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字的起源:
1、倉颉造字的傳說:此傳說最早見于戰國晚期的文獻。如《呂氏春秋·君守》、《韓非子·五蠹》、《世本》等。
2、文字出自八卦說:古代學者很早就認為在文字産生之前,結繩和八卦曾經起到過某些類似文字的作用。如戰國晚期《易·系辭·下》、東漢許慎所著《說文解字·叙》、《尚書·僞孔傳》、宋代鄭樵所著《通志·六書略·第五·因文成象圖》等。
3、考古資料有關漢字的研究:考古學将漢字起源的文字符号分為甲類符号與乙類符号。甲類符号(幾何符号)指刻劃或繪寫在陶器、龜甲、獸骨或者骨器上的幾何符号符号。分布很廣,如仰韶文化、馬家窯文化、龍山文化、良渚文化等遺址。乙類符号(象實物之形的符号),主要發現于山東的大汶口文化晚期遺址的陶尊上。
由于缺乏資料,對漢字的形成過程從何開始的問題,目前還是無法進行認真地讨論,多數學者認為夏商之際(公元前17世紀)開始形成漢字地完整文字體系。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