從棚裡摘些草莓。”楊如娟說,再過十幾天,棚裡的草莓就可以采摘了。
這幾年,地處南山腳下的大廟村,借助大南山國際旅遊區發展的東風,把發展設施農業和旅遊業緊密結合,建起了154座溫室大棚,種植蔬菜、草莓、花卉·……
楊如娟和丈夫種植了“奶油”“巧克力”“水蜜桃”等10個品種的10座草莓大棚。
“就連冬天,村裡都有源源不斷的遊客。”楊如娟說,好的時候一年收入20多萬元。
圍繞大南山國際旅遊區創建,烏魯木齊縣以全域旅遊發展為契機,構建集農業、生态、旅遊等為一體的鄉村遊産業體系,讓綠水青山、冰天雪地釋放“生态紅利”;讓美麗鄉村催動“美麗經濟”。
雞塊落入砧闆的悶響、鍋鏟碰撞油鍋的脆響、高壓鍋發出的嘶嘶聲·……臨近中午,在大廟村老馬生态園農家樂,老闆馬學兵一家正忙着招呼預約而來的遊客。
“幾年前,農家樂夏天生意火爆,冬天空無一人。”馬學兵說,如今遊客冬季到南山遊玩熱情越來越高,來農家樂吃飯的人也多,在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時,節假日不提前預定都沒位置。
農家樂由“夏天樂”變成“常年樂”,村民的收入也節節高。大廟村村委會主任楊俊義說,2007年村民人均收入7042元,2019年村民人均收入達到26940元,其中近七成來自旅遊及相關産業。
東灣村的設施觀光農業、方家莊村的特色農家樂、廟爾溝村的民俗風情……在擁有旅遊資源優勢的烏魯木齊縣,各村因地制宜,把優勢變為特色,走上了“一村一品”高質量發展的鄉村振興之路。
從“一産”到“三産”:以人為本城鎮化
走進水西溝鎮平西梁村,溫暖的陽光灑滿村莊,幹淨的柏油路兩側,樹枝上點綴着些許尚未融化的積雪,黃牆紅瓦的現代兩居房中,幾間清新文藝的旅遊民宿讓人不由得停下了腳步。
“茶喝上,花種上,民宿搞上,大家都把活幹上,這就是我眼中的小康生活。”在村裡經營民宿的林雷說,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來遊玩的人多了,大家的日子也更有奔頭了。
近年來,我市堅持既能讓越來越多的群衆享受城市文明,又能促進城鄉和區域協調發展,進而推動高質量發展,新型城鎮化建設取得重要進展,大南山國際旅遊區就是典型樣本。
城鄉發展的不平衡是新型城鎮化建設的突出短闆,短闆弱項也是内需潛力所在。大南山國際旅遊區一頭連着中心城區、一頭連着廣袤鄉村,是補短闆的最好抓手。
高質量的城鎮化,需要堅實的産業支撐。以平西梁村為例,該村以鄉村休閑旅遊産業為突破,謀劃全域旅遊新藍圖,建采摘基地、大田景觀、露營基地、康養基地等,并整體打造規模化鄉村旅遊民宿集群,逐步形成了旅遊項目聚集優勢。
“目前全村從事旅遊業人數占就業人數70%以上。”平西梁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李桂琴說,該村先後被評為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等。
特色小鎮也是新型城鎮化的重要載體和有效模式。從四川美味酸辣粉到新疆特色大盤雞,從甘肅洋芋攪團、牛奶醪糟到陝西粉湯羊血·……在閑來小鎮寬窄巷子美食街,不少遊客被熱氣騰騰的美食吸引。
距離閑來小鎮不遠,集冰雪運動、探險、健身、休閑度假多業态為一體的水西溝冰雪運動特色小鎮内,各具特色的主題館也吸引了不少合家歡遊客。
“家門口就有這麼有意思的地方,不論是大人還是孩子,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地方。”村民張豔玲說。
南山夏季的花海、冬季的滑雪場、遍地開花的民宿及特色小鎮·……在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中,我市以大南山國際旅遊區為抓手,既關注自然生态,也關注社會生态和文化生态,努力實現“小城鎮,大生态”的區域互動,實現“看得見山,望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好願景。 (文圖/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記者李凱 郭軍鴿 陳岩)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